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15日 · 該組織強調其認同病人有選擇權指病人可決定到診所配藥或叫醫生寫紙到藥房配藥當時有社會意見質疑反對醫藥分家其中一大阻力來自私家醫生因為醫藥分家或令私家醫生喪失配藥權減少至少兩至三成的收入

  2. 18 小時前 · 據港媒文匯報披露,香港政府會與證監會保持緊密溝通,讓證監會盡快處理所有平台的申請,讓市民和投資者有更多安心的投資選擇。 展望未來,香港將進一步完善規管框架,包括規管虛擬資產場外交易服務提供者,為虛擬資產行業構建穩妥的生態系統,促進其負責任並可持續的發展。

    • 政府理由一︰政府不應干預私人市場
    • 政府理由二︰不可影響「三年上公屋」目標
    • 政府理由三︰影響私樓落成量
    • 政府理由四︰房委會與房協須自負盈虧

    2009年,房協行政總裁黃傑龍向傳媒表示,有意興建新的乙類屋邨,幫助夾心階層覓得力能負擔的居所。不過,他在當時也明言,為免干預私人市場,即使真能獲政府准許興建新的乙類屋邨,單位數目也不會太多。儘管如此,政府還是擔心中產公屋會衝擊私樓市場,因此拒絕房協的建議,令計劃胎死腹中。2014年,房協落實分階段重建旗下的筲箕灣明華大廈,終於得到政府「原則上同意」劃出部分單位作中產公屋,但是單位數量不足1,000個。 就此,這種「政府不應干預私人市場」的思維,其實早就應該擺脫。須知道人皆有「住屋權」,聯合國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委員會早已將獲得「適足居所」(adequate housing)列為權利,其構成條件包括「可負擔性」(affordability)。據國際調查機構Demographia分析,香港已連...

    公屋「三年上樓」目標也是政府抗拒增建中產公屋的原因。公屋輪候冊上的一般家庭輪候時間已達4.6年,遠超目標,身兼房委會主席的運房局局長陳帆亦承認情況令人沮喪,更估計未來五年也難以做到「三年上樓」。在土地有限的情況下,若將部分可興建「一般」公屋的土地拿來興建中產公屋,必定會減慢「一般」公屋申請人的輪候時間,故政府一直不欲增建中產公屋。 這說法在平時自有其道理,但不適用於新發展區。舉例來說,倘若政府全面發展粉嶺高爾夫球場,那將是一個全新的社區(面積與荃灣市區相約),在此前提下,政府要思考的是如何在該處盡可能興建最多的公營房屋。當然,為平衡社區的居民階層分布,避免社區淪為又一「悲情城市」,政府不可能只建公屋,例如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公私營房屋單位比例便為6︰4。然而,從社區規劃的角度而言,若不想社區只...

    按官方數據,近年私人住宅單位的實際落成量一度追不上預期,因此政府也能以之為由,拒絕撥用更多土地興建公營房屋;然而,值得反思的是,私人住宅單位的建造目標是如何釐定的?前運房局局長張炳良在《長遠房屋策略》序言中表示,「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為60︰40」,但這個比例是緣何釐定?為何不是65︰35,或者70︰30?回溯香港房屋政策發展源流,則可知政府重視自置居所(包括私人樓宇及資助房屋),實有其政治考慮。 1987年,政府發布重要文件《「長遠房屋策略」政策說明書》,訂明當局的目標包括「鼓勵住戶自置居所」,更大膽預計在2001年之時,公屋將會供過於求,因此應設法善用私人機構的資源;1997年,特首董建華發表第一份施政報告,聲言要在2007年底前,讓70%家庭擁有自置居所。回首過去,可知這些期許均告落空;...

    除了坊間慣言的「地價收益龐大」、「明益財團」外,房委會與房協頭上的「自負盈虧」金剛圈,也是政府推廣自置居所、不願廣建公屋的原因。房委會和房協一直要為興建及修維房屋自行籌措資金,故對它們來說,只租不賣的公屋可說是「虧本貨」,是以坊間有「居屋補貼公屋」的說法;若要求房委會與房協興建更多公屋(包括成本較高昂的中產公屋),可以想見,政府將以資金問題作擋箭牌。 然而,政府和社會都必須思考,假如我們同意「住屋權」是人權,那麼為何房委會、房協,以至市區重建局等公營機構均須自負盈虧?尹兆堅就認為,房委會「自負盈虧」的做法必須檢討,「現在是非常時期,要有非常手段。政府不是缺錢,為何不能『大手筆』解決?堅持自負盈虧,房委會只能『塘水滾塘魚』,再者,若向前追溯,房委會最初錢從何來?不也是政府注資?房委會曾經財困又...

  3. 2018年8月1日 · 本論文以《心靈判官》作品中之世界觀設定,以動畫作品的文字做為研究文本。. 討論其中的人之定義(心靈指數、色相、犯罪指數)、管理制度(希貝兒先知系統)、及此社會中的人的自由。. 再以多瑪斯哲學理論討論人的定義、靈魂、人的意志與該當追求的 ...

  4. 2022年6月25日 · 2020年6月29日,華盛頓特區最高法院外,一名反墮胎倡議者在美國最高法院前的示威活動中舉起一個胎兒模型。 (Getty) 然而,在1840年代,一批醫生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組成了最初的反墮胎、「生命」倡議團體。 由於缺乏系統性的規管,當時醫療界充斥着缺乏專業訓練的各類治療師,包括針對女性的生殖保健。 這些專業醫生於是試圖通過立法禁止墮胎來排除那些無牌營業的競爭對手,規定只有面臨生命威脅的孕婦才可以經執業醫生墮胎。 與此同時,來自歐洲的天主教徒人口自1815年美國開放移民後迅速增加及壯大,讓原本佔主導的新教人口感到憂慮,他們認為禁止墮胎能讓女性教徒生下更多後代。 出於這兩種考量,19世紀末反墮胎勢力成功的在全國各州推動禁止墮胎。 反墮胎勢力的「種族隔離學校」之憂.

  5. 2020年7月2日 · 出版: 2020-07-02 19:30 更新:2021-04-21 17:45. 26. 【BNO 續領教學整合 2020/居英】「港版國安法」實施後,英國政府擴大了 BNO 的權利,允許持 BNO 人士在英國的逗留時間由半年延長至 5 年,之後更可申請定居和 12 個月後申請成英國公民。. 筆者將分享把 BNO ...

  6. 2019年3月4日 · 每日有逾百萬人次在別無選擇下被迫收聽港鐵的節目資訊不但破壞了乘客享受片刻的寧靜也剝削了民眾自由選擇資訊的權利當局實有必要加強規管。 港鐵. 噪音污染. 葉德嫻. 運輸署. 01觀點. 運輸署早前邀請藝人葉德嫻拍攝短片,教育乘客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應兼顧旁人,少做「自私鬼」。 雖說大多數滋擾都由乘客造成,但單就「噪音污染」而論,港鐵比起市民所帶來的滋擾實在有過之而無不及。 即使車廂內所有人關上電話的響鬧裝置,車廂電視仍會以揚聲器播放聲畫兼備的新聞(包括娛樂新聞),及形形式式的廣告。 這種傳播手法,不但破壞車廂寧靜,也剝奪了民眾自由選擇資訊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