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28日 · 華南永昌投信董事長黃昭棠今(28)日在「2022 New Futures期貨學術與實務交流研討會上提到許多年輕人賺小錢就全買高股息ETF領到的年配息季配息月配息看似是穩定收益。 但,長遠的投資其實要跟著世界經濟一起成長,高股息型態並不能反映經濟成長結構,「要長期累積財富靠得其實是『複利投資』。 近年來,不論是開放零股交易、微型期貨,都廣開大門讓更多投資小白踏入金融市場。 再加上106年上路的夜盤期貨交易逐年熱絡,口數從9.8萬增長到今年10月最高量到一晚131萬口;全球期貨市場交易量也連四年不斷創新高,從交易數字可以看出,民眾在戰爭、疫情、通膨、糧食危機等總經環境的多變情況下,資金避險及交易需求節節攀升。

  2. 2024年3月16日 ·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主打高股息月月配等訴求吸引投資人瘋狂搶進包括國泰證玉山證永豐證等代銷機構。 玉山證13日率先宣布暫停相關線上申購作業。 元大證券也發出公告表示,由於近來開戶申請數量爆增,14日申請開戶及補件的的投資人,「無法保證」能在募集期限內完成申購,不過該公告隨即被撤下,但發是聲明呼籲投資人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妥善規畫個人財務決策。 羊群效應(herding effect)又稱為群聚效應或從眾效應,經濟學裡常用此描述經濟個體的群聚行為,因為人類也有盲目從眾的本能,會一窩蜂地做出相同反應,這種情況在金融市場尤其常見。

  3. 2022年9月26日 · 其餘賣超前10名還有國泰永續高股息台泥聯電元大台灣50力積電。 證交所下午發布新聞稿表示,近期因全球升息加速、資金流動、庫存持續調整及地緣政治風險升溫,造成國際股市震盪,帶動台股近期波動擴大。

  4. 2022年11月2日 · KPMG安侯建業近日公布兩年一次全球企業永續報告大調查」,樂見全球前250大企業G250約96%已開始探討ESG議題但大部分企業只擔心氣候變遷減碳綠生活等環境Environment議題有關注社會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像是奴役平等與包容性及反貪污賄賂企業治理的業者卻一半不到。 銀行業者認為,台灣金融業在E的環境議題和代表關注社會的S上有積極投入,可是公司治理的監督機制和管控制度是否有實際落實? 還是流於形式? 就要看「董事們」的態度。 銀行業者指出,在企業領域會看到家族企業和市場派介入經營的「公司治理評鑑委員會」,比較難執行客觀的監督和治理機制。

  5. 2023年1月5日 · 國泰世華表示,在今年升息動能放緩、通膨逐漸回落的情況下,從歷史數據來看,最先受惠的將是利率連動最密切的債市。 過去一年美國聯準會快速升息,帶動美公債、具有高評級債券的殖利率逐漸回穩。 針對較保守的民眾國泰建議可佈局短天期高信評的海外債或目標到期債基金。 若打算長期投資,可分批布建長天期的投資級債基金、美國公債,及高信評的長債基金。 股市方面,因受到去年全球央行同步緊縮影響,全球經濟活動冷卻、美國也難逃衰退風險。 隨著企業獲利下修,國泰說股市在低檔,民眾可站在長線買方思考,以定期定額的方式,購入各產業具韌性龍頭股的美股基金或全球股基金。

  6. 2023年1月31日 · 過去ETF除息未提前公告配息中股利所得與資本所得的佔比,民眾總得等到除息完,領取「收益分配通知書」才得知。 舉例來說,若是股利占比下降,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張數門檻就會提高,不過可併入個人綜合所得抵減的基數會降低,對低所得的投資人來說,能抵稅的金額會隨之減少,但對所得者節稅效益則會明顯增加。 民眾若能提前得知股利佔比,即可考量每次配息的佔比變化,決定是否參加除權息。 對此新制,立法委員林昶佐此前質詢時曾指出,目前ETF除息後,至股息實際入帳時間為1個月左右。 比較美國前16大ETF,其中14個7天內入帳,當中有5個甚至只要3天,台灣慢了許多。 而國人多使用定期定額的投資模式,股息1個月後才入帳,表示投資人每年都潛在損失這1個月的投資績效。

  7. 2022年8月22日 · 國泰金最新調查顯示,國民經濟信心逐漸回溫,股市樂觀情緒也升高,不過房市持續低迷。 圖:四平街商圈一景/取自台北市商業處臉書. 國泰金控今天公布8月份「國民經濟信心」調查,景氣展望指數從7月-36.2,回升至-24.1。 國內疫情有明顯趨緩跡象,因此景氣展望提升,也帶動大額消費意願大幅度回揚,從7月指數-6.9,回升至-1.4。 房屋交易調查方面,賣房意願指數7月指數為-17.4,8月走升至-12.6,為連續4個月下降後首度反彈;而買房意願指數則從7月-57.9微幅下滑至-58,為2017年7月以來低點。 除了民生消費意願提高,民眾對股市樂觀情緒與風險偏好也逐漸上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