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8月28日 · 同樣的景致,在各人的畫筆下卻有很大的差異,最右側穿羽絨外套的小伙畫得彷彿是春夏之際的大明湖,顏色偏暖,水面只淡淡抹了幾下;戴紅色帽的妹子在水面倒影加倍用功,細緻的黃色柳條也不馬虎,最得今日大明湖的神韻;至於最左邊那戴針織帽的小伙的

  2. 2013年2月22日 · 開學的第一週,台北的天氣稍微濕冷,但也不算太寒。甚至有天太陽露面整日,令人有身在夏季的錯覺。 自從密集地跟隨葉佳瑩老師的詩選課,又更加注意周遭自然環境的生發狀況。寒假得閒可以重拾水彩色鉛筆到戶外寫生,自然的顏色絕非單一色層可以完整呈現,永遠沒有足夠的色筆組合,水彩 ...

  3. 2014年8月3日 · 睽違了接近一年又回到部落格的平台,儘管在臉書偶爾也寫,但僅開放給設定的友人看見,我意不在交友,著力處在練習寫作,我觀察那些點讚數比較多的動態和我的用力程度成正比(當然,有圖片比較容易引人上勾點開「繼續

  4. 2013年2月26日 · 此境,過於孤獨的喧囂. 《聲音鐘》 (下) 我請小皮球在白紙上畫下陳黎的屋子和後面的空地,並在空地上寫下所有的聲音鐘和每個鐘對生活的暗示。. 小皮球看到這麼多聲音鐘似乎有點不耐,於是,國中生特有的KUSO詮釋出現了。. 小皮球說:「要是陳黎不搬房間 ...

  5. 2015年11月24日 · 此境,過於孤獨的喧囂. 往冰釋之路──《唐山大地震》文本分析. 有人說馮小剛導演拍《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時,使出他最拿手的「移形換影」手法,也就是拿別的東西 (母女情)來講唐山大地震。. 有人說這部電影根本不算是災難片,因為戲中地震場景不超過 ...

  6. 社會什麼時候開始防人了?我覺得是社會的物質生活剛開始起步的時候,人們的心靈被物欲給矇蔽了,落入物質追求的黑洞之中不可自拔,人們不窮,生活仍可溫飽,只是不熟悉物質的空虛本質,而物質生活剛起步的社會從上到下無不關心著各種數字後的經濟意義,鮮少人關心該怎麼去過本份的生活 ...

  7. 2015年11月21日 · SaMoTa. 我的家、我們的家──《慕尼黑 (Munich)》文本分析. 《慕尼黑》這部電影反對恐怖主義,也反對西方國家發起的反恐戰爭,這部長達兩小時四十四分鐘的巨製以「家」的意象反覆辯證來控訴戰爭的不合理,《慕尼黑》的野心很大,它想交代的事情太多了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