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8月22日 · 網友們在推特上紛紛推發了巴西大火的恐怖情景。 不過目前主流媒體並沒有核實這些圖片的真實性。 “亞馬遜雨林正在燃燒。 去森林化在以每分鐘三個足球場的速度進行著。 然而Bolsonaro(巴西總統)卻什麽也沒做” “亞馬遜雨林已經燒了好幾周了但我才剛剛知道這件事情亞馬遜有著全世界20%的淡水並且提供著全世界20%的空氣。 據我所知,巴西還沒為阻止火災做任何事情” 而在昨天,由於氣流的原因,森林大火產生的煙塵飄過了廣袤的巴西腹地,從最北端的亞馬遜叢林直接到達了幾千公里外的南方城市聖保羅. 聖保羅的網友在推特上分享了煙塵下的照片:大白天的城市卻像夜晚一樣漆黑. “整個亞馬遜叢林真的要被燒沒了,煙塵都已經來到了聖保羅。 實在太末世了。 照片是我下午三點在辦公室拍的” “這是下午四點的聖保羅。

    • 起火原因
    • 雨林保護政策被削弱
    • 臨界點正在逼近

    諸多研究表明,氣象的乾燥程度與火災頻率有關。美國伍茲霍爾研究中心保羅·布蘭多(Paulo Brando)等人今年發表的文獻指出,過去幾年,亞馬孫雨林經歷過幾次極度乾旱,火災數量也隨之攀升;而在濕潤的年份,這一數量又急劇下滑。但今年突然來勢洶洶的林火,似乎並不符合這個規律——2014年至2016年,因為厄爾尼諾現象,亞馬孫經歷了極度乾旱,因而火災高發,但今年的火災數量已經超出了此前2016年的峰值。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全球發現與保護科學中心主任 格裡戈·阿斯內(Greg Asner)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指出,每年6月至10月,是亞馬孫盆地的旱季,也是該地區森林火災高發的時段。不過,巴西境內的亞馬孫雨林,由於森林保護和執法的加強,火災活動多年來一直處於下降趨勢。異常的是,今年這個旱季,乾...

    博索納羅在2018年巴西總統大選中勝出,他在競選時表示,巴西國土中大量需要保護的雨林是經濟增長的障礙,他承諾開發巴西受保護土地用於商業,大力發展農業與采礦業等。據多家外媒報導,博索納羅掌權後,為了刺激經濟,削弱了一系列限制砍伐、保護雨林的政策措施,他的同僚們也明確表示,將會站在伐木者而非雨林中的本地居住者一邊。 《紐約時報》指出,博索納羅上任不到一年期間,巴西亞馬孫地區的森林覆蓋面積就減少了約513平方公里,減少面積比2018年同期上升39%。就在今年7月,巴西國家太空署監測到巴西森林消失的面積突然大幅增長,比去年同期高出接近六成,而傳統的刀耕火種高峰時節才剛過去一半,對此,博索納羅將該機構局長撤職並指控這些衛星數據是“謊話”。 作為對巴西森林破壞急劇惡化的回應,今年8月中旬,德國與挪威暫停...

    亞馬孫雨林,沿著亞馬孫河流域一路橫越南美州8個國家,這片佔地550萬平方公里的熱帶雨林,面積相當於美國國土面積的2/3。這裡是全球10%物種的棲息地,同時也是平衡地球氣候變化的重要力量。 作為世界上碳循環的重要環節,熱帶雨林佔全球陸地植被碳儲量的17%。格裡戈·阿斯內解釋說,如果將地球上所有熱帶雨林焚燒,它們儲存的碳將會向大氣中排放,使得大氣中二氧化碳數量比當前多出五倍,而亞馬孫雨林佔據了其中一半的碳排放。 森林毀壞還會影響水汽循環。數以億計的樹木所蒸騰的水汽就像是在空氣中形成了條條大河,這些“河流”匯成雲朵,成為降雨的來源。巴西大部分地區的降水都來源於亞馬孫雨林提供的水汽,濫砍濫伐自然會影響該地區的供水,南美洲的農業中心地區也將因為水資源短缺遭受重創,而乾旱氣象又可能加劇火災。這一鏈條環環...

  2. 2021年8月29日 · 亞馬遜熱帶雨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盆地佔地700萬平方公里世界最大的森林森林茂密動植物種類繁多,世界動植物王國之稱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數十年來人們對亞馬遜雨林的印象都是:“世界之肺

  3. 2020年12月2日 · 據國外媒體報導,“地球的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燃燒煙霧甚至蔓延到了3000公里以外的城市成千上萬的火海在亞馬遜雨林中肆虐熱帶植被樹木和其中所棲息的動物都被化為灰燼自8月15日以來巴西各

  4. 亞馬遜熱帶雨林是數千種植物和野生動物的家園包括科學家仍在探索中的動植物也是當地土著部落的家園此外它在從大氣中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對維持空氣平衡和限制全球變暖至關重要

  5. 根據businessinsider的報導今年亞馬遜雨林發生了創紀錄的7.4萬起火災8月24日巴西亞馬遜雨林內新增數百個起火點亞馬遜雨林著火面積超80萬公頃。 現在,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在社交媒體

  6. 2019年8月24日 · 環保組織則表示大火是由農民和伐木者放火清理和利用亞馬遜雨林造成的是森林砍伐增加的結果亞馬遜雨林區是世界最大的雨林區它可以消耗大量二氧化碳阻止氣候變暖林區還藏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種類高達300萬種裡面還有100萬原住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