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5日 · 在多數的論述中舞台劇和電影最大的差異在於前者重視」,後者重視」。 因為觀眾在觀賞舞台劇時眼睛不一定會專注在同一個地方有時看男主角有時看女主角有時看背景布置有時看燈光再加上觀眾有的坐得近大多坐得遠看到演員的大小都相當小所以實際上真正可以決定觀眾接收到什麼的最大比例是聲音無論他在看哪裡無論他坐多遠都會聽見相同的聲音。 而一部戲最主要的聲音進行,就是對白。 對白承載了情節的推進、角色的情緖、節奏的快慢、戲的氛圍,舞台劇編劇想完成的多數任務,都必須透過對白來實現。 因此寫舞台劇劇本出身的編劇,大多對玩弄語言都比較在行,你只要給他一個房間兩個人,他可能就可以靠耍嘴皮推劇情推三十分鐘。

    • 從劇場(Theatre)到電影院(Cinema)
    • 先有雞還是有蛋:舞台劇與電影的改編關係
    • 當電影院化身劇場——「舞台劇電影」在臺灣
    • 結語:從電影院回到劇場

    在影像與各種媒介的跨域合作中,對於影像教育來說,劇場藝術中的舞台劇或許是最容易理解,也最容易入門的一種。原因無他,在人類表演的漫長歷史中,當人們談論到「戲劇」(Drama)及表演相關的職業(導演、演員、編劇等),有好幾世紀以來都是專屬於現在所謂「舞台劇」的範圍,直到電影技術在二十世紀初被發明後,才逐漸分為在劇場(Theatre)現場演出的舞台劇作品,以及能在電影院(Cinema)重複映演的影像作品。事實上,「戲院」(Theater)在專門的電影院出現之前,便是兼具舞台劇演出跟電影放映的大眾娛樂場所。 影像作品自發展之初直至今日,許多創作的養分都是從劇場汲取而來的。不論是英國的鬼才劇作家馬丁·麥克唐納,還是日本的喜劇泰斗三谷幸喜,都是出身劇場,後以電影作品聞名海外的編導全才大師。加上許多電影工...

    ① 舞台劇改編電影 以歷史發展來說,舞台劇改編成電影是最常見的形式。加上製作舞台劇的投資風險遠低於電影,更使得許多好的劇本都是先有舞台劇版本,並在劇場累積大量的好評後,才由劇作家親自改編成電影劇本來演出。 如2014年讓梅莉·史翠普及茱莉亞·羅勃茲雙雙入圍奧斯卡的黑色家庭喜劇《八月心風暴》(August:Osage County),即改編自美國劇作家Tracy Letts於2007年創作的同名舞台劇,臺灣的綠光劇團亦在電影上映的同一年演出舞台劇版本的《八月,在我家》,由吳念真及吳定謙父子共同執導,並由王娟及姚坤君演出劇中緊繃的母女,兩種版本皆大獲好評。 法國劇作家Yasmina Reza 2006年的犀利劇作《文明的野蠻人》(God of Carnage)亦在2010年由綠光劇團製作演出,後...

    本段介紹近年在臺灣電影院裡看到的「舞台劇電影」。縱覽各國挑選的作品,我們可以發現大多有影視明星作為號召,以下列點整理分述。 ① 英國:英國國家劇院現場 英國國家劇院自2009年起開始經營劇院現場(National Theatre Live,簡稱NT Live),在電影院提供即時轉播以及錄影重映(在非英語國家會上字幕),是目前經營最久的品牌。更擁有海倫米蘭、伊恩麥克連、班尼狄克康伯拜區、湯姆希德斯頓等極具票房號召力的好萊塢明星擔任主角。 演出劇目方面,絕大部分為戲劇經典,如莎士比亞《李爾王》、契訶夫《櫻桃園》、史特林堡《茱莉小姐》,也有已成為當代經典的《誰怕吳爾芙》、《美國天使》、《慾望街車》等作品,都是臺灣較少演出、卻影響許多電影作品生成的文本。近年的百老匯票房新作《深夜小狗神祕習題》、《膾...

    《獅子王》辛巴的王子復仇記即來自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伍迪艾倫的《藍色茉莉》女主角也來自田納西威廉斯的《慾望街車》。對於影像教育來說,培養文本的比較能力是必須的,不管是劇場與電影技術差異帶來的發想、演員們表演技法的差異,以及同一個文本在不同形式的表現方式。 過去,我們在劇場看電影,現在,我們有機會將電影院變回劇場。

  2. 2018年2月25日 · 2018-02-25. 隨著網路平台越來越發達電影與電視在觀影的模式與界線上越來越模糊但同樣做為影視作品這兩者的劇本在內容上仍然有著分界這個分界與其說是因為電影電視來區分不如說是以以下的條件來做區分最大的因素是預算也就是製作的總體經費。 這裡的經費要以金額/長度的比例來計算,同樣的三千萬,要拍出五分鐘、兩小時、四十小時的作品,成本結構不同,自然能拍的題材就不同。 那哪些劇本裡的內容,會影響到拍攝的成本呢? 場景數量. 首先是場景數量。 整個影視製作成本佔比最高的,就是拍攝期間。

  3. 2015年9月18日 — 舞台劇與電影之間雖然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手法然而將舞台劇改編成電影已經可以算是一個傳統在不少成功打入人心的電影背後可是有著鮮為人知的 ...

  4. 2010年5月6日 · 電影舞台劇電視等劇種的藝術呈現各有其獨特的表現方式與手法共同的特點則是需要先要完成一本吸引人的劇本來做為演 出與拍攝的依據雖然舞台劇本曾有過集體創作但只是集眾人腦力激盪完成劇情仍需要寫出結構完整的劇本基本的態度依然不離劇本創作的範疇。 一部電影或一齣戲劇必須呈現完整的結構與主旨,創作者在不同時期的背景思緒及哲學生命觀點下會有著不同的表現方式,總的方向而言需與人生的面向及觀點 有著密切的關係。 一本成功的劇作不但能影響社會的脈動、為當代提供新的現象指標,甚至歷經時間的考驗之後依然對後世有深厚的影響。 以亞瑟.米 勒 的名作「推銷員之死」(Death of Salesman) 為例,雖然創作時間已歷經近半世紀,卻始終是許多研究戲劇的人學習的對象。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3年8月25日 · 跟一般的舞台劇有什麼不同通常都會做哪些事劇場裡一般演出的戲劇叫舞台劇大家熟悉的目前主流的舞台劇會先寫出劇本排練好之後有確定的內容才會一場場演出以固定的內容呈現在觀眾面前即興劇顧名思義就是即興的戲劇跟一般舞台劇最大的不同是在演出前不會先有任何的劇本。 當演員站上舞台,燈光亮起,他們都還不知道自己演什麼角色、劇名叫什麼、對手演員以及自己會講什麼台詞、做什麼動作。 這一切都還不知道。 看即興劇的觀眾也不是被我們騙來買票的。 他們會知道這是即興劇,知道要看一場現場創作出來、不是提前先有劇本的演出。 通常創作時會跟觀眾有一定程度的互動,不同的演出形式,跟觀眾互動的方式、互動的量會有差異。

  7.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别不同文化所产生戏剧形式往往拥有独特的传统和程式比如西方 歌剧 、中国 戏曲 、印度 梵剧 、日本 能劇 、 歌舞伎 等。 戏剧的起源實不可考,目前有多种假说。 比较主流的看法有二:一為原始宗教的 巫术 仪式。 比如在 上古汉语 中,“巫”、“舞”、“武”三字可能同源(上古汉语拟音分别为:/*ma/,/*maʔ/,/*maʔ/)。 其有可能是对一种乞求战斗胜利的巫术活动的合称,即戏剧的原始形态。 另一為劳动或庆祝丰收时的即兴歌舞表演,这种说法主要依据是 古希腊戏剧 被认为起源于酒神祭祀。 现代的戏剧观念强调舞台上下所有演出元素统一表现以实现綜合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