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博愛座 → 優先讓「比較需要的人坐」 博愛座的原意為Priorityseat(優先座), 因此應該是要優先讓「比較需要的人坐」而不是單 純的「老弱婦孺才能坐」, 有些人外表看不出來但其實卻是有不能久站的需求的。

  2. 愛座起源於北歐地區,主要目的是讓身障者可以像一般人一樣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又稱為. 「 優先座」(Priority Seats)。 然而,一般人可以坐在博愛座上嗎?臺灣民眾對於博愛座有. 什麼看法呢? 衝突少不了,讓座學問大. 現今對於博愛座的觀念和以前大不相同,是否要讓座的爭議也因此不斷延燒,有乘客. 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因為不讓座給老弱婦孺,而發生衝突事件。 日前,南京一名10歲. 不到的女童在搭乘公車時,被一名老婦人罵哭。 當時婦人上公車之後見車上已沒空位,堅. 持要女童讓座,並不斷破口大罵「妳很自私」、「這是老人專坐的,妳這個小孩怎麼能坐?」 女童讓座後仍遭到婦人辱罵,默默地到別的位子上哭泣直到下車。 車上乘客看不下去,跳. 出來為女童抱不平,但婦人仍堅持己見,在公車上吵得不可開交。

  3. www.ace.ntnu.edu.tw › wp-content › uploads博愛座坐不坐?

    博愛座,又稱優先座, 英語為“Priority seats”。 追溯博愛座的由來,其主要是來自北歐地區無障礙環境設計的一部份,希望身障者都能像一般人正常並安全的搭乘公車而設置。 論及無障礙環境設計,藉由公共建築等硬體設備的提升,及心理、社會價值觀的演變,使身心障礙者能順利的「到達、進入、使用」各項設施,即是「無障礙環境」的概念。 設置博愛座的理念更依憑著應該讓所有的人得到公平的對待,由「正常化原則」出發的理念來設置。 所謂「正常化原則」就是以「讓身心障礙者每一天的生活盡可能接近社會主流,例如:擁有正常的家庭大小、有適當的隱私、有社會的接觸、有情感與性的聯結、有酬勞的工作、有機會參與決定等。

  4. 2024年6月18日 · 標題. Re: [問卦] 博愛座如果廢除會怎樣. 時間 Tue Jun 18 23:19:53 2024. ※ 引述《Max0406 (LeGOATKingJames)》之銘言 : 想像一種情境 : 一個站都站不穩的老人緩緩上公車 : 剛好車上坐滿自私的人 : 裝睡的裝睡 滑手機繼續滑 或是根本無動於衷 : 車照常行使 : 老人隨著路程中的 ...

  5. 小小的改變,大大的力量 轉化大眾對博愛座舊有的刻板認知,破除視覺上的標籤與迷思,重新賦予市民嶄新的捷運文化—「多一點關懷,每個座位都是潛在的博愛座。

  6. 3 天前 · 近年來,因博愛座引發的衝突層出不窮,不僅撕裂長輩與年輕族群的情感,更掀起檢討博愛座設置必要性的聲浪。《榮泰創數據》觀察近一年來網路 ...

  7. 博愛座」的概念主要來自北歐,是為孕婦、病者、負傷者、老人和殘障人士所設的優先座位,在台灣並沒有硬性規定,而是鼓勵發自內心讓座。 對於台灣的讓座現象,《 青少年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讓座之意願調查》論文指出,百分之五十九的年輕人認為讓座是應該的。 63 歲的林先生說,「現在的年輕人很不錯,我沒有遇過不讓座的。 」80歲的黃奶奶也提到,現在都會聽到公車司機廣播,請乘客讓座給老人家。 常搭乘捷運的黃小姐說,若看到博愛座是空的自己也不會使用,而她認為,民眾讓座的原因會受到自己的價值觀及他人的眼光影響;29歲的黃先生也表示,從小就被教育必須讓座,久而久之,即便博愛座空著,也會選擇站著不使用。 對於讓座爭議 公車守護神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