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25日 · 三代人身影交織,闖出一條突破後雨傘社運低潮的嶄新抗爭路線,用各自的方式告訴政府,香港人為何如此憤怒。 2019/6/16 中學生、水電工、劏房戶⋯⋯三代港人反送中群像:一場真正的跨世代抗爭

  2. 國會議員約翰遜:自己全力支持香港人,認為《逃犯條例》修訂或有政治動機、武斷及侵犯人權,香港人完全有權利對此非常懷疑及擔心,自己會支持香港人,樂於為他們發聲,並強調「一國兩制」的方向有效,不可放棄。

  3. 5 天前 · 香港逃犯條例爭議從6月9日開始觸發連串大規模示威,從相對和平和人數破紀錄的大遊行,逐步演變成暴力警民衝突。 示威者說,和平示威沒有用,於是遍地開花,各個社區、政府總部、立法會、警署、機場、地鐵站通通成為抗議場所。 警方更頻繁使用催淚彈,水炮車、橡膠子彈、布袋彈、警棍等武器被用於清場和控制局面,數百名示威者受傷。 過千人因涉及示威活動被捕,被控以襲警、非法集結及暴動等罪名。...

    • 香港抗爭1
    • 香港抗爭2
    • 香港抗爭3
    • 香港抗爭4
    • 香港抗爭5
  4. 2019年,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提交 香港立法會 審議的一法律草案,以向 中國大陸 、 澳門 和 臺灣 等司法管轄區移交嫌疑人和進行法律協助。 此提案源於 潘曉穎命案 ,現時香港法律無法向臺灣移交疑犯,同時特區政府宣稱原有逃犯移交條例不包括中國大陸及澳門亦是「法律缺陷及漏洞」。 草案甫經提出,便招致社會各方質疑和關切香港作為獨立司法管轄區的獨立性或遭削弱。 同年5月20日,特區政府要求立法會繞過法案委員會,在6月12日直上大會審議條例。 [來源請求] 遊行. 籌辦. 民間人權陣線 先於2019年5月29日與 香港警務署 約四十名之代表開會商討遊行安排 [35] 。 警方要求民陣將原先擬訂的遊行起點更改,由 銅鑼灣 東角道 改為鄰近的 維多利亞公園 草地。

  5. 2023年6月9日 · 已移居英國的香港社會政策及公共行政學者鍾劍華向BBC中文分析指,香港已進入威權時代,威權管治是建立於權勢,而非有形的條文和法例。 「其實沒有標凖,很視乎當時的管治班子,《國安法》就是最好的例子。 中國大陸就是長期用這種方式,法律任由官方詮釋,有時候放鬆,有時候收緊,當大部分人無法得知客觀標凖時,唯有靠自己猜,他也希望你猜,你就自然不敢觸碰敏感的東西,這是典型的威權政治特色。

    • 香港抗爭1
    • 香港抗爭2
    • 香港抗爭3
    • 香港抗爭4
    • 香港抗爭5
  6. 2019年9月27日 · 2013年,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發表了《公民抗命的最大殺傷力武器》,提出以違法佔領道路的公民抗命方式爭取普選,之後聯同香港社會學者陳健民和牧師朱耀明共同成為佔領運動發起人,他們被稱為「佔中三子」。 但「違法達義」的方式引發爭議,反對方認為佔路干擾市民生活,違法行為「教壞年輕人」。...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