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30日 · 無論最終歐盟採取何種方案,「碳邊境調整機制」都會對我國出口產生重要衝擊,主要原因有三: 一、產業對於碳排放量的認知和減碳努力尚不足. 我國企業普遍未揭露或計算其本身活動的碳排放量,反觀歐盟已經明確要求其企業揭露單位生產排放量,也就是產品排放強度,並設定經濟活動(產品)的環境永續標準(Environmental Taxonomy),並透過綠色金融迫使企業強化環境表現、協助企業降低產品碳含量。

  2. 2024年1月9日 · 經濟部也將繼續推動經濟轉型,維繫技術領先優勢,並以全球最完整產業生態系為基礎,持續維持我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地位,以維繫出口成長動能。 貿易署發言人:李副署長冠志. 聯絡電話:02-2397-7109、02-2397-7198. 電子郵件信箱:gjlee@trade.gov.tw. 業務聯絡人:綜合企劃組邱光勛組長. 聯絡電話:02-2397-7437. 電子郵件信箱:gschiou@trade.gov.tw. 點擊率: 1298. 2024「臺灣形象展」鏈結綠色商機 展現臺灣企業淨零創新力. 經濟部將協助台灣業者 因應中國反傾銷調查. 石化結盟機械 共赴美最大塑橡膠展. 經濟部擴大輸往兩俄工具機管制範圍. 經濟部與各部會共同加入全球隱私執法合作協議 推動跨境合作.

  3. 2023年3月6日 · 2023-03-06 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經濟組 吳組長文忠. 一、 歐盟將在本(2023)年10月啟動「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簡稱CBAM)即碳關稅,此為世界上首個與貿易相關、試圖解決碳洩漏(carbon leakage)等問題的機制,歐盟目標為2026年全面實施該項機制。 CBAM將分階段實施,2023年10月至2025年底進口商須提交碳排放的資料;2026年起進口商須購買反映歐洲碳價的「碳憑證」(CBAM certificates),初期將涵蓋碳密度最高的進口產品,包括鋼鐵、水泥、鋁、電力、氫氣與一些下游產品。

  4.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簡稱RCEP,於2020年11月15日在RCEP領袖峰會以視訊方式簽署,包括東協10國 (印尼、柬埔寨、緬甸、寮國、越南、汶萊、泰國、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及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共計15個成員國。 協定於2022年1月1日對已批准之成員國生效。 協定簡介 協定簡介. 網站導覽.

  5. 2 根據 IHS Markit(簡稱IHS)於2021年5月18日公布的數據估算(詳見表1),2021年 第1季全球經濟成長率為3.6%,由前4季負成長轉為正成長。2020年全球經濟飽受嚴 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衝擊,但隨著防疫措施普遍實施,且疫苗接種範圍擴

  6. 2023年7月25日 · 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和俄國入侵烏克蘭等重大衝擊持續不斷,加深供應鏈斷裂危機,各國開始重視經濟安全保障,為穩定確保半導體等重要物資,各國不再掩飾其補貼行為,透過補貼吸引企業投資設廠動向逐漸擴大。 美國總統拜登2023年5月演講中強調,稅金將全部用於美國製造業、美國產品和美國員工。 2022年8月通過的 降低通膨法 將,提供3,690億美元(約53兆日圓)用於能源安全保障和因應氣候變化。 幾乎同時通過的晶片科學法將投入500億美元的補貼用於國內半導體生產。 其他帶有保護主義色彩的措施還包括,電動車的抵稅購買補助以在北美生產完成為條件。 在半導體補助方面,規定10年內禁止擴大對中國相關投資。 這些向內發展的產業政策正在全球擴大。

  7. 2024年2月1日 · 全球商機資訊. 我國與斯里蘭卡雙邊貿易現況. 2024-02-01 雙一組大陸、南亞及中東科. 2023年臺斯貿易總額3.18億美元,與同期相比減少22.50%;2023年斯國為我第65大貿易夥伴。 我國與斯里蘭卡貿易總額自2015年4.63億美元,成長至2021年4.89億美元, 惟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響一度降至3.70億美元,2021年雙邊貿易總額恢復至2015年4.5億美元以上之水準,然而斯里蘭卡近期面臨政經危機,致2022年貿易總額衰退15.91%;2023年更較去年減少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