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31日 · 我們會成為動物界所有物種中少數會臉紅的物種之一,其實有其用意。 幾千幾萬年來,感到羞恥是最能確保馴服領袖的方法,而到了今日還是能發揮效用。

  2. 2 天前 · 英國衛報報導,英國《皇家學會報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24日刊登的論文,終於讓「皺齒鯊」(Ptychodus)這個體型巨大、活躍於1.05億至75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的物種真身現形。

  3. 2024年5月28日 · 入侵物種造成的人命及經濟損失可能超乎多數人預料,最新研究指出,入侵物種每年造成全球4230億美元(約1.35兆新台幣)經濟損失,更對人類造成威脅,包括各種疾病,甚至連造成上百人死亡的夏威夷野火也與入侵物種有關,且隨著氣候變遷,未來的 ...

    • 專家:有7%植物能入藥
    • 還有7000多種潛在食用植物​
    • 過度開採、外來入侵、汙染也造成滅絕

    報告中透過人工智能(A.I)的新評估方式,可以讓學者探索鮮為人知的領域,準確度更號稱高達90%。報告表示,包括南美洲的麻醉止痛植物的紅花木曼陀羅(Brugmansia sanguinea),與印度可用作治療皮膚病的豬籠草,均已在野外滅絕,共有723種正面臨滅絕危機。 研究負責人之一豪斯(Melanie Howes)表示,在已知知植物中,目前發現約有7%能入藥,並認為植物與真菌是未完全開發的潛在領域,故此需要好好保護植物多樣性,讓它們能更好應對生存挑戰。 有學者更表示,面對潛在大流行疾病時,可在植物中尋找醫治良方,「我確信在未來一些關鍵藥物,是來自植物或真菌」。

    除了藥物外,報告指出隨著2050年評估,全球人口將達至100億,而世界上目前一半人口,是依靠稻米、玉米、小麥等15種植物為平日糧食。 根據評估,自然界其實還有7000多種潛在食用植物,例如一種產於南非耐旱的摩拉那豆(morama bean),或是從夏威夷至菲律賓皆有生長的露兜樹果(pandan fruit),也是未來可能的主要糧食。 報告建議可以對這些未開發的植物進行研究,讓食物來源多樣化,在人類面臨氣候變遷、或遇上糧食危機,得以有應急的食物,「這是我們的道義責任」。

    早在2016年,同一機構發表的年度植物報告中便提到,全球有20%的植物正出現滅絕風險,將導致未來醫療與食品的供應鏈出現問題。 原因是人類在開墾或興建建物時破壞土地,而過度採摘、外來物種入侵、汙染,以至頻繁出現的氣候危機,同樣是造成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 邱園科學主任安東涅裏(Alexandre Antonelli)表示,若果地球沒有沒有植物與真菌,那人類根本便不可能生存。 聯合國9月中時發表報告,指各國未能實現阻止破壞或維持野生動物生存系統的目標。自然棲息地正不斷消失,大量物種面臨人類活動而遭滅絕的威脅,聯合國批評各國未能採取足夠的行動,達成《巴黎氣候協定》或訂下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4. 19 小時前 · 熱帶疏林草原也是物種的天堂,中國電視紀錄片《動物世界》絕大部分鏡頭就是在非洲的熱帶疏林草原拍攝。 比較熟悉的是溫帶草原,例如內蒙古的草原,即使是雨量充沛的夏季,這裡的草不過剛到腳踝;而熱帶草原的草高在一公尺以上,伴有稀稀落落 ...

  5. 2024年5月31日 · 直言之,印度數千年來的 種姓制度 形成人民僵固的階級分層,進而使得廣大低種姓的人民在就學、就業、通婚等方面形成特定的文化規範,低種姓的人民比較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在印度社會中處於相當的劣勢,連帶影響低種姓民眾的薪資和所得長期處於低水平的狀況。 實際上,印度處於貧窮線以下的人口非常多,其中又多為低種姓的民眾,這樣的社會結構形成印度所得不平等的主要根源之一。 具體而言,種姓制度長期存在,深刻地影響其社會結構與國家文化。 因而許多低種姓的貧民孩童沒有戶口,沒有受教育的機會,形成受教權的不公平(雖然印度自2010年實施國民義務教育,但未能就學之孩童仍所在多有,而政府乃無力介入或處理)。

  6. 19 小時前 · 《寄生獸:灰色部隊》描述寄生獸幼蟲於全球各地侵蝕人類大腦並控制人體,「鄭秀仁」(全昭霓 飾)遭遇了一場致命車禍卻毫髮無傷,寄生獸入侵她的身體,使她成為「人」也是「寄生獸」,而她體內的寄生獸「海蒂」向她警告:「若是不合為一體,我們都會死。 你和我別無選擇,只能共存。 」她於是下了「絕不逃跑」的決心,準備隻身對抗全世界。 金吝勸(左起)、李貞賢、具教煥、全昭霓、權海虓一同出席《寄生獸:灰色部隊》記者會。 (Netflix提供) 編劇柳勇在也分享自己在撰寫《寄生獸:灰色部隊》劇本的想法:「我們想要探討的是不同物種共同生存、學習,寄生獸需要在人類的生活中學會生存,而人類也學習著如何對抗寄生獸。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