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9年1月14日 · 一旦進到人體會傷害肝功能甚至誘發肝癌台塑位在六輕的氯乙烯廠產能是全台最大一年高達六十萬噸2013年橋頭國小許厝分校決定從距離六輕2.4公里的舊址遷入距離廠區只有900公尺的新校址

    • 煙囪下的教室

      位在雲林麥寮的許厝分校,是橋頭國小在五十年前設立的分校 ...

  3. 第六套輕油裂解廠 ,通稱 六輕 ,是位於 臺灣 雲林縣 麥寮鄉 的 煉油廠 ,坐落於麥寮沿岸的 雲林離島式基礎工業區 [1] ,由 台塑集團 投資開發與經營 [2] 。 其為台灣第6座 輕油 裂解廠因而得名,也是台灣第一座 民營 煉油廠。 六輕於1994年7月正式動工,1998年開始營運。 除了六輕之外,台塑集團亦該廠周圍興建與 石油化學 相關的數座 工業設施 ,統稱為「六輕計劃」。 台塑集團 也曾承諾六輕會帶動雲林的工作機會,以及會麥寮附近有醫院以及其他建設 [3] 。 其中,雲林 長庚醫院 已2009年12月正式開幕啟用,開幕即承擔雲林沿海24小時急診重任,門診涵括22個專科次專科,並提供一般病房住院及加護病房重症醫療服務。 服務範圍與規模將會陸續擴展,成為更完整的全方位綜合醫院。

  4. 2018年1月25日 · 六輕全世界最大的單一石化園區共佔地 2,255 公頃。 廠區旁有麥寮專用港能進口大量原油,在煉油廠提煉出柴油、汽油、輕油等油品,輕油裂解後便可產生塑膠製品原料。 廠區內有六十幾座工廠,涵蓋石化業上中下游製程。 如此龐大的石化帝國是怎麼煉成的? 《報導者》從時間以及空間座標切入,帶你從源頭一探究竟。 石化王國解密. 六輕廠區內整合石化上中下游產業,從麥寮專用港進口大量原油,在煉油廠提煉出柴油、汽油等油品。 廠區內共有三套輕油裂解廠、大型儲槽 2 千多座。 如此龐大的石化王國,究竟是怎麼運作的呢? 1986年-1988年. 台塑提出興建六輕計畫. 1986 年,台塑向經濟部提出六輕計畫,因地方居民抗爭、土地零碎以及缺乏深水港口等限制,一直無法確認建廠位置。 1991年.

  5. 台塑集團在選擇六輕的場址時開始並不順利首先選擇的兩個位置宜蘭利澤和桃園觀音都遭遇到地方上強烈的環保抗爭最後不得不放棄一直到他們到雲林麥寮去談的時候才得到較友善的對待從現在六輕已完成的廠房來看它並沒有用到麥寮鄉當時有土地所有權狀的任何一寸土地因此沒有什麼土地徵收的問題只有一些近海魚塭補償損失的問題讓台塑集團可以用填海造地的方式增加了台灣整體面積2,255公頃的土地。 而六輕園區整個面積約2,603公頃,是宜蘭利澤可用土地280公頃的九倍,對台塑而言,可說是因禍得福。 填海造地並不是一項簡單工程,必須先要把預定建廠的海域,用丟大石塊到海底當地基的方式,建構一道圍堤,然後用抽砂船到合法的海域抽取海砂,填入圍堤內,再做補強工事,創造出海埔新生地。

  6. This video is private. 台塑企業於1991年在雲林縣麥寮鄉設立台灣第六座輕油裂解廠簡稱六輕」,也是台灣第一座民營輕油裂解廠。 六輕計畫的實現,解決了台灣石化原料短缺的問題,為台灣的各項產業提供堅強的基礎;同時積極推動地方建設和回饋,以及各項敦親睦鄰的友善互動,創造地方就業。 六輕,是一同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許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這群人堅守崗位、勤奮踏實、恪盡職責,積極扶持社區鄰里、為產業發展打造堅定的基礎、為國家創造可觀的效益。 (台塑企業 總管理處提供,2023/08/10) 台塑企業經過五十餘年的努力發展,目前共計擁有台塑、南亞、台化、台塑石化等百餘家關係企業,分別在台灣、美國、中國大陸、越南、菲律賓及印尼都設有工廠。

  7. 2019年1月14日 · 公視記者 陳寧 葉鎮中 張光宗. 1998年,一座石化王國誕生在雲林麥寮外海。 六輕,是台灣第六座輕油裂解廠,也是台灣第一名的碳排放大戶。 它的填海造陸規模,創下世界紀錄,也從此改變海岸的面貌。 它每年創造上兆產值,也帶來未知的健康風險。 煙囪下的居民,要怎麼繼續走向,與六輕為鄰的下一個20年? 1998年六輕在雲林麥寮外海誕生是台灣第六座輕油裂解廠。 眼看家鄉變貌 養殖業者與漁民投身環境運動. 冬日清晨,林進郎和一批採收蚵苗的工人,頂著寒風,乘著膠筏出海,前往雲林台西離島工業區旁的蚵田。 養蚵是台灣沿海居民重要的經濟來源,台西這片海域,可說是蚵仔的故鄉,供應了全台八成的蚵苗。 孕育著豐饒的漁業資源的這片海,漁民、蚵農感嘆,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卻改變不了緊鄰著巨大石化工業區的命運。

  8. 1991年六輕選定於雲林縣麥寮鄉開始著手填海造陸及建廠計畫麥寮鄉位於雲林縣最北端濁水溪出海口俗稱風頭水尾之地不但對外交通不便且一年中有半年以上時間都吹著強烈東北季風常是飛砂走石伸手不見手指天候狀況十分惡劣。 六輕規劃開發區域為:南北長約8公里,沿海岸線向外延伸4公里多之外海地帶,絕大部分的土地平時均位於海平面以下,必須大舉進行填海造陸工程,以及地質改良鞏固基地後,才能作為建廠之用。 填海造地的面積約2,255公頃,總開發面積 (含港口)2,603公頃,一切皆從零開始,真可謂滄海變桑田之浩大工程。 抽沙填海. 地質改良. 打設基樁. 廠房與塔槽安裝. 1.填海造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