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五彩繽紛】警告兒童的臺灣習俗(2) 1. 不可以用掃帚打人,否則會起痟。 2. 吃飯時,用筷子打小孩的頭部,小孩會變笨。 3. 從曬女人褲的竹竿下穿過會長不大。 4. 從竹竿曬乾衣服收下來,先摺好再穿,直接穿會變竹竿鬼。 5. 有字的紙不能踩,否則會眼瞎。 6.

  2. 2021年10月7日 · V3. 文章: 3319.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07, 2011 1:13 pm. Been thanked: 28 time. 【五彩繽紛一年節氣的童謠. 由 大雅老仙ㄟ » 週四 10月 07, 2021 12:57 am. 【五彩繽紛一年節氣的童謠. 隨著時代的不同兒童過日子的感受也不同。 筆者來臺灣將近90年,臺灣人的生活變化很大,有的古早節慶消失了,有的節慶新出來了,兩者之間變化最大的是農業社會和工商社會生活交替的時候,分水嶺是民國五、六十年代。 臺灣人從農業社會進入工商社會,很多人無法適應,所以那段時間臺灣治安最紊亂,有人僅搶劫10萬元也被蔣經國下令槍斃,其間最有代表性的是退伍老兵李師科搶銀行被槍斃。

  3. 我們小時候不喜歡吃圓仔,但是搓圓仔表示要過節慶,有大魚大肉可吃,所以每次大人叫我們幫忙挨圓仔(e inn-a),我們小孩都挨得很起勁。 搓圓仔的過程;糯米挨(磨)成米漿在粿袋內,再把粿袋用石頭硩(壓)乾成粿粞(kue tshe3),粿粞就可以搓圓仔

  4. 蓋哈特在2010年9月25日在「NSO維也納世代對話系列-穿梭浪漫200年」音樂會演出海頓: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獲得極高讚譽;2011年3月3日他即將受邀與哈雷管弦樂團,在香港藝術節上演出頗富盛名的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之後他將再度前往台北,以兩場

  5. 2022年1月24日 · 【五彩繽紛】早期臺灣人過年 自從民國六、七O年代,臺灣進入工商社會後,人們的生活改變很多,其中改變最多的可能是民俗過節。 在農業社會時代,百姓都平平靜靜過日子,每當逢年過節,社會顯得熱鬧滾滾,所以那時候的小孩最愛過節。

  6. 台北藝術大學學生劉邦耀等人所拍的一支動畫短片兩周內就在youtube網站點閱率累積破百萬次劉邦耀的影片靈感來自便利貼總共用了六千張便利貼來變化構圖並搭配真人演出不但有好萊塢影星留言推薦連CNN及微軟也都想借重他的創意幾乎可稱為 ...

  7. 民國7-80年代,臺灣經濟起飛,人人有錢,我給小孩硩年錢約1萬元,這個年代的基層公務員月俸約1-1.5萬元,雖然看起來給得多,其實是水漲船高。 很多長輩給小孩硩年錢好幾萬,又捨不得給,就說要幫他存銀行,只幾千元,事實上是把他騙收回來,小孩子也都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