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16日 · 2020/03/16. 52910. 外交部 10 日在臉書上整理了 23 國外媒對台灣防疫的肯定,製成世界地圖,並寫道:「走在防疫這條泥濘路上,台灣就是個沒有傘的孩子,只能冒著風雨不停向前奔。 面對這次疫情來襲,不管是超前部屬還是正向防疫,目前為止我們守得還算不錯。 圖/ 外交部臉書專頁. 國內外疫情現況(政府官網隨時更新)。 圖/ 疾管署官網. 疫情. 世界. 台灣. 武漢肺炎. TingS/祖巴拉的珍珠. 來自 1993,台北人,愛文字,愛音樂,愛曬太陽,理想的日子是細細刷牙,慢慢洗澡,好好睡覺(與小被被),靜靜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2. 2020年3月26日 · 疫情剛開始在中國大陸蔓延時,這裡的華人超市已能看到很多人開始戴上口罩了;但我們去美國超市卻反而「不敢戴」──因為戴了不但被旁人用異樣的眼神看待,碰到雞婆的還會指責你「不應該戴口罩,因為會讓別人緊張」。 為什麼會這樣倡導? 可能戴口罩真的對這病毒不如勤洗手有用,但要到「反對戴口罩」就真的很莫名了。 我個人不禁認為,會不會其實是因為美國的口罩早就已經不夠用了? 事實上,早在一月多時,在我所居住的地區,就已經買不到口罩了。 到這禮拜( 3 月中下旬), 網路上更四處可以見到美國醫護人員貼文求救 ,說自己醫院口罩已經只剩一周的量、或是他們「從防護衣到口罩都得重複使用」,必須請全民捐助。 甚至,我這禮拜帶孩子去醫院打針時,現場的醫生、護士們直到現在也都還沒有配戴口罩。

  3. 2020年2月24日 · 市場的概念很簡單,經濟學入門必定會提到所謂的「供需法則」:當一項商品的需求越高,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理論上吸引更多廠商投入生產,最後導致需求滿足後,該商品的價格便會回到正常值。 這個理論支持口罩的價格自由浮動,也就是完全把議價權交給市場機制;但若論述僅停留在經濟學大一通識的階段,難免被譏笑太過膚淺,反方很容易拋出更複雜的賽局理論、行為經濟學派來碾壓對手。 這時正方或許可繼續延伸,搬出諾貝爾獎得主哈耶克(Hayek)與弗里德曼(Friedman)兩位大師,他們一前一後地倡導透過「價格與利潤」的機制,能有效地調節成本,認為由市場來主導資源配置,會比人為操控來得更有效率。

  4. 2021年5月17日 · 防疫是場漫長的戰役,我們無法睡一覺醒來,世界就恢復正常,但可以學習與之共存,調適心理的焦慮和衝擊。 台灣近日的本土案例快速增加,雙北警戒在 5 月 15 日升級為第三級,各大超市湧入搶購人潮,民眾人心惶惶,面對這突然爆發的疫情似乎有點手足無措,擔心封城、擔憂停課⋯⋯要煩惱的事實在太多。 相較於已實施兩次行動管制(Movement Control Order,簡稱 MCO)、目前正在第三次行動管制的馬來西亞,我們對於行動管制已經不再恐慌。 雖然講起來有點悲哀,但確實累積了一些經驗、習慣了開開關關的生活,日子還是得過下去。 以下分享馬來西亞的行動管制經驗,希望台灣的大家可以冷靜的面對這波疫情,因為這很可能才剛開始而已。 一、最不需要的就是囤貨.

  5. WHO 為聯合國系統之下主掌健康衛生的機構,是政府間的衛生組織,設立總部在瑞士日內瓦。 在全球貿易交通發達的背景下,WHO 也開始將所有與衛生相關的議題,與時俱進地通通納入討論,可說是全球衛生的主導者。 由於公共衛生發展較強調垂直合作關係,也就是一條由「上到下」的合作鏈,也因此國家如何與其他非政府組織、或私部門合作,在全球衛生中扮演適當的角色,以保障人民健康,便是全球衛生治理經常討論的重點。 那麼,國際法以及國家究竟在衛生管理之下,能以什麼樣的角色參與呢? 以下,本文將介紹 WHO 中與疾病管理、衛生環境最為相關的國際條約《國際衛生條例》(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 一旦疾病傳開來了,受害的便不只是當地民眾而已、更有可能是全球老百姓。

  6. 2021年6月2日 · 下一篇. 目前的做法還是以防堵的思維,沒有提前做好可能需要應付大爆發的準備,現在只能各種補救,這是我認為比較可惜的部份。

  7. 2021年5月24日 · 新冠肺炎. 防疫. 輿論. 民意. 政府. Jack I.C. Huang/The World 2.0. Jack I.C. Huang,台北人,倫敦大學主修國際經濟與全球化管理,畢業後回到亞洲。 目前在曼谷,先後任職於聯合國亞太投資貿易處(TID)與 Offic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OICT),協助 fuel management 系統開發和支援維和部隊的運作,必要時得出差前往剛果、南蘇丹、索馬利亞與象牙海岸......。 足跡走遍世界 20 多國,曾旅居紐約、舊金山、首爾、北京、新加坡、歐洲等地。 喜歡接觸新事物,腦子裡總是有左派與右派的思想不停衝撞。 上一篇. 下一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