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占地約370公頃的觀新藻礁,不同於動物所形成的珊瑚礁,藻礁是由無節珊瑚藻類死亡鈣化後,沉積於礫石灘上所形成石灰岩體的「植物」,平均10年才可生成1公分。

  2. 觀新藻礁過去相關研究結果比較,台灣濕地學會研究所涵蓋生物多樣性範圍較全面,量化之動物密度亦高出許多,說明過去研究明顯低估藻礁生物多樣性及豐度。

  3. 全臺灣最大區域的藻礁區,就在桃園 觀音 和 新屋 沿岸,除了大自然賦予的天然地景,豐富、多元的生物也是觀新藻礁特別的地方,據說在這裡的生物密度是高美濕地的5倍、香山濕地的8倍,它就像是北台灣渾然天成的戶外海洋生態博物館。. 不過也因為是 ...

    • 觀新藻礁位置1
    • 觀新藻礁位置2
    • 觀新藻礁位置3
    • 觀新藻礁位置4
  4. 桃園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位於臺灣 桃園市 觀音區至新屋區海岸一帶,桃園觀新藻礁保護區是屬於全球少見的藻礁最南邊區塊的藻礁地形。 桃園藻礁是以無節或殼狀 珊瑚藻 為主要的造礁生物,經由其體內鈣化作用沉積 碳酸鈣 所建造之生物礁 ...

  5. 桃園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 位於 臺灣 桃園市 觀音區 新屋區 海岸一帶,桃園觀新藻礁保護區是屬於全球少見的藻礁最南邊區塊的 藻礁 地形。 桃園藻礁是以無節或殼狀 珊瑚藻 為主要的造礁生物,經由其體內鈣化作用沉積 碳酸鈣 所建造之生物礁體。 曾擁有27公里藻礁海岸的桃園,因為北邊的 工業污染 與 填海造陸 的影響,僅存南邊約7公里較為健康的藻礁區域,由北而南分別包含: 白玉藻礁 、 大潭藻礁 及 觀新藻礁 (目前被規劃為桃園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 [1] 。 歷史[編輯] 史前時代[編輯] 該地生物礁約於7500年前開始生長,此時主要是以 石珊瑚目 為主;而以珊瑚藻為主的藻礁約於4400年前開始發育,可能是因為當時環境開始不適合珊瑚生長。 [2] :68-69.

  6. 2013年5月6日 · 但藻礁生態已經大不如前,污染是藻礁的致命傷,除了新屋溪的廢水,北邊的大園工業區、觀塘工業區、觀音工業區接踵設置,污水讓藻礁生態每況愈下,他們努力守護,卻效果有限。

  7. 觀新藻礁保護區介紹. 桃園27公里的藻礁生態海岸線,是用了7600年以上的時間形成,為世界少有更是台灣面積最大,有人說這是千年的奇蹟,在每一寸藻礁生態中,都育孕著獨有的珍貴海洋生物,如彈塗魚、正直愛潔蟹、酋婦蟹等,更被稱為「海洋生物的育嬰房 ...

  8. 其他人也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