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11日 · 綜合媒體報導,龐建國上午7時許被鄰居發現墜樓隨即報警,警消抵達救護現場時,龐建國已明顯死亡。. 當時妻子、前主播邱秀珍其實在家,但 ...

  2. 2022年1月20日 · 文化大學大陸所教授龐建國留下「不公不義的台灣,我生不如死! 」遺言後離世。 (顏麟宇攝) 在兩岸頗富盛名的龐建國教授,在2022年1月11日的清晨,就在網路群組上留下最後沉痛的警語:「不公不義的台灣,我生不如死!...

  3. 1 天前 · 「性生活協調」是維繫夫妻親密關係重要的關鍵之一。近日有網友在網路論壇上發文表示,以前常看到老公抱怨老婆不給碰,而現在老公不喜歡做愛 ...

  4. 22 小時前 · 桃園1個男子發現妻子被包養,竟抓狂拿關刀塞進妻子嘴裡、痛毆致死。(示意圖/免費圖庫pixabay) 桃園市一名徐姓男子假釋出獄後,返家發現曾姓 ...

    • 理想主義者的玉碎
    • 後全球化時代的特徵
    • 臺灣路在何方?

    龐建國先生留下的遺言為「不公不義的臺灣,我生不如死!」。考察其遺言與工作室佈告,似乎這首先與近日越演越烈的島內紛爭及國民黨藍營接連的選舉失敗有關。 接二連三的挫敗,造成藍營揮之不去的士氣低迷,甚至被觀測為年底地方選舉中或許進一步失利的風向標。而此時此際,國民黨內部因不久前的黨主席交接等緣由,新任主席朱立倫並未對選舉失敗於第一時間勇攬責任。這一切,似乎令人一時難以看到百年老黨重振雄風的果敢,似乎也極大地加深了真摯的三民主義者對時局的失望與無奈。 而國際風雲方面,自去年10月以來,雖然北京當局對「武統」輿論有意降溫,但隨著疫情的不斷加深,西安天津等城市相繼失陷,引發自武漢抗疫之後新一輪官僚主義的批評高潮。在這片混亂之中,美中之間以臺灣為棋子的爭奪輿論,近期似乎也達到一個新的高潮: 1月9日,美國...

    然而,當我們面對複雜紛紜的國事家事天下事忍痛退卻一步,從更大的歷史維度冷眼旁觀呼嘯而來的種種洪流怪獸,或許亦有一些感悟:臺灣內部日益尖銳的黨爭,亦是屬於現代性進程糾纏於日常實踐的一部分;其所體現的背景,既符合臺灣從威權走向民主的發展歷程(並不意味著總與順利相隨),亦具備當下這個時代某些一言難盡的特徵。 不言而喻,臺灣與中國大陸的經濟騰飛均先後得益於全球化。全球化雖有力拉動了席捲而過的區域經濟發展,但也加劇了財富的貧富分化,甚至在本土內部加深了精英與底層的衝突。在此種背景下,質疑威權,要求進行財富再分配,特別是傾聽那些自覺一直遭到忽視的弱勢階層的訴求,已然成為時代氣氛。而宣洩情緒、帶有一定反智色彩的民粹主義也趁此崛起,其極易與「本土化」,「族群主體性」「文化認同」等帶有「同質性」的政治主張相連...

    觀照龐建國先生憤激沉痛的遺言,令人不由得想起清華大學國學院王國維先生的「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值得思索的是,在其絕望的身後,付出社會極大代價的北伐,並未真正解決派系之爭,反而在隨後的歷史關鍵節點屢屢造成極大的牽制。而更值得觀察者們注意的是:類似的激烈事件,近年在臺灣政壇已然不是孤例。2020年6月,高雄市市長、藍營政治家韓國瑜遭到罷免,高雄市議會長許昆源同樣發出「社會這麼沒有是非」之感歎,並同樣以高空墜亡的方式,以血肉之軀向社會「因特定政黨而失去是非、正義與真相」,做出激烈抗爭。 而自中美貿易戰升溫、且曠世疫情爆發以來,中美經濟脫鉤與科技競爭進一步激化,世界意識形態的較量及利益紛爭也日趨白熱化。當前,在涉台問題中最為主要的三方,無論是中國大陸、臺灣亦或美國,均同樣面臨著來...

  5. 2022年1月11日 · 前國民黨立委龐建國今(11)日早上7時,驚傳在內湖住家墜樓身亡,享壽68歲。. 對此,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羅智強表示,接獲消息後,真的感到很震驚 ...

  6. 2022年1月11日 · 國民黨前立法委員龐建國今(11)日驚傳在內湖住家墜樓身亡,享壽68歲。. 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在的知噩耗後,於臉書發文表示,自己完全不敢置信這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