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抗癌路上蛋白質不夠怎麼辦?營養師解說如何有效補充! - Heho Cancer
      • 加上手術對身體的損傷增加了蛋白質的消耗,術後傷口癒合、組織細胞的修復也增大了身體對蛋白質的需求,若不能及時得到補充,容易出現蛋白質缺乏,影響手術恢復期長短;所以癌症患者治療前以及治療過程中攝取足量蛋白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若不想吃肉,可以用其他豆魚蛋類的食物來替換,或是使用含蛋白質的營養品來補充,像是市售的高蛋白。 該如何選擇合適的高蛋白粉? 在選購高蛋白粉的部分,建議要注意該品項蛋白質的含量,若比例太低可能無法滿足癌症患者的需求;再來注意蛋白質的種類,通常乳清蛋白會比較好消化吸收;最後也建議 ...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根據美國癌症治療協會(ACS)2019發表的飲食指南,友治療期間應攝取熱量和高蛋白蛋白質與熱量攝取需兼顧 當有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新陳代謝異化、嚴重灼傷創傷、感染及外科手術前後、修復肌肉健身者的狀況下,都需要增加蛋白質的量。

  3. 癌症病人需要吃夠蛋白質來維持體力、提升免疫力,但若同時患有腎臟病的癌友則應特別注意蛋白質攝取量。 飲食以「低蛋白」為原則,根據腎絲球過濾率 (eGFR)數值,將每日蛋白質攝取量調整為每公斤體重0.6至0.8 g,減少含氮廢物的產生,增加腎臟負擔。 但這同時,總熱量攝取又不可太低,那該怎麼辦? 營養師建議餐間可以「低蛋白澱粉」來製作點心,補充正餐攝取不族的熱量,例如:西谷米、粉圓、仙草。 真的吃不夠怎麼辦? 可以試試水解胜肽. 蛋白質經消化道中的蛋白酶作用後的小分子蛋白,稱作為「胜肽」,相較於食物中大分子的蛋白質,人體消化吸收率更高。 若因治療造成進食量減少,無法攝取到足量的蛋白質,不妨試著使用胜肽粉來補充蛋白質,維持營養狀況,對於抗癌會有一定的幫助。

  4. 「高蛋白營養品」代表有足夠的熱量和較高比例的蛋白質;而「高蛋白粉」意味著只補充蛋白質,但提供的熱量相較就少很多。 那究竟要怎麼購買到同時可適合的營養品?

    • 熱量及蛋白質補充品
    • 治療輔助補充品
    • 特殊補充品
    • Cincia的小叮嚀

    作用:補充熱量及蛋白質,尤其對於吃下不一般食物的患者,此類營養品務必要補充,以維持病患體力。 代表產品:安素、倍力素、補體素、金補體素、完膳等。 建議買粉狀的,可依個人喜好沖泡,調整濃淡口味。我開始打化療時,鉑金類藥物的副作用很大,打完24至72小時內會嚴重嘔吐,經常吐到膽汁都一起出來,真的是超級難受!此時因胃口也不好,更需要補充營養品,在親友推薦下買了直銷公司的植物蛋白素和金補體素來吃,體重都有維持住,也沒有因為白血球過低而停止打化療。 為了快速補充蛋白質,媽咪也同時自製滴雞精給我喝;也有癌友大力推薦牛肉精,效果看來也十分不錯。

    作用:可預防或緩解化、放療副作用。 代表產品:麩醯胺酸、益生菌、魚油(Omega-3)、薑黃素等。 -麩醯胺酸:預防及治療口腔及腸胃道黏膜破損。 -益生菌:改善腸道菌叢平衡,調節免疫力。 -魚油:抑制發炎。 -薑黃素:抑制多種癌症的發展。 常聽人家說化療後嘴巴會破,吃不下東西,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麩酼胺酸可以提供腸胃及口腔黏膜細胞生成時所需的特殊蛋白質。市面上有很多「麩醯胺酸」的產品,Angela是我的死黨兼癌友,乳癌初期患者,一開始鐵齒沒吃,化療後嘴巴真的破了,只好趕快認真吃(她買其他品牌的),吃了幾天後嘴破情形馬上改善,後來她就乖乖按時吃了。 除了麩醯胺酸,癌友也建議服用益生菌、魚油、薑黃素等營養補充品,其實一般人吃也很好,所以這三樣營養品我也讓媽咪跟著我吃。

    作用:以預防保健為主 代表產品:牛樟芝、褐藻醣膠、華陽複方、天仙液、化療漾等。 我個人有長期服用牛樟芝膠囊,父親友人也曾向我們推薦過野生牛樟芝,但考量價格不斐且無法辨別真偽,便直接作罷。華陽複方、天仙液亦在友人贈送下吃了一段時間,兩者吃下來都感覺體力有比較好,只是價格都很不可愛,若要長期自費使用,實在吃不消。 這類商品售價通常偏高,多會標榜「抗癌」,但絕大多數皆未能提出明確的人體實驗數據,要購買之前請先想清楚。若是產品中強調「抗氧化」的功效,建議先和醫師或營養師討論補充時機,有些成分可能會和化療藥劑作用相抵,反而干擾藥物作用,造成負向影響。 算起來我一個月花在營養品上的金額要幾千元,不能說少,但相比有些癌友動輒幾萬、甚至十來萬元之下,我只能算是「小資抗癌」。我的想法是:銀彈要留著點,也許將來...

    長期服用營養品的心得,感覺自己的體力、治療後恢復速度等,在癌友當中應該算相當不錯的,廖醫師曾說過我的狀況在他病人當中排行前三名,不確定現在名次有沒有變更?但我自認應該是第一名才對吧!哈哈! 儘管營養醫學在抗癌上的重要性愈來愈被大眾接受,請切記一點,如果有人告訴你吃某樣營養品癌細胞就會消失,千萬不要相信,如果是事實的話他就可以得諾貝爾醫學獎,而且絕對有大量新聞報導,一堆癌友也會搶著購買,根本不需要這樣的銷售方式。 我也遇過有人向我推銷酵素,說他的顧客罹患血癌,只喝了四瓶酵素就痊癒,甚至還搬出某知名科技公司大老闆,說是喝他的產品康復的。真的很可惡!又一個想騙癌友錢的壞蛋,利用名人做廣告!新聞明明報導這位科技大老是靠中西醫雙管齊下治療,哪有吃什麼奇怪的酵素?當然這麼神奇的產品,價格一定不會是便宜的...

  5. 2020年11月4日 · 根據國際癌症營養指南表示,癌症患者的身體代謝功能與一般人不同,腫瘤細胞會與正常細胞搶奪能量與營養,造成食慾不佳、體力變差、容易覺得累和體重下降,致使病患的身體狀態直直落,最終可能導致治療延遲、中斷或影響術後照顧,這些特殊的情況只靠牛肉精、魚湯、雞精、蛋白粉或是一般均衡濃縮營養品是無法改善的。 而現今很多醫護人員都是以體重下滑作為營養介入的關鍵指標;但實際上,體重下滑已是後期指標,通常最先出現的症狀是食慾不振、體力下降和容易覺得累。

  6. 2023年7月3日 · 癌症病人的優先營養需求:熱量、蛋白質充足,加速傷口復原. 癌友想補充營養,前提是攝取的熱量要充足。 如果熱量不夠,身體會傾向將吃進的食物先燃燒成熱量,再利用營養素修補和重建身體,這樣不只進食的 CP 值不夠高,還會因為身體必須花很多時間處理營養素,反而造成身體更大的負擔。 葉宜玲提醒,當身體處於開完刀的壓力狀況下,熱量需求會比一般人高,而傷口需要復原,所以對蛋白質的需求也會比較多。 針對手術病人,飲食著重於傷口癒合、促進傷口修復,所以病人在飲食方面,首先要計算自己的熱量和蛋白質是否攝取充足。 簡單的熱量計算原則如下:如果正在接受癌症治療的癌友,將體重乘以 30 ,就是每天需要攝取的熱量目標。 例如 60 公斤的癌友,每天需要攝取 1800 卡熱量;如果有肥胖狀況的癌友,熱量目標可以降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