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2020年春季,隨著新冠疫情在世界各地蔓延,各國進入封鎖狀態,對原油需求大跌,由於缺乏買家,世界原油價格暴跌。 歐佩克+成員國繼而同意每天減產1000萬桶,以推動價格上漲。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原油價格在2023年3月份漲至130美元一桶高位。
      www.bbc.com/zhongwen/trad/business-61342355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8月5日 · 關於影響油價漲跌的因素說法很多我一直想把各種影響因素做一個比較有系統的整理, 本文主要翻譯整理自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 (EIA) 的官方資訊, 輔以完整的數據圖表讀完後對於油價的漲跌走勢會有全面的了解先前的文章有介紹過原油基礎認識不熟悉原油的可先閱讀原油是什麼本篇文章市場先生將介紹影響油價漲跌的7大因素從供給需求面原油庫存金融市場現貨價格來探討, 了解不同面向影響油價的原因,以及用來評估油價能參考的相關的統計數據資料。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油價漲跌因素1. 供給面: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油價漲跌因素2. 供給面:非石油輸出國組織Non-OPEC. 油價漲跌因素3. 需求面: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油價漲跌因素4.

  3. 2022年5月6日 · 2020年春季隨著新冠疫情在世界各地蔓延各國進入封鎖狀態對原油需求大跌由於缺乏買家世界原油價格暴跌。 歐佩克+成員國繼而同意每天減產1000萬桶,以推動價格上漲。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原油價格在2023年3月份漲至130美元一桶高位。 在此之前,油價曾跌至每桶70美元低位。 原油價格上漲恐將再次推高世界各地汽油價格,讓百姓生活成本百上加斤。...

  4. 2020年4月23日 · 為何油價出現暴跌. 1.煉油廠原油需求大減,產能利用率大幅下滑. 疫情影響,各煉油廠不願生產石油產品,最新美國 產能利用率 大減至69.1%。 2.全球需求大減,下游庫存、原油庫存大增. 歐美強力減災措施大幅削弱汽油需求,使汽油庫存連續3週大升, 原油庫存 創2年新高。 3.原油庫存增加,倉儲成本大幅提高. 原油庫存增加使倉儲成本大幅提高,儲備油槽也即將達到最大儲存量,無法再接受5月交貨,削弱5月原油期貨買盤。 導致結算日WTI原油期貨單日跌幅創歷史紀錄,大幅削弱近月原油期貨買盤。 二、什麼是遠近月價差? 所謂 遠近月價差 是指:WTI遠月(12個月)原油期貨-WTI近月原油期貨價格。 WTI的5月合約將在4月21日進行交割,多數交易商會在4月16日~20日展期。

  5. 2021年9月30日 · 原油價格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之初曾下跌去年4月油價歷史上首次跌至零元以下當時疫情封鎖令使得需求停滯而原油生產商卻在繼續從油井中抽取原油。 然而,最近數月隨著全世界經濟開始重新開放,原油需求一直在上升。 在颶風艾達和尼古拉斯經過墨西哥灣並破壞了美國石油基礎設施時,全球原油供應也受到過影響。 天然氣價格的急劇上升也令原油成為發電相對便宜的原料,從而也提升了其需求。...

  6. 2011年4月28日 · 最令人擔心的是最近油價快速下跌是全球經濟嚴重衰弱徵兆。 環保人士也高興不起來,因為高油價會抑制石油等能源的需求。 雖然有人認為石油的需求缺乏彈性,但研究卻顯示,對高油價的反應不但快,幅度也大。 最近幾年,美國耗油休旅車銷售下滑,大眾運輸使用率也增加。 而油價上升則讓人更願意買油耗更有效率的新車,同時減少開車。 而在有燃料補助的國家,高油價也迫使政府減少補助。 其結果是石油消費減少,燃油效率也提升。 但低油價卻有可能扭轉這個趨勢。 能源安全也是擔憂之一。 雖然有增加永續性能源和核能的計畫,石油仍佔能源需求的一大部分,特別在交通方面。 長期的供給取決於投資,但低價和高波動會抑制投資。 國際能源署預估,要滿足2030年的需求,必須找到6倍於目前沙烏地產量的來源才行。

  7. 2021年6月28日 · 理解油價的關鍵在供求關係因為價格會隨着需求的增加而上漲假設供給保持不變),隨着供給的增加而下跌假設需求不變)。 考慮到這一點我們來看看供求的主要驅動因素影響油價上漲或下跌的供給因素. OPEC即石油輸出國組織(the Organis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它是由14個石油出口國組成的卡特爾組織,這裡的卡特爾是指OPEC內部聯合起來通過控制供求來調節油價漲跌的國家聯盟。 OPEC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雖然石油是一種有限的資源,但很多國家都擁有自己的油田和生產手段。 為了防止惡性壓價導致各國的石油儲備迅速耗盡,OPEC通過配額的方式控制石油產量,雖然這在短期內會造成產量減少,但是成員國依然能夠獲得價格保障。

  8. 1980年代中期的油價暴跌導致蘇聯失去出口收入彼時亦可能成為加速蘇聯解體的因素此外油價下跌導致流向伊朗和伊拉克的資金減少由於缺乏資金兩國在1987年結束長達7年的戰爭戰爭給伊拉克留下驚人的債務而低油價令伊拉克深陷債務泥潭伊拉克惡劣的財務狀況或許是薩達姆·侯賽因決定在1990年夏季入侵科威特並佔領其油田的原因之一。 美國方面,1980年代中期的油價崩盤使油田地區陷入嚴重衰退,但與此同時,美國其他地區則在1983-1990年的擴張期間蓬勃發展。 1985-1986年,德克薩斯州的失業率由5.8%升至9.2%;路易斯安那州的失業率由9.6%升至13.1%。 同時,由於商品價格普遍疲軟,農產品價格受壓,美國農民受到嚴重困擾。 眾多小銀行(特別是儲蓄和貸款機構)紛紛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