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單純温馨的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經歷

      我們仨(楊絳著散文集)_百度百科
      • 《我們仨》是作家 楊絳 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03年7月。 該書講述了一個單純温馨的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經歷。 作者楊絳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
      baike.baidu.hk/item/我們仨/3202406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0年1月26日 · 我們仨錢鍾書夫人楊絳以第一人稱我撰寫的家庭生活回憶錄,沒有小說情節跌宕曲折,沒有人物明暗線,只真實中的真實。 只以為92歲老人,講述1他們三個人的一生。 一、敘事結構變化,蘊藏著三個人生命來去的變幻. 最初設想《我們仨》這本書一家三口各寫一部分,錢瑗寫父母,楊絳寫父女倆,錢先生寫他眼中的母女倆。 1996年10月,錢瑗病重入院,非常衰弱,預感自己的日子不多了。 她請求媽媽,把《我們仨》的題目讓給她寫,她要把和父母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寫下來。 躺在病床上,錢瑗在護士的幫助下斷續寫了5篇,最後都不能進食了,還在寫。 錢瑗在病床上寫的文字. 楊先生見重病的女兒寫得實在艱難,勸她停一停。 這一停,就再沒有能夠重新拿起筆。 錢瑗最後一篇文章落的日期1997年2月26日,她去世的前6天。

  3. 2018年12月7日 · 楊絳的《我們仨》真是一本悲情卻又溫情的愛戀之書。 全書分三部分:「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和「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前兩部分以夢的形式虛寫女兒錢瑗與丈夫錢鍾書最後的日子,最後一部分實寫幾十年來一家人共同度過的風風雨雨。 我最喜歡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雖然它實在沉重,直叫人讀得心傷。 在這個長長的夢裏,楊絳把錢鍾書的病寫成了被「上面」接走,在水路古驛道上的小船里養病、生活。 為了看他,女兒錢瑗陪著自己不辭辛苦踏上古驛道,一程山水一路離情,縱使闔家團聚,也總還是有太多的前路未明,不叫人徹底放心。

  4. 內容 [ 編輯] 楊絳在回憶錄分作2部分,第一部分追憶了丈夫錢鍾書、女兒錢瑗一家三口的快樂、艱難、愛、痛的日子,第二部分講1935年錢鍾書、楊絳到 英國 留學一直到1998年錢鍾書逝世的坎坷人生,追憶了 中國抗日戰爭 、 第二次國共內戰 、 三反五反運動 、大 ...

  5. 2016年11月22日 · 我們仨》講述了九十二歲的楊絳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先她而去的女兒錢媛、丈夫錢鍾書,回憶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 這個三口之家的動人故事證明:家庭是人生很好的庇護所。 《我們仨》是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2016年後,他們三人在另一頭終於相聚,這本書是中國家庭文化和忠魂的結晶。 楊絳是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是錢瑗女士的母親,《我們仨》就是她寫的他們家的一些故事。 在這些故事裡,每句話,每個字,都透著濃濃的親情氣息。 整本書的開始是一個「夢」,一個「長達萬年的夢」,夢的主要內容是作者與她的家人在一條古棧道上的離離合合、聚聚散散。 一開始看的時候,我看不懂她的那個夢是要說明什麼,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當看一篇小說。

  6. 基本介紹. 作品名稱 :我們仨. 創作年代 :2002年—2003年. 文學體裁 :散文集. 作者 :楊絳. 首版時間 :2003年7月. 字數 :90000. 內容簡介. 作品共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為楊絳老年時的一個夢境,以“锺書大概是記著‘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拉開全文序幕。 第二部分,楊絳用夢境的形式完整地記錄了這一“萬里長夢”,講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後階段相依為命的深刻情感,回憶了女兒錢瑗、丈夫錢锺書先後離去的過程。 第三部分楊絳採用回憶錄的寫法,從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下筆,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 作品目錄. 創作背景. 錢鐘書一家合影.

  7. 2020年8月25日 · 我們仨》內容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們倆老了」,以一個老人的夢帶出另一個「長達萬裡的夢」。第二部分是「我們仨失散了」,作者以夢境的形式記述丈夫和女兒都抱病住院,自己走在向死而生的「古釋道」上。

  8. 2015年3月18日 · 本文來自時報出版《我們仨》, 更多內容>>. 民國第一才子錢鍾書與創作、譯作均有傑出表現的楊絳中國當代文壇的傳奇,然而這對文學夫妻的一生卻也見證了政治與文化的扞格不入。. 1996年錢家唯一的女兒錢媛病逝,兩年後錢先生相繼過逝,人生伴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