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31日 · 朴正熙 ( 韓語:박정희/朴正熙 Park Chung-hee ; IPA : [ pak̚.t͈͡ɕʌŋ.ɦi ],1917年11月14日—1979年10月26日),號 中樹 , 大韓民國 第5至9屆 總統 ,是南韓憲政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國家元首,亦是南韓第18任總統 朴槿惠 的父親 [1] 。. 朴正熙於1917年11月14日 ...

  2. 2015年8月9日 · 朴正熙強烈反共,在位期間實施獨裁統治,操縱選舉,迫害反對派,壓制言論自由,出兵參與越戰,締造經濟上的「漢江奇蹟」,扶植後來主宰南韓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朴正熙是韩国宪政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从1963年至1979年,他连任5届(5-9届)韩国总统,统治韩国长达16年 [16]: 189。朴正熙认为韩国在独立后照搬西方民主的做法是错误的。他曾在其1963年发表《我与国家和革命》一书阐述此观点 [13]: 83。

    • 美軍扶持「親日派」嗎?
    • 自砸招牌的金九
    • 「親美派」與「親中派」之爭?
    • 逐漸失去美國支持的李承晚
    • 李承晚時代走向終結
    • 朴正熙時代的來臨
    • 金九的正統繼承人
    • 值得台灣人學習的典範

    事實上執行南朝鮮佔領任務的霍奇(John R. Hodge)將軍,依據麥克阿瑟將軍的指令是傾向於扶植李承晚與金九等「抗日派」回南朝鮮執政的。不要忘記美國也與日本打了足足四年的戰爭,怎麼可能會對「親日派」情有獨鍾?日軍在戰場上拒不投降,動不動就發動萬歲衝鋒,甚至於以神風特攻隊實施自殺攻擊的陰影還留存於美軍心中,不可能會刻意扶持「親日派」掌權的。 至於防止蔣中正影響朝鮮半島就更好笑了,當年蔣中正如果沒有美國幫忙的話,不要說台灣和南海諸島,就連首都南京都沒有辦法接收,怎麼可能把影響力投射到南韓,甚至於挑戰美軍?筆者熱愛中華民國,肯定蔣中正領導抗戰的卓越貢獻,但兩岸中國人實在是沒有必要自我膨脹到這種地步,因為當時的中華民國不只沒有與美國抗衡的實力,蔣中正更沒有要與美國對抗的想法。

    麥克阿瑟與霍奇將軍的終極目標,其實還是要扶持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人馬主導南韓甚至整個朝鮮半島。畢竟中華民國親美,所以追隨中華民國成立的大韓民國也勢必會是個親美國家。一個以中華民國為核心,涵蓋大韓民國與菲律賓共和國的亞洲共同體,能有效協助美國遏阻蘇聯赤化並且瓦解大英帝國,更加符合美國的亞太利益。 流亡美國多年,看似應該要比金九親美的李承晚,本應該是霍奇將軍優先支持的對象。然而正是因為李承晚待過美國,他在華府擁有比金九更為廣泛的人脈,比如中央情報局大老古德菲勒(Millard P. Goodfellow)以及後來在艾森豪時代出任國務卿的杜勒斯,都是李承晚的強力支持者。他們的存在,給人在南朝鮮的霍奇將軍施加不少政治壓力,讓霍奇將軍更加厭惡李承晚。 所以其實剛開始,霍奇將軍是比較傾向扶持金九而不是李承晚...

    從光復軍系統人馬多數支持李承晚,並且在1948年8月15日後紛紛出任大韓民國政府與軍隊要職的情況來看,「抗日派」的內部鬥爭顯然不涉及「親美」與「親中」之爭。因為當時不要說整個南韓了,就連中華民國政府本身也親美,怎麼會出現親中的與親美的大打出手呢?其實就跟今天台灣的統獨之爭差不多,大家主要爭的都還是權力,不是意識形態或者國家該追隨哪個老大。 金九在光復初期的主張,也是希望中美兩國能夠合作,將遺留在東北的關東軍和滿洲國軍組織起來推翻北朝鮮的金日成。南韓的兩個「抗日派」,直到1948年以前都沒有「反美」的問題。日本投降後,雙方的共同敵人反而是主張長久託管朝鮮半島的蘇聯。要等到霍奇將軍妥協,承認自己無法從蘇聯手中奪回北韓,主張大韓民國在38度線以南獨自建國後,金九才與美國分道揚鑣。 當然所謂的分道揚...

    到底是誰暗殺金九的?對此當時擔任南韓憲兵司令的張興在回憶錄中表示殺手安斗熙是受國防部長官申性模指示下手的,而美軍陸戰隊出身的米爾利特(Allan R. Millett)上校,則認為真正的幕後元兇是申性模的前任,而且還一度兼任國務總理的李範奭。而且李範奭還在金九被刺殺前一天的1949年6月25日辭去國務總理一職,讓他的嫌疑性更大。 抗戰時在中國出任光復軍參謀長的李範奭,戰後一直以右翼反共領袖的身份追隨李承晚,還組織由「脫北者」組成的西北青年會在社會基層對抗南朝鮮勞動黨的滲透。他對自己的老長官跑到北韓去與金日成把酒言歡,顯然是比李承晚還要更加不能忍受的,才為此痛下殺手。如果李範奭不是幕後指使者,我們也別忘記申性模同樣是日據時代流亡英國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人馬。 所以刺殺金九的元兇無論是誰,那都是「...

    然而李承晚與美國的矛盾,卻並沒有隨著韓戰局勢的曲緩而削減。美國的戰略目標是維持現狀,並希望利用蘇聯領袖史達林去世的機會讓戰俘遣返問題在有利於聯合國的情況下平穩解決,然後就此結束韓戰。可李承晚卻對武力反攻北韓一事不死心,而且還為了破壞聯合國軍與中共、北韓之間的談判,故意將中韓兩國的反共戰俘偷偷釋放。 此舉激怒了中共,於1953年6月份發起電影《金剛川》的金城戰役,重創了在美軍幫助下重建的大韓民國國軍。此舉導致主張停戰的美國與主張繼續北進的李承晚關係瀕臨破裂,李承晚更以拒絕在《韓戰停戰協議》上簽字以表達抗議。雙方雖於1953年10月簽署《韓美共同防禦條約》,可彼此的關係真的也是「回不去了」。 自視為「大韓民國國父」的李承晚,不只沒有放棄以武力推翻北韓,還在韓日關係正常化一事上不斷與想要搓合中日韓...

    結束了「李承晚時代」後,失去領導中心的南韓一度陷入混亂,先後出現過許政與尹潽善兩任弱勢總統。如果再加上總理張勉,他們通通都如宋鎮禹等韓國民主黨領袖一樣,是在三一運動之後被迫與殖民當局合作的消極「親日派」。可以說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人馬對南韓的領導,其實已經隨著李承晚的下台而走向結束。 這三位文人領袖,雖然執政的手段比金九、李承晚還要溫和,但他們過去在日據時代的「黑歷史」,還有軟弱的作風都不符合那個時代南韓民族主義者的需要。於是給當時還只是釜山軍需基地少將司令的朴正熙逮到機會,以發起軍事政變的手段取得政權。先是擔任兩年的大韓民國國家重建最高會議議長,然後再於1963年宣佈建立大韓民國第三共和,當起了終身總統來。 研究朴正熙的美國學者埃克特(Carter J. Eckert)認為,朴正熙等戰時加入日...

    如前面所言,金九「大韓民國國父」的頭銜,曾經在李承晚執政時期被李承晚給奪去。李承晚下台後,這個頭銜並沒有被馬上歸還給金九,而金九在大韓民國空軍服務的兒子金信,也長年生在被暗殺的恐懼之下。朴正熙雖然手中握有軍政大權,可是他在上台之初最缺乏的就是東方人所極為看重的「民族道統」。 他不只參加過滿洲國軍,在朝鮮光復之初還一度受哥哥影響參加過南朝鮮勞動黨,以「匪諜」身份滲透到大韓民國國軍中展開顛覆行動。可見朴正熙早年的經歷,跟台灣的李登輝還真的是有點類似。幸運的是,逮捕他的南韓將領白善燁唸在兩人都是滿洲國陸軍官校出身的份上,選擇對朴正熙網開一面,才有南韓後來的漢江奇蹟。 光經濟繁榮並不足以讓朴正熙取得南韓人民的認同,所以他在1962年召見金信,以向金九頒發大韓民國建國勳章的方式,將「大韓民國國父」頭銜...

    朴正熙以金九傳人的身份,重新建立了南韓的民族主義論述與對外政策。他效仿金九過去在中國時同時與國共兩黨領袖往來的態度,推行起目的在於與蘇聯、中共和解的北方政策。然後從1971年開始,他又掌握到美國與中共即將和解的國際潮流,率先與金日成展開紅十字會談判,走的遠比金大中、文在寅還要前面,不愧是兩韓和解的先鋒。 不過朴正熙也絕對不是完人,他因為對權力的過度堅持,遲遲不願意開展政治改革,最終無法處理好與美國的關係,還為此慘遭部下殺害。可即便是如此,今天他仍是韓國主流民意公認的南韓現代化之父,當前大韓民國的國璽與國徽都是傳承自第三共和國時代的設計。就連當年被朴正熙迫害的金大中,回憶起朴正熙的成就也是讚嘆不已。 如今大韓民國的掌權者們,無論是執政還是在野黨,多數也如朴正熙一樣是「親日派」的後代,與大韓民國...

  5. 2020年3月18日 · 朴正熙的功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沒有定調,這位掌權18年的韓國獨裁者,一手推動經濟改革締造「漢江奇蹟」,帶領南韓脫貧走向現代化;另一手卻實行鐵腕統治剷除異己,造成生靈塗炭。 1979年10月26日,時任中情部長 金載圭 將之槍殺(又稱「 10.26事件 」),朴正熙的時代正式告終。 朴正熙雖然人已不在,但他的幽魂依然纏繞南韓政壇。...

    • 朴正熙 獨裁1
    • 朴正熙 獨裁2
    • 朴正熙 獨裁3
    • 朴正熙 獨裁4
    • 朴正熙 獨裁5
  6. 金鐘泌(Kim Jong-pil,1926年1月7日—2018年6月23日)韓國政治家,忠清南道人,是韓國前總統朴正熙的侄女婿、朴相熙的女婿,參加了1961年由朴正熙領導的軍事政變,...

  7. 2022年2月28日 · 朴正熙的維新獨裁,最後被他的心腹摯友、當時的中央情報部長金載殺害而告終結。 有勇無謀的金載圭並沒有特別的策略與班底,就把朴正熙斃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