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1年4月10日 · Apr 10 Sun 2011 21:13. 今生就守這一爻─悼毓老. 我不知道,我該用何種心情來面對你的離去。. 差不多在兩週前在網路上看到一則藝文訊息,說是一生傳奇的經學大師愛新覺羅‧毓鋆辭世了,預定在四月十日下午兩點在台北第二殯儀館舉辦告別式,而我也一直 ...

  2. 2014年8月28日 · 如果我們像這位婦人一樣自律自制,我們的「水溝」應該還是洗衣服,還讓小魚悠游,當然,我們也會擁有水質優良、充滿靈氣的城市公園。 我覺得濟南人很幸福,儘管它有都市喧囂繁忙的一面,但他們休閒去處的品質都被泉水保證了。

  3. 2011年8月8日 · 這是上一次壯遊的意義─做「大家」,雖然大家並不代表整體。. 也許環過一次台灣就真的走路比較有風,感覺比別人還要認識這塊島嶼,這還是錯了,套句陳志信教授說過的話:「你以為你是誰?. XX寫的東西並不是寫給你看的!. 」憑什麼兩個禮拜(或更多)的 ...

  4. 2015年11月24日 · 「救弟弟。 此時,壓在石板下的方登掉了眼淚,也開啟母女倆長達三十年的心結,太難過了,這就是災難,它對待心靈和肉體一樣殘酷。 我們該如何理解媽媽那時的決定? 小白老師說,媽媽因為知道姊姊的求生能力比弟弟強,姊姊是強者,弟弟是弱者,所以西紅柿理當讓給弟弟,撬石板當然要壓姊姊、救弟弟,我對此認同,人命關天的情況下,母親會預料到姊姊奇蹟地生還,撬哪邊就肯定死另外一邊,我認為,對這件事唯一的解釋是──中國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 心結造成了,姊姊的「屍體」被媽媽抬去和爸爸屍體擺在一塊,並在家裡供了牌位,姊姊奇蹟地生還,被一對解放軍夫妻領養,接著是電影的主題──往冰釋之路。 這條路上,方登經過下面的過程才原諒母親。 1.選擇性失憶。 (她對地震前記憶的唯一妥協是,「我叫王登!

  5. 2014年8月2日 · 此境,過於孤獨的喧囂. 《大紅燈籠高高掛》文本分析. 本打算在昨天寫中國遊記系列的「前情提要」,但讀書會的思考轟炸加上近日生病,餘下的精力只夠看一部電影,我想起前天在上班前讀的《妻妾成群》,是收錄在白延慶《大學語文教程——中國當代文學選 ...

  6. 2012年9月30日 · 連續過了三週幾乎沒有空隙的日子,因為盡力地吃素身體還負荷這種無間歇砲擊的生活,light, light, light,有時我很慶幸當初下決心的自己挺有遠見,雖然有時覺得自己被欺壓,被自己好些日子前的決定壓得喘不過氣,但最終挺過來,就像小時練潛水,在穿越好幾片軟墊障礙後,頭探出水面迎接 ...

  7. 2012年1月14日 · 因為最後一科線性代數在星期五的下午才考,考完中哲我又回宿舍睡了三個小時的午覺,在活大完悠閒的下午茶,雙腳又自動走到四樓的多媒體中心了,這次我看的是「一路完到掛 (bucket list) 」,描述的是兩個行將就木的老人在生命結束前決定去做瘋狂的事的故事,看到最後我差點哭了,這部電影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