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花胡瓜根系淺,對土壤要求較為嚴 苛,適合生長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壤土。 土壤以微酸 性至中性 (pH 值5.5-7.2) 較為適合植株生長。 部生長溫度以20-25℃為宜,過低植株生育停頓, 過高植株生育過於旺盛,容易老化。
      kmweb.moa.gov.tw/knowledgebase.php?func=2&type=12925&id=316535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設施栽培管理要點. 整地及作畦. 花胡瓜屬淺根性且根系較為細弱一般都採用畦高約2030公分左右之高畦栽培以利畦溝水排水和根部發育。 畦幅約150~170公分 (連畦溝)栽二行,以利行間通風良好。 株距方面,側蔓少的品種在乾季以45公分為準,側蔓多的品種及在濕季以50公分為準。 畦向南北走為原則。 播種及栽植. 直播栽培時,把已催芽種子播在施有基肥的條行上,按照所定每穴播下2粒,種子平放,芽尖向下,深約1公分,然後覆蓋腐熟細碎的堆廄肥一層。

    • (一) 發芽期
    • 三、常見栽培品種
    • (四)供源 (Source)與積貯 (Sink)的 關係
    • 五、結論

    花胡瓜由種子萌動到胚根突破種皮,第一片本葉露出時為發芽期。發芽期間內,種子的貯藏物質會轉化成營養物質,一部分用於胚的型態發生,另一部分用於呼吸作用以維持胚生長。此時胚屬於異營生長階段,直到幼苗出土後,子葉可製造光合物質時,才從異營生長階段轉變成自營生長階段。此時幼苗生長速率大,因此對外界溫度、水分及營養供應十分敏感。 花胡瓜幼苗期,透過調節栽培溫度能有效控制幼苗生長發育

    市面上花胡瓜栽培品種眾多,在臺灣花胡瓜幾乎可週年生產,故一般農民偏愛選用具單偽結果性、主蔓高雌性、產量高、週年均可栽種之品種,如CU系列、河童盛夏系列及日系系列,介紹如下:

    花胡瓜生育過程中,供源 (Source)的大小與強度取決於葉片生長及發育情形,但每片葉片屬於供源還是積貯 (Sink)則隨生長期而改變。生長初期,頂端葉原基分化及幼葉生長是仰賴子葉及下位葉片輸送同化物質供生長所需,此時頂端葉原基及幼葉為積貯器官。發育中的葉片,既有同化物的輸入,亦有同化物的輸出,此時葉片既是供源又是積貯器官。葉片發育成熟後,不再輸入同化物,此時葉片完全成為供源器官。因此植物生育過程中每片葉片都有一個由積貯轉變成供源的過程,最終以一個供源器官的角色長時間生產同化物,供植株生長及瓜果發育。因此,葉片發育之情形能影響瓜果之產量,瓜果(積貯器官)的存在也會影響葉片光合作用之能力。當瓜果(積貯)數量超過葉片(供源)可提供之同化物時,易造成植株落花、落果及不良果形成,而瓜果數量不足時,則...

    花胡瓜為連續採收之蔬果,露天栽培易遭受病蟲害,且不易田間管理,使用設施栽培可減少氣候因子干擾,然夏季設施高溫亦成為花胡瓜生長之限制,為使設施花胡瓜達到穩產及高產之目的,夏季設施栽培宜選用耐熱、豐產之栽培品種或混種授粉栽培品種,以提高夏季花胡瓜之著果率。此外,利用嫁接苗應用 (壯苗強化生育)、進行整蔓與理蔓 (創造更多結果位)、流產果預防(提高良果率)、採摘果並行(植株生長勢維持)等方式即可達到穩產及高產之目的。

  3. 高屏地區全年均可種植小胡瓜栽培方式以簡易綱室設施栽培為主主要栽培品種均為一代雜交種更快速。 部分主要栽培品種之特性分述如下 : 一、鳳燕:國內品種,果色淡綠,果粉多,果刺白色。 生長勢強分枝多,早生,耐露菌病丶病毒病和炭疽病。 適收果長1O~20公分,果重約8O~1O0公克。 二丶506: 日本品種,果色濃綠有光澤,果刺白色,節間短,雌花比例高達8O~9O% 。 具單偽結果性,耐熱性佳,果型順L-直, 夏季栽培時畸型果比例低, 適收期果長22~ 23公分。 三丶220 :日本品種,葉色濃綠,堇旌, 節間中,主蔓80%雌花,側枝全雌性。 果色濃綠有匿2.小胡瓜種植品種種類衆多,更換快速光澤,果長20~22公分,果重約100公克,耐白粉病、露菌病及褐斑病。

  4. 一、前言. 花胡瓜 (Cucumis sativus L.) 為葫蘆科胡瓜屬1 年. 生 蔓性 作物,原產於印度喜瑪拉雅山南麓。 花胡瓜. 名稱源於果實幼嫩時採收,凋謝的花朵仍附著果. 底,而稱為花胡瓜,完全成熟後轉變為黃色,又稱. 小黃瓜。 花胡瓜性喜溫暖,在臺灣可週年生產,田間生育. 適溫為20-30℃,溫度高於35℃時,會造成生理. 障礙,影響果實形狀及品質。 溫度低於10℃時, 植株生育受阻。 花胡瓜根系淺,對土壤要求較為嚴. 苛,適合生長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壤土。 土壤以微酸. 性至中性 (pH 值5.5-7.2) 較為適合植株生長。 部生長溫度以20-25℃為宜,過低植株生育停頓, 過高植株生育過於旺盛,容易老化。 喜濕卻不耐. 濕,高溫乾燥,容易導致葉片萎凋,致使植株生長.

  5. 花胡瓜適合生長溫度為 20℃~30℃,一般 種植約 35 天即可開始收成。 花胡瓜初期為露天栽培,有多種病蟲害,且為連續 採收作物,農藥殘留問題不易克服。 為防治病蟲害,建議簡易溫網室栽培為首要的 栽培環境,簡易溫網室可隔離大部分大型害蟲,又可隔離雨水及傳病昆蟲,可說是 最佳的物理防治手段。 雖然大部分病蟲害可隔離,但小型害蟲如粉蝨、蚜蟲、葉蟎、 細蟎,甚至於斜紋夜盜仍有可能入侵,造成栽培上的損失。 本文報告研究室近年來 進行以溫網室花胡瓜栽培,及如何利用低風險性資材防治蟲害問題之經驗分享。 栽培及重要蟲害. 此處描述非專業栽培,這是幾年防治試驗操作,僅供參考。 專業栽培請參考謝. (2001) 、王等 (2009)、梁 (2013) 等栽培資料。

  6. 胡瓜栽培. 一.概說. 胡瓜原產於印度希瑪拉雅山麓,推測為西元前2世紀張騫通西域時所引進。. 二.分類. 依其果實外觀及其特性大致可分為大胡瓜、小胡瓜 (花胡瓜)、四葉系統胡瓜溫室系統胡瓜及全果加工胡瓜等類別。. 目前台灣以栽培大胡瓜與小胡瓜為主 ...

  7. 192. 花胡瓜 (Cucumis sativus L.) 為我國重要蔬菜作物,全年均可生產,民國 109 年至 111 年之全臺栽培面積維持於 1,871 至 1,988 公頃。 臺灣高溫多雨且極端氣候愈趨頻 繁,為降低氣候之負面影響,農民逐漸由露天栽培轉以設施栽培。 花胡瓜栽培期之病 蟲害種類眾多,單純以化學防治之效果有限,導入作物病蟲害綜合管理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 有利降低作物損失,生產高品質農作物,且兼顧人體健康及環境保 護。 本場域以設施網室隔絕瓜實蠅及夜蛾類等大型害蟲,並視花胡瓜不同生長期及病蟲 害發展情況,採取種苗消毒、病蟲害監測與診斷、藥劑輪用、移除病株等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