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安樂區 ( 臺灣話 : An-lo̍k-khu )位於 臺灣 基隆市 西北部,區內人口約8萬人,為基隆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 境內有 情人湖 、 老大公廟 、 大武崙砲臺 等觀光景點,其中大武崙砲臺屬於 國定古蹟 之一。 歷史 [ 編輯] 安樂區涵蓋 清治時期 的大武崙庄、蚵殼港庄、港口庄等地區。 日治 昭和 16年(1941年),該區內改制為觀音町、寶町、西町、大武崙 大字 等。 1942年各 町 及大字改置 區會 ,而後合併為第四區。 二戰 後, 中華民國接管臺灣 ,原 基隆市 第四區於 民國 35年(1946年)改稱為安樂區,以「安居樂業」之意取名。 民國69年(1980年), 基隆市政府 於 七堵區 鶯歌石 興建國民住宅(即今 安樂社區 ),鶯歌石及附近的 港口 地區人口激增。

  2. 安樂區(臺灣話: An-lo k-khu )位於臺灣 基隆市西北部,區內人口約8萬人,為基隆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 境內有 情人湖 、 老大公廟 、 大武崙砲臺 等觀光景點,其中大武崙砲臺屬於 國定古蹟 之一。

  3. 安樂區 ( 臺灣話 : An-lo̍k-khu )位於 臺灣 基隆市 西北部,區內人口約8萬人,為基隆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 境內有 情人湖 、 老大公廟 、 大武崙砲臺 等觀光景點,其中大武崙砲臺屬於 國定古蹟 之一。 歷史 [ 编辑] 安樂區涵蓋 清治時期 的大武崙庄、蚵殼港庄、港口庄等地區。 日治 昭和 16年(1941年),該區內改制為觀音町、寶町、西町、大武崙 大字 等。 1942年各 町 及大字改置 區會 ,而後合併為第四區。 二戰 後, 中華民國接管臺灣 ,原 基隆市 第四區於 民國 35年(1946年)改稱為安樂區,以「安居樂業」之意取名。 民國69年(1980年), 基隆市政府 於 七堵區 鶯歌石 興建國民住宅(即今 安樂社區 ),鶯歌石及附近的 港口 地區人口激增。

  4. 安樂區位於基隆西北,因地處清代漢人從淡水、八里進入基隆的陸路線上,開發頗早。 境內除安一路附近為平地外,其他大都為丘陵地形,產物種類少,西北面為大竿林山及...

  5. www.wikiwand.com › zh-tw › 安樂區安樂區 - Wikiwand

    安樂區 ( 臺灣話 : An-lo̍k-khu )位於 臺灣 基隆市 西北部,區內人口約8萬人,為基隆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 境內有 情人湖 、 老大公廟 、 大武崙砲臺 等觀光景點,其中大武崙砲臺屬於 國定古蹟 之一。 Quick Facts 安樂區 Anle District, 國家 ...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安樂區(臺灣話:)位於臺灣基隆市西北部,區內人口約8萬人,為基隆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 境內有情人湖、老大公廟、大武崙砲臺等觀光景點,其中大武崙砲臺屬於國定古蹟之一。

  6. 安樂區(臺灣話: An-lo k-khu)是位於臺灣基隆市西北部的區,區內人口約8.1萬人,為基隆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 其因聯外交便便捷,同時發揮臺北都會區臥城之功能。

  7. 安樂區是中華民國臺灣基隆市的一個行政區,位於全市西北方,為基隆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 安樂區涵蓋清治時期的大武崙庄、蚵殼港庄、港口庄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