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2年1月3日 · 用不平凡的愛做平凡的事。. --德蕾莎修女. 英國記者麥坎.穆格里奇(Malcolm Muggeridge)是第一個引起西方世界廣泛注意德蕾莎修女和她的工作的人。. 一九七 年他替BBC拍了一部激勵人心的紀錄片《為上帝做美好的事》(Something Beautiful for God),大部分 ...

  2. 2012年1月10日 · 德蕾莎修女沒有讀過MBA,也沒有龐大資金和訓練精良的公關團隊,卻能成為全球最成功的「CEO」之一。. 她,是怎麼做到的?. 如果聯合國發動全世界各國的公正人士,票選一位有史以來,最會用具體有效的方式,搶救絕望無助之「窮人中的窮人」,甚至 ...

  3. 她成立組織, 致力為「窮苦人」服務. 一開始 蕾莎修女走出校門,她為失學兒童建立露天學校,後來建立了垂死之家,為瀕死的窮人服務,還成立仁愛傳教會。 每個她成立的組織,都在為「窮苦中的窮苦人」服務。 除此之外,德蕾莎修女還要求自己成為「窮人」。 德蕾莎修女 努力成為窮人. 是為了讓窮人 保有尊嚴. 她的一生都堅守貧困,為了服務最窮的人,努力要讓自己成為窮人,她的修士、修女們也都要把自己變成窮人。 甚至脫下修女服,改穿「沙麗」。 「沙麗」是印度階級社會中,最底層的「吠舍」所穿的服裝。 不穿修女服,而穿沙麗, 是因為她認為,要為窮人服務,就應該穿著與他們相同的衣服。 因為這樣,才能體會到窮人生活所遇到的困難,也只有這樣,被他們服務的窮人 才能保有尊嚴,而不會有「接受施捨」的感覺。

  4. 2018年2月9日 · 瀏覽數 18,200+. 離開印度之前,我還有一個長年的願望:我一直夢想能見到德蕾莎修女。. 我發現她的「慈善任務」根據地就在加爾各答,所以我們搭火車進入這個全世界最大的一座城市。. 這個城市巨大、怵目驚心又雜亂無章。. 光是進城這件事就是一場 ...

  5. 2024年2月16日 · 3月19日(聖若瑟慶節),第一位初學生加入她的服務行列,她是德蕾莎修女在義大利城教書時的學生,本名叫蘇巴西尼達斯(Sabashini Das)。. 入修會後,取名依搦斯。. 1950年10月7日,教宗批准了德蕾莎修女與12位修女成立了 仁愛傳教修女會 (英語 ...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0年11月4日 · 大塊文化. 心理勵志. 散文. 真實人生故事. 德蕾莎修女到臺灣的時候,曾說過:「臺灣的社會,物質富裕,精神卻是貧窮的。 」圖/Unsplash. 編按: 愛,不需要錢。 只有給錢,也不是愛。 一百零四歲的耶穌會神父,來臺灣超過半個世紀, 賴甘霖神父述說他的信仰、人生路程,以及愛。 以下摘自《 愛如甘霖:賴甘霖神父自傳 》。 一九八五年一月,德蕾莎修女來台訪問。 她在台北汐止增設「瑪利亞恩賜之家」,並會見當時的蔣經國總統。 德蕾莎修女照顧很多貧苦的病人,因為我具有醫師的背景,便隨行陪德蕾莎修女到中山堂。 當時德蕾莎修女和我講了一個故事,至今我都不斷用這個故事勉勵身旁的人。 德蕾莎修女告訴我,當她人在英國倫敦時,在路上遇到一名年邁的街友。

  8. 1952年創立垂死之家. 1957年為麻瘋病人服務,並擴大服務區域. 1960年在印度開了二十五所收容之家. 1969年,被這種精神感動人們成立了德蕾莎嬤嬤合作者國際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workers of Mother Teresa),現有會員數十萬人。 這個組織不要求會員繳會費,也不籌集資金,只通過祈禱、克己和為窮苦人服務來支持仁愛傳教會工作,被稱為世界上最無組織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