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趙永清 ( Eugene Jao Yung-ching ,1957年11月9日 — ), 中華民國 政治人物,現任 監察委員 ,曾任五屆 立法委員 ,2002年轉入 民主進步黨 。
      www.wikiwand.com/zh-hant/趙永清_(台灣政治人物)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趙永清原為 中國國民黨 立委2000年因 反核四 並支持 核四公投 而於2001年被國民黨撤銷黨籍;之後在2002年加入 民主進步黨 ,並擔任1年多的立院黨團總召集人。 [2] [3] 2005年12月, 民主進步黨主席 蘇貞昌 為對 三合一選舉 結果不理想表示負責而辭去黨主席時趙永清原欲代理黨主席但中常會有中常委表示趙入黨的黨齡淺代理黨主席不適當之後由副總統 呂秀蓮 代理。 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中,趙永清參選台北縣第八選舉區( 中和市 漳和、圓通等區)立法委員,遇上中國國民黨提名的義姐夫 張慶忠 ,兩家人在選舉互撕破臉,因而反目。

  3. 2024年5月20日 · 趙永清原為 中國國民黨 立委2000年因 反核四 並支持 核四公投 而於2001年被國民黨撤銷黨籍;之後在2002年加入 民主進步黨 ,並擔任1年多的立院黨團總召集人。 [2] [3] 2005年12月, 民主進步黨主席 蘇貞昌 為對 三合一選舉 結果不理想表示負責而辭去黨主席時趙永清原欲代理黨主席但中常會有中常委表示趙入黨的黨齡淺代理黨主席不適當之後由副總統 呂秀蓮 代理。 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中,趙永清參選台北縣第八選舉區( 中和市 漳和、圓通等區)立法委員,遇上中國國民黨提名的義姐夫 張慶忠 ,兩家人在選舉互撕破臉,因而反目。

  4. 趙永清原為 中國國民黨 立委2000年因 反核四 並支持 核四公投 而於2001年被國民黨撤銷黨籍;之後在2002年加入 民主進步黨 ,並擔任1年多的立院黨團總召集人。 [1] [2] 2005年12月, 民進黨主席 蘇貞昌 為對 三合一選舉 結果不理想表示負責而辭去黨主席時趙永清原欲代理黨主席但中常會有中常委表示趙入黨的黨齡淺代理黨主席不適當之後由副總統 呂秀蓮 代理。 2006年4月26日,呂秀蓮在民進黨中常會表示, 核能發電 是「綠色能源」,民進黨應思考全面檢討核能政策。 當時兼任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的趙永清當面反對,並表達對政院處理核四的不滿。 呂秀蓮則表示, 中研院 院長 李遠哲 日前也曾表達支持核電,核能發電的危險性「已經可以控制」。

  5. 趙永清 立法院立法委員資料 屆別 06 英文姓名 Jao Yung-Ching 姓名 趙永清 性別 男 黨籍 民主進步黨 黨團 民主進步黨 選區 台北縣第三選舉區 委員會 第6屆第1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 第6屆第2會期:法制委員會 ...

  6. 2020年6月22日 · 趙永清簡歷 . 一、 基本資料. 性別 : 男 年齡 : 62 歲. (年齡計算至. 109 年. 7 月. 出生 :年月日 身分證 :統一編號 電話 :通訊地址 : 31日) 二、 適用監察院組織法第三條之一第一項第一款資格:「曾任立法委員一任以上或直轄市議員二任以上,聲譽卓著者。 說明 : 曾任第2 至6屆立法委員。 三、 現 職. 第5 屆監察委員(107.01.22-迄今) 四、 專 長. 內政環境. 說明. : 連任5 屆立委,推動陽光法案、環境永續發展、關懷弱勢的立法;擔任監委期間,持續關注相關議題並提出調查報告。 政治閱歷豐富,長期推動環境永續發展,致力提升我國環境人權。 五、 學歷.

  7. 2021年8月2日 · 監委趙永清 出任國家人權委員會副主委. 2021/8/2 16:49. (中央社記者陳俊華台北2日電國家人權委員會成立滿一週年今天推舉監委趙永清為新任副主委趙永清說盼能將人權會法制化職權行使遇到的問題處理好立法院下會期將審預算他過去較有經驗會與各黨團溝通。 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上午舉行成立週年成果發表記者會。 監察院長兼人權會主委陳菊會中表示,人權會除8名人權委員外,依組織法規定每年遴派2名監委作為人權委員,歡迎2名監委范巽綠及趙永清加入,將分別在教育及環境永續上,提供不同觀點。 趙永清下午向中央社記者表示,人權會今天開會時,推舉他擔任副主委,過程順利;大家都了解,這份工作是分憂解勞,幫院長、也幫大家,因為副主委任期只有一年,時間很短,希望把目前遇到的問題處理好。

  8. www.president.gov.tw › File › Doc109 6 19

    2020年6月22日 · 自 傳. 109 年6 月19日. 主席游院長、蔡副院長、林秘書長及各位立法委員女士先生,大家好, 永清今天重回這個這個熟悉的議事廳,內心十分高興與榮幸。 永清於1957 年出生在新北市中和的一個政治家族,先祖四代從政,服務桑梓,歷經選戰三十多次,可說是親身見証了台灣民主選舉的歷史,我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又面對了風起雲湧的民主運動及美中臺緊張的國際局勢下, 很早就立定方向,從政治大學政治系到美國紐約大學攻讀碩士, 返臺在文化大學政治系任教,立法院擔任主任及選區做選民服務工作,這一切都在政治領域中發展, 也像是為從政做準備。 1992年,台灣終於繼解除戒嚴及黨禁之後,捨棄舊法統,結束40多年的第一屆立法院,進行國會全面改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