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央研究院 ,簡稱 中研院 中華民國 的 國家學院 及學術最高殿堂 [1] ,其任務包括人文及科學研究,指導、聯絡及獎勵學術研究,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並兼有科學與 人文 之研究。 現今院址位於 臺灣 臺北市 南港舊庄 。 中央研究院所屬之研究員、副研究員與助研究員,其位階與學術地位普遍高於一般 大學 教授、副教授與助理教授,由於研究要求上的落差,大學教授如想轉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通常需要降級(例如: 教授改聘為副研究員,副教授改聘為助研究員)。

  2. 本院秉持良好的學術傳統與研究基礎,開發新的科學知識、培育更多年輕優秀的人才以及研議良好的政策建議,並持續加強對當代社會、人文與世界的關懷,藉以豐富人類的文明,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3. 中央研究院-徵才育才. ::: 首頁. > 徵才育才. 徵才育才. ::: 徵才育才. 本院招募人才主要分為「研究」與「行政」兩大工作類型。 學生可參與本院與國內大學合作的國際及國內學程或院內各單位之研習機會,本院亦提供各類獎助學金。 為提供同仁安心優質的學研環境,營造友善職場,本院有多項全院性福利措施,期待各領域人才加入中央研究院。 欲查詢本院職缺,請至 人才招募網. 研究人員及研究技術人員. 博士後研究學者. 專案研發學者、研究助理及其他. 行政技術人員及行政助理. 勞務外包. 學生研習與學程. 學程:國際研究生學程(TIGP)

  4. 其他人也問了

  5. ::: 首頁. > 關於中研院. > 簡介. 簡介. ::: 簡介. 歷任院長. 中央研究院成立於1928年為我國國家級研究機關法定任務為執行人文及科學研究」、「指導聯絡及獎勵學術研究以及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 本院分為數理科學生命科學人文及社會科學三大學組共有33個研究所及研究中心執行基礎及任務導向型研究。 包含超過八千名研究人員、研究技術人員、助理、及行政人員,是國際間少見兼顧自然科學及人文與社會科學均衡發展的研究型機構。 為落實執行本院三大法定任務,並以研究帶動社會進步為己任,本院確立院務發展的三項目標,即「成就全球頂尖研究」、「善盡社會關鍵責任」及「延攬培育卓越人才」。

  6. 2024年3月7日 · 中央研究院_百度百科. 分享. 中央研究院Academia Sinica),簡稱中研院”, 中華民國 時期學術研究最高機關。 1927年4月17日,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前夕,在南京舉行的 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 第74次會議中,李石曾首次提出設立中央研究院案,決議推 李石曾 、 蔡元培 、張人傑共同起草中研院 組織法 ,隨後展開籌備工作。 1928年4月,國民政府任命 蔡元培 為中央研究院首任院長。 同年6月9日,在上海東亞酒樓召開中央研究院第1次院務會議,標誌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 [8] . 抗日戰爭爆發前,中研院先後成立了10個研究所,分設 南京 、上海兩地。 抗戰爆發後,西遷至 昆明 、 桂林 、 重慶 等地。 戰後,研究所陸續復員,東還寧、滬。

  7. 維基百科 Discord 、 IRC 、 LINE 、 QQ 及 Telegram 等 各平臺交流群 歡迎大家加入。 [ 关闭] 目录. 序言. 沿革. 成立. 在臺復院. 組織. 層級架構. 院本部. 研究所研究中心. 相關附屬場館. 委員會. 成員. 院士. 評議會. 歷任院長. 總幹事. 相關重大事件. 院內人員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 淹水. 利益迴避爭議. 誘導式問卷爭議. 論文造假. 勞動環境問題. 其他. 註釋. 参考文献. 参见. 外部連結. 中央研究院. 24种语言. 讨论. 不转换. 工具. 「 中研院 」重定向至此。 关于其他用法,请见「 中研院 (消歧义) 」。 位於南京明代國子監故地的 國立中央研究院舊址. 1948年 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於南京院址合影.

  8. 中央研究院的使命在尋求基礎研究上的突破、培育人才、促進國內外 學術交流合作,並以科學專業提供國家政策建言。 現設有24個研究 所及8個研究中心、近千名研究人員的專長領域橫跨數理科學、生 命科學、人文及社會科學等三學組,國際間少見的全方位研究機 構。 近年在生物醫學、基礎生物學、基礎物理學、結構生物學、天文 物理學,和史學、漢學、社會科學等領域表現出色,有相當具影響力 的成果。 展讀此本簡介,不僅可以了解中研院的基本任務,更可一窺本院重要 研究成果與學術研究目標,如黑洞觀測、光學物理、癌症研究、奈米 材料、合成生物學、動植物演化、氣候變遷、量子物理與科技及臺灣 以科學引領行動 院長的話. 人文社會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