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21日 · 有一句話是「孩子出櫃,父母入櫃」,意思是當同志子女對父母出櫃(坦承自己是同性戀),就變成父母親躲進櫃子裡不知所措。 「孩子出櫃,父母入櫃」怎面對?

  2. 2022年12月23日 · 記者曾原信/攝影. 同婚專法已經通過3年多,台灣社會對性別議題的討論一直相當開放,但在民間仍有人對此有不同想法,一名家長分享自己的兩個 ...

  3. 2023年9月18日 · 同志與家庭照顧調查 出櫃與否是長照準備指標. 台灣正邁向超高齡化社會, 同志長照 議題逐漸被看見。. 調查發現,出櫃與否是同志長照準備及實踐 ...

  4. 為了更了解台灣同性戀者和家人出櫃後,到底家人關係的日常長什麼樣子? 運用哪些關係維繫策略、如何重建家庭關係的認同? 學者訪談16位已出櫃成年人(生理男女各半,20-40歲)及其家人。

    • 成立亞洲第一個以同志父母親為主體的團體
    • 用完整的方式出櫃 解決父母的「雙重孤單」
    • 爸爸媽媽是同志最大的資源

    郭媽媽的女兒從小討厭穿裙子,穿著打扮像男孩子一樣,許多人因而對她的爸媽指指點點,但郭媽媽認為要尊重打扮中性的女兒,穿著只是女兒的喜好。知道父母對自己的寬容,以及家裡十五年來對她管教開明,所以決定將埋在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告訴父母。 「我其實喜歡女生」女兒十五歲時跟父母出櫃,她仍然害怕到奪門而出,郭媽媽雖然和其他的同志父母一樣難過與震驚,但她秉持著不責罵孩子的原則,告訴女兒爸媽對她的愛要她趕快回家,郭媽媽不評判、不逼問女兒,開始上網查資料、閱讀國外的雜誌,了解到每個人的性向是無法選擇的,慢慢地從接納轉為支持。 二OO四年,郭媽媽投入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在熱線家庭小組為同志父母服務與諮詢,當時熱線協會第一次舉辦同志父母座談會時,郭媽媽遲到了,協會的人很貼心的打電話給她:「郭媽媽你有要來參加座談會嗎?...

    在同志父母愛心協會的幫助下,同志順利出櫃成功率高達九成,郭媽媽強調出櫃的過程絕對不是說一句「我是同志」或「我是同性戀或雙性戀」,這樣是沒有用,因為爸媽對這件事的了解度很低,所以出櫃要用完整的方式。 女兒小學時就知道自己喜歡女生,但她必須獨自摸索、建立自我認同。郭媽媽認為在同志自我認同的過程,也要請爸爸媽媽來參與,年輕的同志要讓父母知道你跟其他孩子不一樣,他們就會開始觀察自己的小孩,這段過程是值得花時間去磨出好的溝通模式,總有一天就可以自然而然出櫃。假設同志已過了三十幾歲,郭媽媽建議將自己的經歷一五一十的寫出來,去寫一封信給爸媽,文字的感受是比較深刻的,會在心中產生漣漪,小孩也可以使用這個模式。郭媽媽在女兒二十歲時,寫了信給其他親戚,表明女兒是同性戀,希望親友能接納、支持。最後,親友們都有回信...

    五年前,郭媽媽輔導過一位家裡親子關係良好的男同志,當時建議他大概三個月就可以完成出櫃了,但他卻等到結婚前夕才決定向父母出櫃,郭媽媽感嘆在這五年中,親子關係損失很大,她常看到很多爸媽在猜測、在懷疑、在痛苦中度過歲月,跟小孩疏離是爸媽最大的痛苦,如果五年前這位男同志在協會的的幫助之下出櫃,媽媽會因提早接觸孩子真面目,母子倆會都會變得快樂許多。 同志父母愛心協會現在努力幫忙同志孩子,用好的方式去出櫃,郭媽媽表示她的女兒很早就出櫃,是因為家裡有給她最大的支持,將她當成正常普通的孩子一樣,不管遇到什麼事情,她都可以很坦然的面對,所以爸爸媽媽才是同志最大的資源。 採訪側記 採訪完郭媽媽,我才知道對同志來說最好的支持,真的是家人的理解跟包容,父母是最關心自己孩子,也是最愛孩子的,所以親子溝通很重要,當同志...

  5. 當你看到無法接受兒子出櫃的父母,你會怎麼做? 1. come out phr. 出櫃(同性戀者對外坦承性向) 2. program n. 方案;計劃;課程 3. overcome v. 征服;克服 4. homosexuality n. 同性戀;同性戀行為 5. born adj. 天生的 6. phr. 7.

  6. 2023年9月22日 ·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老同小組9月18日舉行記者會公布「台灣同志與家庭照顧調查」,這份調查從今年3月12日至5月2日採電子問卷形式,收集到1050名同志填寫的有效樣本,瞭解同志可能成為家庭 照顧者 所要面對的議題。. 近9成受訪者年齡落在20到49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