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張曉風 (1941年3月29日 — ), 筆名 曉風 、 桑科 、 可叵 ,籍貫 江蘇 銅山 ,生於 浙江 金華 ,成長於 臺灣 臺北市 、 屏東縣 。 畢業於 東吳大學 中文系,曾任教於東吳大學、 香港浸會學院 、 國立陽明大學 。 著作以散文著名,兼及小說、戲劇、雜文。 亦關心國文教育、環保。 曾當選 立法委員 ,後辭職,現為 親民黨 環保、文化高級顧問。 經歷 [ 編輯] 張曉風呼籲政府不要毀壞202兵工廠綠地. 出生於 浙江 金華 ,八歲隨父母遷台,畢業於台灣 東吳大學 中國文學系。 曾任教 東吳大學 、 香港浸會學院 、 國立陽明大學 。 她是 中山文藝獎 、 國家文藝獎 、 吳三連 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得主,十大傑出女青年。

  2. ir.lib.nycu.edu.tw › bitstream › 11536/155930/1專訪張曉風老師

    張曉風老師是中山文藝獎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得 主當選過十大傑出女青年。 作品曾入選台灣中學的中文教科書。

  3. 2021年12月7日 · 【中文系訊】 「2021孝雅人文講座第二場次於11月29日上午假百年樓國際會議廳舉行本系列演講由政大思源基金贊助中文系主辦此次特別邀請兼具作家學者多重身分的教授張曉風進行講題:「一個牽一個」,風趣的話語中傳遞治學資料收集的珍貴心法給年輕學子們並鼓勵與會同學們保持探索事物的好奇心深化自身知識網才能真正得文化背後的意涵張老師成名甚早擅長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類。 除創作、教學之外,更跨足政治領域,可謂兼具典型與非典型之文人特質。 本場主題為「一個牽一個」,亦可改為「懂」、「哇栽」。 如何養成學術性格? 張老師點出應對正確知識保持好奇與求知慾,並在有興趣的知識領域中,持續厚實知識底蘊,再將其進行串聯、貫通,「一個牽一個」,便能形成一個具有立體結構的整體形貌。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張曉風老師來了張曉風老師在永勝5號渡過她的青春歲月這裡是她文學人生的起點4月13日下午2時老師將重回她少女時代的家和讀者分享她的文學人生同時老師也將帶來新書心繫那一年我們去泰北八二華年》,其中心繫一書雖是舊作當年第一版出版時老師僅四十一歲如今她八十二歲剛好翻了一倍的人生她把舊作修飾整理更多了一倍的勁道書中的笑與淚在歲月之中更顯雋永。 時間:4月13日下午2時. 地點:永勝5號(屏東市永勝巷5號) 入場:每人150元(100元可抵當日書款) 報名請填表單: https://forms.gle/zXLHaJWWXfTianuZ6. 返回活動列表. 科技、人文、友善體驗.

  6. 2023年11月6日 · 陽明大學教授知名作家張曉風表示人類最好最了不起的就是語言如果語言不好根本就無法做什麼事但在台灣這麼好的東西卻有人要把它丟掉這是非常殘忍的一件事。 北一女國文老師段心儀說,大學中文系傳出將停招,直接原因有二,一是少子化,二是文科出路差,間接原因則和國家語文政策相關。...

  7. 主辦機構: 基督教出版聯會. 講員張曉風老師. 基督教出版聯會於2024年5月2日週四晚上7時30分至9時30分在浸信宣道會明基堂九龍新蒲崗雙喜街9號匯達商業中心15樓禮堂舉辦A+B=C基督教文學講座講員張曉風老師。 分享內容:世上的事,多是因緣際會湊成的,靠一己之力,所成有限。 而在因緣際會之上,自有神奇的天工。 身為凡世之人,我們能做的事,只有「純潔的願力」(但一切的理想都要加上「實際生活」來配合)。 以及「不懈的努力」(相信自己有點笨,但也有些可點化的聰明)(很少有人是「天縱英明」,也很少人是「家學淵源」)。 名額:100人。 對象:基督教出版聯會會員機構同工(優先)及對基督教文學有興趣之人士。 費用全免。

  8. 張曉風老師在陽明醫學院創校之初即受韓偉院長殷切邀請來共同科現人社院人文社 會教育中心任教教授國文三十餘年作育無數生醫學子直到2006年才退休退 休後又兼任了五年至2002年轉任立委才離職講到張老師與陽明的淵源最膾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