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0日 · 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台積電是其中一家將生產轉移到美國日本和其他國家的台灣企業另一家台灣半導體公司亦宣布結束在中國大陸長達20年的業務。 據台灣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第1季台灣對美國出口達246億美元,超過對中國出口的224億美元。 而台灣對中國投資亦降至20年來最低點,2023年的年減幅近40%,僅達30億美元,另對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出口占比亦自2020年約44%降至不及三分之一。 反之,台灣對美國的投資在2023年成長9倍,達96億美元。 美國與台灣在2023年簽署貿易協定,目前正進行下一階段談判。 美國亦提出法案,以避免對在美國的台灣公司與勞工雙重課稅。

  2. 2024年4月30日 · 此外台積電執行長魏哲家於4月中所舉辦的法說會中亦警告今年該公司的汽車業務將呈衰退趨勢。 汽車晶片製造商對特斯拉(Tesla)的營運格外擔心,T公司2024年第1季出現自2020年以來首次營收下滑,淨利甚至暴跌超過50%。 執行長Elon Musk表示電動車市場正陷入削價競爭的經營困境。 金融服務集團Jefferies估計,由於電動汽車業務疲軟,ST今年營收將下滑6億美元,其中一半歸咎於特斯拉。 此外,英飛凌也因汽車業務不振而受到影響,然而與ST相比,特斯拉對該公司營運的影響遠不及對ST大。 因此,雖然今年ST的汽車業務可能下滑,但英飛凌則仍將持續成長。 然而,由於受到客戶持續去化庫存的壓力,預計全年僅成長7%,較英飛凌早前估計成長10%來得低。

  3. 2024年3月6日 · 據媒體報導日本政府將引進台積電TSMC投資設廠視為鞏固國內半導體製造基礎的主要戰略隨著TSMC熊本廠啟用期盼TSMC進駐能成為催化劑帶動日本半導體廠興建與擴建預計2029年為止半導體投資總額將達9兆日圓如同TSMC創辦人張忠謀所說日本半導體產業振興將從熊本開始。 未來TSMC熊本第一工廠將生產並供應汽車和數位機器所需之邏輯半導體,供應日本國內車廠之外,還將供應SONY集團圖像傳感器等產品。 為確保邏輯半導體供應來源,SONY將向熊本廠出資6%,DENSO出資5.5%以及豐田汽車出資2%。 TSMC計劃興建之第二工廠,將以2027年底供貨為目標。 預計第二工廠投資額為139億美元,第一及第二兩座工廠合計總投資額達225億美元。

  4. 2023年8月23日 · 台積電今年資本支接近320億至360億美元範圍的低標公司強調儘管正處於短期庫存周期仍會支持客戶成長該公司嚴謹的資本支出和產能規劃仍會基於長期結構性市場需求不少半導體廠特別是成熟製程相關廠商都已經下修今年資本支出規畫其中8吋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調降今年資本支出至約略低於百億元較2022年的194億元減少逾48%。 日經新聞彙整台積電、聯電、三星、英特爾、格芯、美光、SK海力士、英飛凌、意法半導體,以及合計為一家的鎧俠和威騰電子等來自台灣、美國、韓國、歐洲、日本等地的十大指標半導體廠今年資本支出後發現,這十家廠商今年資本支出總計比去年少16%、降為1,220億美元。 這是十大半導體廠四年來首次出現投資額衰退,且降幅是十年來最大。

  5. 2023年12月20日 · 2023年APEC經濟領袖會議 (AELM)於11月16日至17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我國由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擔任領袖代表。 會中採認「2023經濟領袖宣言」,重點如下: 一、歡迎「將包容性及永續性納入貿易與投資政策」之舊金山原則、重申以WTO為核心、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重要性、致力推動區域經濟整合,包含亞太自由貿易區 (FTAAP)議程。 二、持續推動落實APEC服務業競爭力路徑圖 (ASCR)、APEC連結性藍圖及APEC網路及數位經濟路徑圖 (AIDER)、創造有利微中小企業發展之環境。 三、鼓勵在2030年前實現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成長3倍、落實糧食安全路徑圖,推動性別平等及經濟包容與、致力共同打擊跨境貪腐。

  6. 2021年6月25日 · SEMI表示,新廠動工後通常需時至少二年,才能達到設備安裝階段,因此多數今年開始建造新廠的半導體製造商,最快也要2023年才能啟裝,不過有些製造商可能提前在明年上半年就會開始相關作業。 SEMI指出,上述晶圓廠投資,主要是為滿足通訊、運算、醫療照護、線上服務及汽車等廣大市場對晶片不斷增加的需求。 SEMI表示,這29座晶圓廠產能開出後,未來每月可生產多達260萬片約當8吋晶圓,等於一年約3120萬片約當8吋晶圓,若換算為12吋晶圓,等於是1386.6萬片的面積。 以台積電來看,去年晶圓出貨量為1,240萬片12吋晶圓約當量,等於這兩年新蓋的晶圓廠產能開出後,總產能相當於1.1個台積電的產出量。

  7. 2024年5月23日 · 這是美國對先進晶片製造廠最後一筆數十億美元補助為英特爾台積電及三星電子 (Samsung Electronics)等公司提供近330億美元之承諾畫上句點拜登總統於2022年通過晶片法案承諾為晶片製造商提供390億美元補助另包括750億美元貸款與擔保及高達25%之稅務減免。 歐盟已制定463億美元計畫,以擴大在地製造能力。 歐盟執委會估計,該產業之公私部門投資總額將超過1,080億美元,主要用於大型製造廠。 歐洲最大2個晶片計畫均在德國,英特爾計劃在德國Magdeburg建造價值360億美元晶片廠並獲得近110億美元補貼,另一與台積電合資之企業約投資110億美元,其中一半由政府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