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尿尿中有泡泡這件事,常常還是一種主觀的經驗,很難量化,變動度也很高。根據研究,大概有三分之一抱怨泡泡尿的患者,最後會被發現異常的蛋白尿。也就是說,多數的泡泡尿比較像是虛驚一場。

  2. 醫師建議,若尿液有泡泡,可以先簡單等待15至30秒,看泡泡是否退去,若仍存在則比較有可能是「病理性」的蛋白尿,需要找腎臟科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而腎臟出問題容易有的症狀包括疲倦、水腫、喘、抽筋、沒胃口、尿尿頻率改變等。

  3. 尿尿有泡泡,如何判斷是不是蛋白尿?要判斷泡泡尿是否為蛋白尿,呂謹亨建議,可以注意3個情況。第一個是早上第一泡較濃的尿如果有泡泡,可以多喝水後再去解尿,觀察是否改善。

  4. 有些人排尿後會發現尿液裡出現泡泡,擔心自己是否腎虧或腎臟出問題,泌尿科醫師分析排尿後出現泡泡的四大原因。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有些人排尿後會發現尿液裡出現泡泡,擔心自己是否腎虧或腎臟出問題,泌尿科醫師分析排尿後出現泡泡的四大原因。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有些人排尿後會發現尿液裡有泡泡,擔心自己是否腎虧或腎臟出問題。 泌尿科醫師莊豐賓表示,尿尿出現泡泡原因有四種,提醒民眾如廁後,若泡泡持續10分鐘未消散,就得提高警覺,尤其還伴隨下肢水腫的話,應就醫檢查。 泌尿科醫師莊豐賓在YouTube頻道《幸福醫師莊豐賓》表示,尿尿出現泡泡,大概分成四種原因: 一、站著尿尿.

  5. 正常的泡泡尿由於僅含空氣,會在幾分鐘內自動消散;然而若尿液中含有過多的蛋白質,即使過一段時間也不會消散,民眾可以依此現象做初步的鑑別。 暫時性蛋白尿. 最簡單又準確知道是否為蛋白尿的方式是使用尿液試紙驗尿,或到醫院就診,讓實驗室檢查尿液中是否含有過多蛋白質。 即使真的是蛋白尿,也不一定是腎臟出問題,有可能是稱為良性蛋白尿的情況,常見原因包含:發燒、激烈運動、壓力、缺水導致尿液濃縮。 良性蛋白尿通常是暫時的,只要當下的身體狀況恢復正常(例如:退燒、休息過後等)便能逐漸緩解,與健康方面的疑慮較無關聯。 姿勢性蛋白尿也是一種暫時性的蛋白尿,常發生於青少年,雖然目前原因不明,但觀察發現是在站立時會出現蛋白尿,而這並不是一種疾病,也不會造成長久的影響。 腎病變症狀口訣:泡-水-高-貧-倦.

  6. 尿尿後發現馬桶有泡沫,就是腎臟出問題? 讓醫生教您判斷蛋白尿的異常狀況. 媽媽寶寶. 一般而言,健康成人每天平均排尿量約1,200~1,500ml,若當天攝取較多水分,也可能高達3,000~4,000ml。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黃彥華表示,尿液是人體的代謝物之一,幾乎能忠實反映體內的許多狀況,因此常被做為診斷的參考依據。 (推薦文章: 【焦點議題】嬰幼兒尿路感染.恐致腎臟結石 ) 尿液狀態VS.身體變化. 尿液的主要成分為水和其他代謝物質,正常健康狀況下,水分的比例最高,並無異味。 若其他代謝物質較高,會促使尿液的味道、顏色、部分檢測數值異常,經醫師評估,必要時可能須進一步的深入檢查,甚至接受治療;以下針對幾種常見檢視項目說明。 顏色.

  7. 尿尿有泡泡是正常,但有一種情況需特別注意,泌尿科醫師莊豐賓便提醒,尿中出現泡泡有4種原因,分別是站著尿、尿道不平整、水喝太少、蛋白尿,前面3種都不需要太擔心,而且尿中的泡泡通常過不久就會消失,但若是最後一種就需要好好觀察,若長期有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