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现金殖利率 ( 英语 :Dividend yield)的定义是 每股股息 (现金股利)除以 每股股价 [1] [2] ,通常以 百分比 表示。 例:现金股利为1元,股价20元,则现金殖利率为5%;若来年配息仍为1元,股价已至25元,则现金殖利率降为4%。 若股票的现金殖利率大于 定期存款 的 利率 ,一般会称为“ 定存概念股 ” [3] 。 公式 [ 编辑] 殖利率 = (股息÷股价) × 100% 〖注〗. 股价: 已买入股票,可以取 买进时的股价 。 未买入股票,可以取 除息前一日的收盘价 (如:要计算过去每年的殖利率时)。 仅仅预估时,可以取 预估日期的收盘价 。 以 发放年度平均股价 ,计算 年均殖利率 。 相关条目 [ 编辑] 除息. 每股盈馀. 股价收益比. 资本成本.

  2. 臺灣正體. 工具. 現金殖利率 ( 英語 :Dividend yield)的定義是 每股股息 (現金股利)除以 每股股價 [1] [2] ,通常以 百分比 表示。. 例:現金股利為1元,股價20元,則現金殖利率為5%;若來年配息仍為1元,股價已至25元,則現金殖利率降為4%。. 若股票的現金殖 ...

  3. 2024年2月22日 · 工具. 股息率 ( 英语 :Dividend yield)的定义是 每股股息 (现金股利)除以 每股股价 [1] [2] ,通常以 百分比 表示。. 例:现金股利为1元,股价20元,则股息率为5%;若来年配息仍为1元,股价已至25元,则股息率降为4%。. 若股票的股息率大于 定期存款 的 利率 ...

  4. 股利 (英語: Dividend ),又譯 股息 或 紅利 ,日韓稱 配當 ,是指 股份公司 從 留存收益 中派發給 股東 的那一部分。 股利是 股東 投資於股份公司的收益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 資本利得 ),是付給 資本 的報酬。 就上市公司的情況中,股利只會派發給在 除息日 之前一日持有股票至除息日當日的人士,在除息日當日或以後才買入股票的人則不能獲派股利。 與此同時, 證券交易所 會在除息日開市前自動把股票的前一交易日收盤價扣減股利後的價值,定為該股票的開盤交易日的開盤價,因此 股價 會在除息日開盤時自動下跌。 股息通常一年發放一次。 股利一般有兩種支付方式: 現金股利 ( 股息 ,英語: Cash Dividends )和 紅股 ( 股利 ,英語: Stock Dividends )。

    • 假设
    • 等式的推导
    • 另一种推导方法
    • 股息增长率与权益成本的关系
    • 模型的缺陷
    • 参考文献
    股息以固定百分比增加。
    固定的增长会无限维持。
    公司的权益成本(r)必须大于增长率(g),否则模型由于分母为负数而变得无意义。

    模型把无穷级数相加,从而得出股票现行价格,P。通俗来说,股息的增长率在本模型中可被假定为永久保持不变,从而股息是按同一比例逐年增加。 1. P = ∑ t = 1 ∞ D 0 × ( 1 + g ) t ( 1 + r ) t {\displaystyle P=\sum _{t=1}^{\infty }D_{0}\times {\frac {(1+g)^{t}}{(1+r)^{t}}}} 2. P = D 0 × 1 + g 1 + r × 1 + r r − g {\displaystyle P=D_{0}\times {\frac {1+g}{1+r}}\times {\frac {1+r}{r-g}}} 3. P = D 1 r − g {\displaystyle P={\frac ...

    投资者的投资期内总回报(Total Return)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投资者获得的股息收入(Income),另一部分则是股价上升带来的回报,即是资本的增殖(Capital Gain)。以文字表达算式如下: 1. Income + Capital Gain = Total Return {\displaystyle {\text{Income}}+{\text{Capital Gain}}={\text{Total Return}}} 等式上的三个部分同时除以现时股票价格,于是三部分转为: 1. Dividend Yield + Growth = Cost Of Equity {\displaystyle {\text{Dividend Yield}}+{\text{Growth}}={\t...

    正如假设所指出,r − g {\displaystyle r-g} 不应该是负数,换言之股息的增长率不能超越权益成本。但是,某些时候公司可能派发大额的特别股息(例如公司大规模出售资产、大股东操控管理层玩弄财技得到大笔现金等),股息增长率可能短期内大幅度上升,这时候股息贴现模型可修改为两阶段的股息增长模型,这样在不违反模型的假设下,可使模型适应这些特殊情况评估股票价值。二阶段模型的前半部分表示股息快速增长,后半部分是表示股息水平回复固定的增长率: 1. P = ∑ t = 1 N D 0 ( 1 + g 1 ) t ( 1 + r ) t + D n [ ( 1 + g 1 ) t ( 1 + g 2 ) ] ( r − g ) {\displaystyle P=\sum _{t=1}^{N}...

    如前所述,股息贴现模型产生于1938年,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翰·伯尔·威廉姆斯最早提出。当时投资者买进股票的主要目的确实是获得股息,股票的股息率经常被用来和债券的孳息率做对比。但是,自从20世纪中期以后,由于税收上的考虑,上市公司逐渐减少了股息的发放,转而倾向于保留大部分收益用作再投资,以避免股东缴纳高昂的股息税。当公司需要把一部分资金分配给股东的时候,往往采取股票回购的方式,而非发放股息。这种情况是股息贴现模型无法应对的。 除此之外,模型本身的假设也存在技术上问题: 1. 股息率问题:现实中稳定而且永久维持的普通股股息增长率未曾存在,这假设明显失真,业绩高增长的公司几乎不派发股息,从而导致模型的简化版本不适用,但按逐期现金流贴现的模型形式(即上方第一条公式)依然有效。 2. 派息问题:未必所有...

    参考书目

    1. Z. Bodie, A. Kane, A. J. Marcus 陈收 杨艳 译. 《投資學》.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年8月. ISBN 978-7-111-26944-1. 2. 马克·鲁宾斯坦. 《投資思想史》.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年7月. ISBN 978-7-111-38839-5. 3. Brown, Keith C., Reilly, Frank K. Analysis Of Investment And Management Of Portfolio. South-Western. 2009. ISBN 978-0-324-65842-2.

  5. 股利 (英语: Dividend ),又译 股息 或 红利 ,日韩称 配当 ,是指 股份公司 从 留存收益 中派发给 股东 的那一部分。 股利是 股东 投资于股份公司的收益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 资本利得 ),是付给 资本 的报酬。 就上市公司的情况中,股利只会派发给在 除息日 之前一日持有股票至除息日当日的人士,在除息日当日或以后才买入股票的人则不能获派股利。 与此同时, 证券交易所 会在除息日开市前自动把股票的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扣减股利后的价值,定为该股票的开盘交易日的开盘价,因此 股价 会在除息日开盘时自动下跌。 股息通常一年发放一次。 股利一般有两种支付方式: 现金股利 ( 股息 ,英语: Cash Dividends )和 红股 ( 股利 ,英语: Stock Dividends )。

  6. 股利 (英語: Dividend ),又译 股息 或 红利 ,日韓稱 配當 ,是指 股份公司 从 留存收益 中派发给 股东 的那一部分。 股利是 股东 投资于股份公司的收益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 资本利得 ),是付给 资本 的报酬。 就上市公司的情況中,股利只會派发給在 除息日 之前一日持有股票至除息日当日的人士,在除息日当日或以后才买入股票的人则不能获派股利。 与此同時, 证券交易所 會在除息日开市前自动把股票的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扣減股利后的价值,定为该股票的开盘交易日的开盘价,因此 股价 会在除息日开盘时自动下跌。 股息通常一年發放一次。 股利一般有两种支付方式: 现金股利 ( 股息 ,英語: Cash Dividends )和 紅股 ( 股利 ,英語: Stock Dividends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