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24日 · 德國國家級疾病防治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obert Koch Institute今天表示德國武漢肺炎確診病例一天內新增4764例累計來到2萬7436起

  2. 2022年12月1日 · 從12月1日開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室內外場所及空間無須配戴口罩不過室內仍然維持戴口罩規定惟符合6大條件時得免戴。 對此,胸腔重症科醫師蘇一峰分享自己觀察的情形,表示戶外戴口罩仍然是多數,同時也分析3個民眾可能不脫罩的原因,還進一步表示自己會繼續戴下去。 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國內防疫政策將進一步解封,其中「口罩令」部分,自12月1日起,室外空間及場所全面取消全程戴口罩的規定,不過進入室內空間與場所,包括大眾交通工具的內部空間,仍須維持全程佩戴口罩規定。 然而,口罩解封第一天,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坦言,觀察首日,路上大約只有5%人沒戴口罩。

  3. 2023年6月13日 · 大. 國內新冠疫情持續。 (圖/TVBS) 疾管署今 (13)日公布上周每日平均新增245例新冠肺炎本土個案(併發症),與前一週每日平均新增244例;上週平均每日新增35例死亡,較前一週每日死亡平均數28例上升;新增死亡個案中,89%具慢性病史、57%未打滿3劑疫苗、95%為60歲以上,現全國疫情處於高點,須持續監測各項指標變化。 更多新聞: 午餐加菜? 高雄暴雨後土虱悠游「雄中操場」 師生驚喜搶拍. 新冠疫情。 (圖/TVBS) 疾管署指出,新增檢出120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

  4. 2023年4月2日 · 疫情爆發3年來,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產業受到影響,2019至2020年疫情初爆發時,國內第一時間做邊境管制,疫情獲控制;反觀國外疫情較嚴重,改變人們工作型態,包括遠距工作、學習等,帶動台灣電子產業、IT產業受惠,當時製造業受到較大的影響;到了2021年,國內面臨疫情最嚴峻時刻,5月中下旬三級警戒時,內需產業包括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都受到影響。 去(2022)年台灣開始與病毒共存,確診人數大幅增加,疫情成為常態,持續衝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等,直到下半年逐漸恢復原本的生活秩序。 而疫情爆發3年間,旅行社、航空相關產業都非常辛苦,直到去年下半年才慢慢往恢復的方向走。 【受惠疫情! 網購業績翻倍 外送平台蓬勃發展】 疫情帶動網購及外送服務業績。 (圖/TVBS)

  5. 2023年7月19日 · 大. TVBS. 登革熱疫情擴散全台個案累積478例病例數台南市仍然佔最大宗達到398例藍營立委喊話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應該要進駐台南對此疾管署回應要視疫情狀況調整而各地環保局配合中央政策加強稽查孳生源但卻遇上雲林一名屋主一聽開罰馬上翻臉環保局人員找上門一旁菜園囤放的廢棄輪胎採樣出蟲卵要屋主出來面對。 環保局人員:「現在登革熱很嚴重,我同事採樣到那邊有孑孓,你旁邊有積水容器,要倒掉啦不然到時候被叮,就換你得登革熱。 好言相勸,阿嬤原本還笑笑配合,沒想到一聽到開罰,臉色一沉,馬上翻臉不認人。 環保局人員vs.屋主阿嬤:「你家在隔壁,你身分證可以拿出來嗎我就被抓去關就好啦,你不要這樣說啦,我就去被關啊,我那麼老了。 圖/TVBS.

  6. 2023年2月6日 · 王必勝指出,上周確診人數增加的原因正是春節連假效應,比較好的消息是,近日已連續3天確診人數都比上周同期下降,且下降幅度不小,是否春節連假效應已緩解,再觀察幾天會比較清楚。 不過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於臉書發文指出國內1月新冠肺炎死亡人數達到1055人2月1日到2月5日5天新增379人新冠死亡平均每日死亡數是76人,「這麼高的新冠死亡率很不OK。 對此,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解釋,本土第三波疫情從去年12月中開始,比較特殊的是中間經歷春節10天很長的連假,民眾減少篩檢的意願,直到收假前後才開始篩檢,且篩檢陽性的民眾也會到收假才開始通報,這也是導致疫情波動起伏大的原因。 更多新聞: 最後倒數! 4張千萬發票嘸人領 「超商花48元」爽中獎縣市曝.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

  7. 2022年4月10日 · 大. 重症醫生黃軒說的確有可能出現症狀了,但是快篩仍然是陰性。 (示意圖/TVBS資料畫面) 國內疫情快速飆升現在居家快篩幾乎成了大家必備的家用品出現症狀往往都會先選擇快篩不過重症醫生黃軒說的確有可能出現症狀了但是快篩仍然是陰性因為打過疫苗的人對於病毒有快速的免疫反應所以反而出現症狀更快速但那時病毒可能未達高峰因此篩檢可能會是陰性。 打過疫苗的人對於病毒有快速的免疫反應,但病毒還未達高峰因此容易篩檢陰性。 (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