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1
      台菜餐廳 · 休息
      臺南市南區金華路二段345巷26弄37號 · 06-263-8151
  1. 2018年3月9日 · 安寧療護(英文是 palliative care)又稱為安寧照護,當疾病進入末期,醫師判定現行醫學無法治癒時,安寧照護有別於侵入性、增加痛苦的治癒性治療,而是為末期患者提供症狀緩和的照護,並改善生活品質,目的是讓患者有尊嚴地走向人生終點。. 此外,安寧療 ...

  2. 2019年8月16日 · 第一步:事前溝通,全家人參與討論. 事前的溝通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應了解長輩的意願與需求,須避免讓長輩覺得不安或有遺棄之感。 可以盡可能地讓長輩參與討論,使對方了解住進機構的優點有哪些,例如「有護理師、照服員、社工等專業人員的照顧」、「有伴能一起互動」、「環境較安全,子女能安心工作」等,讓長輩感受子女的關心與尊重。 第二步:事前評估,了解長輩需求與家庭經濟狀況. 從了解長輩的健康狀況,再評估所需的照護服務,也盡可能了解長輩心目中理想的照護模式。 此外,家庭經濟狀況也須列入考量,若為家族成員共同負擔,也應事先討論費用分擔方式。 依據照護時間、所需服務不同,可以根據下列步驟進行評估: 生活是否能自理:若能自理,可選擇入住安養機構。

  3. www.ihealth.com.tw › article › 出院準備及申請長照服務出院準備及申請長照服務

    2019年7月18日 · 有下列狀況的人,都可以向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簡稱:照管中心)提出申請。. (一)失能身心障礙者: 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或手冊的失能者。. (二)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的獨居老人或衰弱老人: 日常生活如穿衣脫襪、進食、洗澡、平地走動需協助的獨居 ...

    • 什麼是長新冠?
    • 常見症狀有哪些?
    • 發生長新冠的高風險群
    • 可能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 不同病毒株 (如 Alpha、Delta、Omicron),後遺症相同嗎?
    • 衛福部提供的醫療協助

    以世界衛生組織 WHO 目前的定義來看,感染新冠肺炎的 4 週內稱為急性期,而 4-12 週持續出現或延後出現的症狀,醫學上稱之為 「COVID-19 急性感染後症候群 (Post-COVID-19 syndrome)」,簡稱「長新冠 (Long COVID)」。 以目前的研究來看,發生率介於10-20%之間,即便感染的是輕症,健康的成人、兒童都可能出現長新冠,且症狀大多類似。

    目前文獻中已記錄的後遺症就有200多種,又以疲勞、呼吸急促或困難、認知功能障礙(例如腦霧:包括無法集中注意力、無法專注思考、記憶變差、失眠等)最為常見。 其他常見症狀包括: 1. 心血管症狀:心悸、胸痛、胸悶、心肌梗塞 2. 腸胃道症狀:噁心、腹瀉、胃痛、食慾不振 3. 耳鼻喉症狀:喉嚨痛、嗅覺或味覺異常、耳鳴、耳痛 4. 神經症狀:頭暈、頭痛、肌肉疼痛、關節疼痛 5. 心理問題:沮喪、憂鬱、焦慮

    根據美國 CDC 的報告,研究人員正努力了解哪些人在確診後容易持續受到影響,並依據目前研究提供以下例子: 1. 未接種新冠疫苗 2. 確診前有潛在健康問題 3. 確診時症狀較嚴重,尤其是需要住院或中重症監護的人 4. 確診期間或之後曾出現多系統發炎症候群 (MIS) 5. 健康不平等 (Health Inequities) 的族群,如社經地位、教育程度、醫療環境相對弱勢者 另有研究指出,確診期間出現多症狀、高齡、吸菸者、有代謝問題(如肥胖) 等,都可能有較高的長新冠風險。

    由於長新冠是一種多重器官系統性疾病,故目前並沒有針對所有患者的單一療法。治療原則須以個別患者為中心,透過生活管理、衛教、藥物輔助來改善生活品質。 舉例來說,如果患者感到疲勞,在疲勞時應減少活動,選擇在相對不疲勞時進行活動;如果有認知障礙,則盡量不要同時進行多項任務,僅嘗試專注於正在處理的一項活動;若有失眠問題,則可以尋求醫師進行衛教來預防。 雖然絕大多數長新冠並無威脅生命的危險,但其症狀仍大大影響民眾的生活品質。WHO 醫師也建議,長新冠的預防與治療,可以透過最了解我們的社區醫師,藉由過去的個人病歷進行綜合性評估。

    目前台灣大流行的病毒株主要以 Omicron 為主,而 Omicron 從2021年11月流行至今,大約僅有半年的時間,故關於 Omicron 所引發的後遺症大多仍在研究中。而目前關於長新冠的研究與病例報告,大多仍以先前的 Alpha、Delta 病毒株為主。 以 Alpha、Delta 來說,已知肺部、心血管、腦神經皆可能受到損害,值得注意的是, 病毒不僅會破壞細胞,還可能引發「細胞激素風暴」,使得身體處於高發炎狀態,進而傷害正常組織。已有研究證實,此類病毒株在患者染病12個月後,追蹤腦血管疾病、心律不整、心肌炎、心臟病、血栓的發生率皆顯著提高;另外在觀察疫後猴子的腦部變化時,也發現了神經損傷、神經元退化及細胞凋亡。 相對的,以 Omicron 來看,因其主要侵襲上呼吸道,且不太會進入肺部...

    針對長新冠所出現的後遺症,衛福部已開設「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診整合醫療計畫」,為避免民眾需要跑不同門診,此計畫將藉由整合性的醫療,提供跨科別會診,且病人接受當次整合門診醫療服務後,僅需繳交一次掛號費及一次部分負擔。 目前全台參與此醫療計畫的院所共有105家。(詳細名單請點此) Reference: WHO – Update on Long COVID CDC USA – Long COVID or Post-COVID Conditions Nature Medicine – Post-acute COVID-19 syndrome Nature – SARS-CoV-2 i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brain structure in UK Biob...

  4. 2018年12月27日 · 家中長輩是高危險群嗎? 我們都知道高齡與肌少症呈高度相關,不僅如此,若年長者合併其他健康問題,就可能提高肌少症的風險! 像是有慢性疾病史、BMI 過低或過高、營養攝取不均、長期服用藥物(如類固醇)、長輩曾有跌倒紀錄、缺乏運動、長期臥床等等 ...

  5. 2018年6月3日 · 過敏原在生活環境中無所不在,我們卻時常忽略!昆蟲、食物、空氣都可能讓你過敏?快來了解對抗過敏該怎麼做!

  6. 2017年3月24日 · 常見糖尿病有三種! 什麼是糖尿病前期? 升糖食物. 吃太多甜食就會得糖尿病嗎? 這個說法只對了一半,要了解糖尿病的成因要掌握三個主要概念:葡萄糖和胰島素的關係、胰島素阻抗、升糖食物。 糖尿病是什麼? 胰島素如同一把鑰匙,打開細胞的門,讓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細胞產生能量。 胰島素分泌不足如同鑰匙生產數量不足,從原先可以開十扇門到只能開五扇門。 當葡萄糖們進入細胞的通道減少,他們「塞」在車陣中動彈不得,積在血液中讓血糖濃度越升越高,就會導致糖尿病。 胰島素阻抗. 另一種導致糖尿病的狀況叫做胰島素阻抗,原本一扇門只需要一把鑰匙,現在一扇門需要三把鑰匙才打得開,結果也是導致葡萄糖流在血液中,無法被細胞所利用。 肥胖和高油脂飲食都可能造成胰島素阻抗,而飲食控制和運動則可以改善胰島素阻抗的情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