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 風寒:多於秋冬季發生,症狀常見為鼻塞、流清鼻水、潭稀白、咳嗽、口不乾、身體寒冷或發熱、不會流汗、頭痛、全身痠痛,甚至發燒。主要是因為勞累或者沒休息好,再加上吹風或受涼而引起的。
    • 風燥:為什麼稱秋燥型的感冒呢?因爲初秋陽光仍較強烈,延續秋老虎的餘威,燥熱較重,一不小心就中了這種類型的感冒。它的症狀常有口唇乾燥、鼻塞、流涕、噴嚏、乾咳少痰、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
    • 風濕:多發生在夏季,因進出冷氣房的溫度差異引起的感冒,梅雨季時,暑氣重又濕熱就容易造成風濕型感冒,像是腸胃型感冒就是屬於這類型的感冒。症狀多為全身痠痛、頭昏腦脹、咳嗽、痰黃黏稠、上吐下瀉、胸悶胃脹。
    • 風熱:流感病毒或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傳染疾病,俗稱「流行性感冒。」在夏季室內外溫差大時,人體免疫力調節來不及就容易增加病毒感染機率。這類病人會出現咽喉紅腫、扁桃腺腫痛、發燒、頭痛、全身痠痛、咳嗽痰黃黏、鼻涕黃綠黏的症狀。
  2. 2018年8月27日 · 台灣夏天悶熱,若熱氣累積體內無法排出,就容易導致「熱感冒」。. 中醫師指出,熱感冒症狀包括發熱、倦怠、頭暈頭痛、食欲不振,伴隨喉嚨痛、眼睛紅赤、口乾,有時還會出現胸悶想吐或腹瀉等現象,一旦有類似症狀建議可透過「穴道按摩和刮痧 ...

    • 優質蛋白質:加速細胞修復。蛋白質是構成及修補身體細胞的重要成分,免疫系統也必須靠蛋白質才能正常運作。,感冒的人可透過多攝取內含優質蛋白質(又稱高生物價蛋白質)的食物,包括乳製品、蛋類、黃豆類、雞肉,或者富含 Omega-3脂肪酸 的深海魚類,如鮭魚、鮪魚、鯖魚、鯛魚等,幫助體內細胞加速修復。
    • 流質類飲食:減少腸胃不適。感冒時若伴隨腸胃不適症狀,最適合攝取流質飲食,如肉質軟嫰、容易消化的魚粥,燉到綿軟的雞湯;若想提味也可搭配少量醬瓜,勿因腹瀉就不吃東西,並建議以少量多餐的方式,補充營養素,加速恢復體力。
    • 避免刺激性食物。由於辣椒、芥末、黑胡椒、大蒜 等辛辣與刺激性食物,容易增加喉嚨不適的症狀,因此建議感冒期間應避開,以免喉嚨痛的症狀加劇。另外,油膩食物也要少吃,以免讓胃排空變慢、腹瀉情況更嚴重。
    • 多喝溫水。
  3. 2023年7月21日 · 夏天反而感冒了?. 流鼻水、咽喉痛、頭昏、頭痛跟著來 4招提防「熱感冒」. 日期:2023 年 7 月 21 日 編輯: 賴 以玲. 每到夏天,戶外高溫動輒攝氏 35、36 度,只要待在烈日下曬個 3 、5 分鐘就會讓人頭昏 頭痛 ,待在冷氣房裡吹冷氣,冷氣吹久了反而出現喉嚨痛 ...

  4. 2022年3月20日 · 少感冒是「單純」因為風寒或是風熱所引發,大多都是寒與熱同時存在在體內,最常見的情況是 初期是風寒,接著伴隨身體發燒、發炎,體內熱氣過多症狀漸漸轉為熱性。

  5. 2023年6月28日 · 中醫師余雅雯指出,熱感冒是由於病毒或細菌感染熱邪侵襲肺,形成風熱症型感冒,或是冷氣吹太多,體內的暑濕被風寒所抑制住,疏泄受阻而發病。

  6. 症狀. “熱感冒”症狀主要表現為:發熱、頭昏或頭痛、 咽痛 、 咳嗽 、痰粘或黃、鼻塞黃涕、口乾舌燥、四肢無力、食欲不振等。 “熱感冒”除有感冒症狀外,還有發熱、汗出不暢、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表現。 治療宜清暑化濕、解表和中。 可選用 藿香正氣口服液 (10毫升),7歲以上服3~5毫升,3~7歲服2~4毫升,每日2次。 感受風寒之 惡寒發熱 ,內有食滯或伴泄瀉嘔吐的 胃腸型感冒 患兒,可選用午時茶顆粒 (沖劑);暑熱口渴、小兒痱毒者可用金銀花露口服液;暑熱便秘、口渴心煩、 口舌生瘡 者可用導赤丸,但周歲以內小兒慎服。 “熱感冒”症狀較輕的,僅有鼻部症狀,如鼻塞、流清涕、打噴嚏,輕度咳嗽,3~4天內就可痊癒。 如果涉及到咽部,多有發熱,咽痛, 扁桃腺 腫痛。 發熱大多持續2~3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