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9月4日 · 每天通勤等車、排隊買便當、甚至睡前躺在床上,都會習慣拿手機滑一下臉書、逛一下IG? 從事教育與家庭諮商工作的正向心理學專家戈斯坦,曾進行多項專案研究計畫。

  2. 2019年9月4日 · 每天通勤等車、排隊買便當、甚至睡前躺在床上,都會習慣拿手機滑一下臉書、逛一下IG? 從事教育與家庭諮商工作的正向心理學專家戈斯坦,曾進行多項專案研究計畫。

  3. 2020年12月29日 · 看到對方使用名牌服飾、參加派對到處遊玩,自己卻只能在家寫功課、玩遊戲,當發現自己無形中在比較時,可告訴自己不用這樣,可「想想我有什麼,像是我很關心家人、我有莫逆之交」,增強自己在做的事情,累積自我能力,而不是否定自己去羨慕別人。 第三步「回歸真實」 應清楚知道社群中看到的照片與文字往往都被誇大修飾,呈現只是他們生活中的精彩片段,而非完全的現實生活,建議可暫時將程式關閉,拿起電話打給社群中的密友,與他們聊聊天或碰個面,而非沉溺在負面、比較的情境裡。 (延伸閱讀: YouTube是最正向社群平台,常用Instagram則易產生負面情緒? 關鍵字: 社群媒體 、 FB 、 IG 、 LINE 、 社交軟體 、 人際關係 、 錯失恐懼症 、 孤獨 、 情緒.

  4. 2019年11月5日 · 早上搭捷運,滑個facebook或instagram,可能不小心會被「閃瞎」,被迫看到朋友攜伴「放閃」;晚上下班點開instagram,看到某對藝人曬甜蜜,眼睛再瞎一次。

  5. 2024年3月27日 ·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采認為這項研究蠻有趣的,更細緻的分辨青少年的個性如何影響其在TikTok、Instagram或YouTube特定社群媒體平台互動的情緒效應,讓人們認知到青少年個性的個別差異,是其與社交媒體平台互動重要的影響

  6. 2022年4月12日 · 臉書、IG如何助長社交焦慮與錯失恐懼症. 一項發表於《社會與個人關係期刊》上的研究指出,「擔心別人在開心的時候你不在場」的這種社交焦慮症(又稱為「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與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的相關有高度相關,到底該如何 ...

  7. 2022年4月12日 · How Facebook Fuels Social Anxiety. 本文由戴怡君選文、黃嘉慈摘譯,感謝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審稿. 關鍵字: 臉書 、 IG 、 社交焦慮 、 錯失恐懼症 、 孤獨 、 社會比較 、 社群. 研究指出,「擔心別人在開心的時候你不在場」的這種社交焦慮症(又稱為「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的相關有高度相關,到底該如何減少社群媒體帶來的社會比較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