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10日 · 幾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海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心學最高概括 ...

  2. 2017年4月16日 ·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王阳明和古往今来许多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一样同时也是个有争议的人物。 活着的时候,就有很多支持者,当然也有很多激烈否定他的人。 他的弟子门徒,把他看成圣人或者圣徒,反对者就把他看成洪水猛兽。 比如在最近六十年对王阳明的评价就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许多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曾把王阳明看成主观唯心主义的僧侣哲学。 我们知道朱熹学说有一句话常被引用:“存天理,灭人欲。 ”很多人因此把程朱理学看成僧侣哲学,把它与西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对应起来。 其实细究起来,把“存天理灭人欲”看成禁欲思想,本身有很大问题。

  3. 2019年2月11日 ·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又是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他的哲学思想在明代影响最大并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他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有趣的是,王阳明早年却是朱熹的一个超粉,他起初的理想就是像朱熹那样,做圣贤。 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故事,说的便是王阳明在他21岁那年,读完朱圣人著作后,便邀请朋友一起到家中“格竹”。 两人端坐院中一棵翠竹下,目不转睛盯着竹子,希望参透竹子的变化玄机,掌握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 格了三天三夜,朋友晕倒了。 格了七天七夜,王阳明也晕倒了。 苏醒之后,王阳明喟然长叹:“圣人之说可疑也! 后来又经历了一件事,让王阳明开始全面怀疑朱熹之学。

    • 少年雄心,向往圣贤之道。王阳明1472年出生在浙江绍兴,在很小的时候就天资聪慧,才思敏捷,10岁的时候就能作诗!11岁的时候他的爸爸高中状元,全家就搬到了北京。
    • 少年的彷徨与探索。虽然已经有雄图大略,有成为圣贤的志向,但是很多儒家的文章都是欺世盗名,获得富贵,以华丽辞藻来粉饰太平,一旦遇到社会的危机,就会畏首畏尾,束手无策。
    • 博览群书,朦胧之中确定人生3个方向。王阳明由于才学过人,一度驰骋文坛,在北京组建了诗社激扬文字。他很快又觉得吟诗作赋,只不过是文人雅兴,没有办法成为圣贤。
    • 3次科举进入仕途,小试牛刀讲述圣贤之道。在20岁的时候,跟随几个堂兄夫妇去学习,准备科举考试,白天读书,晚上整理书籍,经常一读就忘了时间,回过神来已经是深更半夜了!
  4. 2020年10月30日 · 唯有如此理解才能真正把握陽明嚴灘四句的本意。. 關鍵詞:嚴灘問答;本體工夫;有心;無心. 在天泉證道後王陽明與其弟子王畿錢德洪進行了一場嚴灘問答。. 在這場問答中陽明提出了著名的嚴灘四句」。. 由於這四句話涉及有心 ...

  5. 2020年11月3日 · 近些年来王阳明和他的学说引起很多人的关注甚至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王阳明跟故宫有什么关系?. 至少有一甜一苦的亲密接触——. “一甜”就是弘治十二年(1499 年)王阳明来到皇宫参加殿试,金榜题名,考中进士;“一苦”就是在午门东 ...

  6. 2020年6月18日 ·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是明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生于浙江余姚,卒于江西南安,葬于浙江山阴洪溪乡(今绍兴市柯城区兰亭乡仙霞山)。 生前获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后遭人诬陷,被削夺伯爵并取消朝廷恩典。 卒后三十八年,即明隆庆元年(1567),被追赠为新建侯,谥“文成”。 王阳明青壮年时,曾读书于绍兴市郊会稽山阳明洞天,自称阳明子、阳明山人,故学者称他为阳明先生。 01. 立志读书学圣贤. 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1472年10月31日),王阳明诞生于余姚一个官宦之家,幼名为“云”,五岁时改名“守仁”,盖取《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之意。 他自幼聪明绝伦,十岁那年,父亲王华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之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