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花色

      • 在台灣有栽培的風鈴木大概有三種,風鈴木、黃金風鈴木、洋紅風鈴木。 可從三者的花色來分辨 風鈴木-紫紅色、而且盛開時葉子會幾乎掉光。 洋紅風鈴木-淡粉紅色、常綠,葉子不會掉光。
      kmweb.moa.gov.tw/knowledge_view.php?id=1238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在台灣最常見的風鈴木有兩種分別是黃花風鈴木Tabebuia chrysantha和洋紅風鈴木Tabebuia pentaphylla),它們不僅為城市和庭園帶來生機也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觀賞和親近自然的機會。 黃花風鈴木,以其鮮亮的黃色花朵聞名,原產於南美洲,被譽為巴西國花。 當春天來臨,滿樹的黃花如同小號般綻放,遠遠望去,就像是一片金黃色的雲。 而洋紅風鈴木則以其洋紅色的花朵著稱,花色鮮豔奪目,為庭園增添了一抹熱情的色彩。 這兩種風鈴木不僅在視覺上給人以美的享受,其生長的適應性也讓它們成為了廣受歡迎的庭園植物。 風鈴木的生長習性表明,它們喜歡充足的陽光和溫暖的氣候,這使得它們在台灣的中南部地區尤為茁壯。

  3. kplant.biodiv.tw › 風鈴木 › 風鈴木風鈴木

    小喬木 ,高多在 10 公尺左右,樹幹通直,具有多數分枝;小枝細長,圓柱形,直立或斜上昇,光滑無毛。. ‧葉:. 葉對生,掌狀複葉,小葉 5 枚,長橢圓形至長橢圓狀卵形,長 10~12 公分,寬 2~5 公分,先端漸尖或鈍,基部鈍或漸狹,紙質,疏鋸齒緣;表面呈有 ...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形態特徵
    • 生長習性
    • 繁殖方法
    • 栽培技術
    • 病蟲防治
    • 主要價值

    黃花風鈴木(學名:Handroanthus chrysanthus (Jacq.) S.O.Grose)是紫葳科,風鈴木屬落葉喬木,高可達5米,樹皮有深刻裂紋,小葉片對生,五葉輪生,卵狀橢圓形,全葉被褐色細茸毛,先端尖,葉面粗糙;圓錐花序,頂生,花兩性,萼筒管狀,花冠金黃色,漏斗形,花緣皺曲,但為兩側對稱花,甜香,子房二室,果實為蓇葖果,種子具翅;春季3-4月開花,先花後葉。

    原產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1997年前中國自南美巴拉圭引進栽種。

    該種會隨著四季變化而更換風貌的樹。春天枝條葉疏,清明節前後會開漂亮的黃花;夏天長葉結果莢;秋天枝葉繁盛,一片綠油油的景象;冬天枯枝落葉,呈現出淒涼之美,這就是黃花風鈴木在春、夏、秋、冬所展現出不同的獨特風采。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

    •中文學名:黃花風鈴木

    •拉丁學名:Handroanthus chrysanthus (Jacq.) S.O.Grose

    •別稱:黃金風鈴木、巴西風鈴木、伊蓓樹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落葉喬木,高4-5米,樹皮有深刻裂紋,莖幹枝條輕軟纖細紋路清晰;

    葉對生,紙質有疏鋸齒,掌狀複葉,柄長,小葉4-5枚,五葉輪生,卵狀橢圓形,全緣或疏齒緣,全葉被褐色細茸毛,先端尖,葉面粗糙;

    圓錐花序,頂生,花兩性,萼筒管狀,不規則開裂,花冠金黃色,漏斗形,長2.5-8厘米,也像風鈴狀,五裂,花緣皺曲,但為兩側對稱花,甜香,雄蕊4枚,二強,不突出;子房二室;

    果實為蓇葖果,長條形向下開裂,長18-25厘米,有許多絨毛以利種子散播,種子具翅;先花後葉,春季約3-4月間開花,花期較短,約10-15天。

    黃花風鈴木性喜高溫,生育適溫23-30℃,最低溫度5℃,在中國僅適合熱帶、亞熱帶地區栽培。如廣東普寧市花卉苗木主產區: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西緣,位於東經115°-116°,北緯23°-23.5°之間,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地區,屬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水充沛,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日夜溫差大,無霜期長,具有明顯的乾濕季節,水質清潔無污染,有山坑水、榕江水、洪陽河等河流,是苗木灌溉的優質水源;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豐富,是種植黃花風鈴木的理想土壤條件,適宜黃花風鈴木的生長發育。

    黃花風鈴木在中國僅適合於熱帶亞熱帶地區栽培,可用播種、扦插或高壓法繁殖,但以播種為主,春、秋為適期。栽培土質以富含有機質之土壤或砂質土壤最佳。性喜高溫,生育適溫23-30℃。

    溫度環境

    黃花風鈴木生長適溫23-30℃,不耐寒,在我國僅適合於熱帶亞熱帶地區栽培。在苗期也要求較強的光照,特別是在溫室環境進行播種育苗時,極易因為光照和通風不足造成小苗長勢弱並發生猝倒病。因此在種子發芽、真葉展開後,要保證生長環境的遮光率不超過50%,同時保持足夠的通風。

    土壤施肥

    培育大苗的圃地應選擇土壤疏鬆肥沃,澆灌與排水良好的地方,做好規劃和整理好排灌水的溝渠,每畝種植3000株左右,種植時每穴下250克的複合肥或1千克的有機肥作基肥,基肥應與泥土充公攪拌後再種苗。種苗時,要去掉育苗袋,種穩壓實。

    植株綑紮

    黃花風鈴木苗期生長快,主幹柔軟,容易倒伏並易產生萌芽,自然株型往往不佳。為得到直立挺拔的株型,應在種植後從苗高30-50厘米時就在苗的旁邊豎立高約2米支撐竹子引導植株直立生長,苗每長高50厘米綑紮一次。

    黃花風鈴木常有咖啡皺胸天牛為害,每年對腰果樹普查3次,發現被害樹時當即用利刀剖開被害樹的樹皮,取出其中天牛幼蟲。待傷口乾燥後,培土促進不定根生長,以利植株恢復生長勢。發現蟲害時可用注射針筒將農藥注入隧道中,殺死幼蟲。

    在每年春季新葉剛萌發時,黃花風鈴木容易受到葉斑病等侵害。葉斑病防治,可使用70%甲基托布津粉劑800倍+黃葉一噴綠每包15克加水15-20千克,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黃葉一噴綠每包15克加水15-20千克,交替噴施防治;蟲害可使用菊酯類農藥防治,如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90%萬靈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交替噴施防治,每7-10d噴藥1次,連噴3-4次即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黃花風鈴木四季變化明顯,春華、夏實、秋綠、冬枯,賦予季節以色彩。春天風鈴狀黃花花團錦簇,是春天來臨時的指標花卉;夏天萌生的嫩芽滿枝椏,接著是翅果紛飛;秋天枝葉繁茂,蔥蔥鬱郁的綠色;冬天枝枯葉落,滿是滄桑。

    黃花風鈴木花經3年培育,出圃套用於園林、庭院等綠化。黃花風鈴木花色和樹形優美,是花卉苗木觀賞樹種中的上品。可在園林、庭院、公路、風景區的草坪、水塘邊作庇蔭樹或行道樹,適宜單獨種植或並列種植觀賞。黃花風鈴木樹形美觀、花色艷麗,生長快,適應性強,是優秀的園林綠化樹種。

  4. 簡介. 風鈴木屬的落葉喬木廣布中南美洲從墨西哥到阿根廷都有。 主幹直立高聳,樹高可達15公尺以上。 互生掌狀裂葉,橢圓形小葉5片,葉緣有鋸齒,可以和葉全緣的洋紅風鈴木鑑別。 聚繖花序,但因花柄短,使花朵聚集成頭狀。 花有毛,裂片5,漏斗形花粉紅色至洋紅色,喉部黃色或白色。 花徑約5㎝。 1~2月先開花後長葉。 栽培. 適合全日照環境,冬季低溫乾燥落葉,會促進來春開花更旺盛。 一般不進行枝條的縮短修剪,以免剪除枝端的花芽。 繁殖採用播種、扦插、根蘗分株等方法。 應用. 開花非常繁盛,有不輸山櫻花盛開的壯麗景象。 唯花朵容易掉落,僅有2~3周的觀賞期。 樹形優美挺拔,適合作為行道樹與園景樹,或利用大型盆缽栽培。 知識.

  5. 2023年3月10日 · ㄧ旁的綠葉襯出了洋紅色的風鈴木左右呼應從無人的對街拍攝過去如畫似的美極了這個候車亭更是有台南最美公車站的封號讓人路過都不忍停下來拍個美照留念!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View full post on Instagram. 怎麼去: 賞花地點「台南...

  6. 在正常土壤和氣候條件下不需要施肥或灌溉。 原產於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溫暖地區。 這些五顏六色的開花樹木在世界各地的溫暖地區均有栽培。 以其艷麗的花朵而聞名。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IUCN)2016年 ver3.1:極危(CR)1種;易危(VU)2種;數據缺乏(DD)2種;無危(LC)7種。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中文名 :風鈴木屬. 拉丁學名 :Handroanthus Mattos. 別名 :哈德屬. 界 : 植物界. 門 : 被子植物門. 綱 :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 合瓣花亞綱. 超目 : 菊超目. 目 : 唇形目. 科 : 紫葳科. 屬 :風鈴木屬. 種 :35種. 命名者及年代 :Mattos,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