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1月6日 · 優質蛋白質. 術後身體需要大量的蛋白質來重建及修復細胞組織。 手術前建議開始補充優質蛋白質,如雞、魚、豆、蛋。 需求量應依照體重而增加,建議「每公斤體重× 1.5公克蛋白質」或甚至更多。 換算下來,一般體重者大概每日需攝取9-14份蛋白質。 除了蛋白質,還要多選擇全穀根莖類(五穀胚芽飯、地瓜、南瓜、燕麥)、新鮮蔬果及健康油脂(堅果、橄欖油、苦茶油)。 若食欲不太好,可以善用小點心,少量多餐的攝取足夠熱量營養。 手術前後營養需求相對高,不需刻意管控熱量,但是建議仍以健康全穀根莖類為主,避免含糖飲料、糕餅甜點。 維生素C及抗氧化物. 維生素C可以促進膠原蛋白增生,協助加速傷口癒合。 它與柑橘生物類黃酮(citrus flavonoids)有著抗炎、消腫、加強免疫功能的好處。

  2. 手術帶給身體莫大的壓力。身體需適應麻醉過程中的變化、術後組織重建、預防病菌侵襲等。因此,術前術後的營養就變得很 … 繼續閱讀 吃對提升復原力:手術前後的營養調理

  3. 手術帶給身體莫大的壓力。身體需適應麻醉過程中的變化、術後組織重建、預防病菌侵襲等。因此,術前術後的營養就變得很 … 繼續閱讀 吃對提升復原力:手術前後的營養調理

  4. 2017年7月17日 · 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精製加工食品所使用的不是碘鹽,也有越來越多人選擇碘含量少的玫瑰鹽、海鹽。 高溫烹煮會讓碘流失,種種原因讓現代飲食的碘攝取不足。 另外,環境存在著一些與碘相近的物質(氟、氯、溴)。 這幾個元素(特別是溴)都可會與碘形成競爭,最後將碘排出體外。 如何檢測碘? 目前沒有較準確測量碘的方法。 血中碘無法代表體內碘元素的含量,尿中碘則受身體不同的吸收速率所影響。 因此,建議大家適量從食物及綜合維他命攝取碘,然後追蹤了解自己的甲狀腺功能指數 (可以參考這一篇介紹甲狀腺檢測數值的文章) 。 如何補充碘? 很多人很怕吃碘,擔心會引發甲狀腺亢進。 其實,碘過與不足都不好。 碘無法長久儲存於身體中,因此我們每天皆需攝取少量的碘。 海帶為碘含量最高的食物,目標每週攝取一次就好。

  5. 2017年10月28日 · 營養遺傳學(Nutrigenetics)以基因為基礎,分析不同人對飲食的不同反應,並針對個人的基因設計增進健康的飲食及營養品。營養基因組學(Nutrigenomics),透過研究食物中的化學物質如何影響個人基因表現,從而了解食物成分對健康的影響。

  6. 2017年11月17日 · 平日若能均衡攝入新鮮蔬菜、水果、優質蛋白質(深海魚、放山雞、草飼牛、豆類、蛋)、堅果種子、全穀根莖、加碘鹽,大概就能夠確保身體有足夠的營養素及礦物質足夠(維生素D除外)。 然而,現實中很少遇到能真正做到的人。 因此,我呼籲每個人可以選擇補充一個高品質的綜合維他命。 但是,對以下的特殊族群,更是不能忽略綜合維他命的重要性。 1) 外食族(或挑食者)。 我鼓勵大家嘗試自己準備餐點。 不但可以確保使用新鮮健康食材,也可以透過適當的烹調方式保留珍貴營養素。 外食族不容易顧及營養均衡,小朋友及挑食的成人也可能無法達到每日所需的攝取量。 因此建議這群人規律服用綜合維他命,補充不足的微量元素。 2) 育齡婦女。

  7. 2017年5月1日 · 八大常見的食物過敏有:小麥牛奶帶殼海鮮花生黃豆堅果。 但因為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體質,任何食物都可能產生過敏反應。 慢性食物過敏(sensitivities) :慢性食物過敏(或更合適的說法為「食物敏感」)反應則會延後數小時甚至好幾天才出現。 這些反應經常是因為 腸道黏膜功能失衡 (例如腸漏症),而誘發身體對這些食物蛋白形成免疫球蛋白G或A(IgG/IgA)抗體。 症狀非常多元,但不如急性過敏那麼立即、強烈。 以下症狀都有可能與慢性食物過敏有關: 消化功能異常. 頭痛. 慢性鼻炎. 異位性皮膚炎. 痤瘡. 疲倦. 憂鬱. 情緒不穩. 濕疹. 關節疼痛. 肥胖. 食物不耐症(intolerances) : 食物不耐則是對食物中某種化學物質產生的不良反應(例如味精或組織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