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1.弧菌 攝入後2~48小時開始出現症狀:水樣腹瀉、噁心、胃痙攣、嘔吐、發燒發冷。 常見的食物中毒來源:生的或未煮熟的貝類,尤其是牡蠣 2.沙門氏菌 攝入後6小時~6天開始出現症狀:腹瀉、發燒、胃痙攣、嘔吐 常見的食物中毒來源:生或未煮熟的雞肉和肉、雞蛋、未經巴氏消毒的牛奶和果汁、未加工的水果和蔬菜 3.肉毒桿菌 攝入後18~36小時開始出現症狀:視力加倍或模糊、眼瞼下垂、言語含糊、吞嚥和呼吸困難、口乾、肌肉無力和麻痺,症狀一般從頭部開始,隨著病情加重而向下進展。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4月1日 · 細菌:常見的致病菌有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病原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霍亂弧菌肉毒桿菌等。 病毒:如 諾羅病毒 等。 天然毒:包括植物性毒素、麻痺性貝毒、河豚毒、組織胺、黴菌毒素等。

    • 拉肚子想吐=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定義解說。根據衛福部食藥署防治食物中毒專區的資料,單一「食品中毒案件」指2人或2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而發生相似症狀,但若為以下情況,也可視為食品中毒案件:
    • 食物中毒分5種。依據中毒原因,食物中毒可分為以下5種:
    • 食物中毒7大原因。食品烹調後在室溫下放置過久。生食與熟食交叉污染。烹調人員衛生習慣不良。調理食品的器具或設備未清洗乾淨。食物冷藏及加熱處理不足。水源被污染。誤食含有天然毒素之食物。
    • 食物中毒常見病徵及症狀:拉肚子、想吐。食物中毒的症狀嚴重度,主要視患者年齡、個人健康狀況、中毒原因及毒素的攝取量而定;若個人抵抗差,症狀可能就比較嚴重;症狀通常會在進食後1~36小時出現,其中以嘔吐與腹瀉最常見。
    • 食物中毒的定義是什麼?
    • 哪些病菌最容易引起食物中毒?這5種病菌必知
    • 要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 營養師來解答「食物中毒」常見 QA

    食物中毒的定義為攝取到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化學物質及其他毒素的物質,通常是吃到腐敗或未妥善處理被病菌污染的食物,而導致身體中毒的情況。 食物中毒又分為:細菌性食物中毒、天然毒素食物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這三類,食物中毒會引發腹痛嘔吐等消化道及神經系統的症狀。 要怎麼判定中毒來自於「食物」呢? 台灣衛生單位定義的「食物中毒案件」為:二人或二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而發生相似的症狀,即為食物中毒。

    腸炎弧菌

    主要出現在海鮮內,如果烹調時加熱不完全,或是店家生食保存不當,都有機會菌從口入。

    諾羅病毒

    與患者共用餐點,或烹調者身上有諾羅病毒,就可能造成感染,需注意烹調前的手部清潔及人員健康管理。

    金黃色葡萄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會大量出現在「傷口處」,因此接觸食材時最好戴著手套、帽子,有傷口或膿瘡及咽喉炎的人避免進行食物調理。

    可參考衛生福利部提供的「預防食物中毒五要原則」 1. 要洗手:調理食品前後要洗手,傷口務必包好並善用手套,用餐前一定要記得洗手。 2. 要新鮮:食材本身要新鮮,清洗用水及調理用水也需注意水質乾淨。 3. 要生熟食分開:不同器具處理生熟食,包括刀具、粘版及容器。 4. 要徹底加熱:食品中心溫度須超過 70 度,才能消滅細菌。 5. 要注意保存溫度:不宜於室溫存放過久,保存溫度須低於 7 度才能降低細菌活性。 台灣最常發生食物中毒的場所是「團膳公司」,例如學校午餐、公司桶餐等,建議公司/學校負責人選擇信譽良好之團膳廠商並且定期安排稽查。 除此之外,台灣一年有將近五百件在家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家庭採購時也要多注意食材供應商是否有提供相關的檢驗證明,自家保存食物及用餐時,記得遵循「五要原則」,才能降...

    三秒定律真的有用?

    沒有用。 食物只要落地就有機會接觸到細菌,如果食物本身很乾燥,不濕潤,或許能減少一些接觸病菌的機會,但仍有風險,不可不慎,建議不要遵循「三秒定律」!

    掉下去的食物加熱就沒事了?

    還是會有事。 加熱可以減少細菌的活性,但無法避免沾染到的其他髒污,建議食物落地就不要吃了。

    喝優酪乳可以解毒嗎?

    無法。 預防食物中毒的最好方法就是避開中毒的因素,益生菌沒辦法避免壞菌及其他毒素進入體內。 延伸閱讀: 1.【2024營養師整理推薦】挑選益生菌的5大觀念及17款品牌比較表 2.【2024營養師整理推薦】家長必看2023兒童益生菌品牌比較表及 4 大挑選關鍵

  3. 2011年7月6日 · 1.細菌:常見的致病菌有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病原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霍亂弧菌、肉毒桿菌等。 2.病毒:如諾羅病毒等。 3.天然毒:包括植物毒素、麻痺貝毒、河豚毒、組織胺、黴菌毒素等。

  4. 2021年11月27日 · 什麼是食物中毒? 當食物發生食物變質腐敗,有的時候外觀看起來或是嘗起來無異狀,但其實裡面可能早就細菌滿滿了。 腹瀉、嘔吐、腹痛……食物

    •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什麼是細菌性食物中毒?1
    • 什麼是細菌性食物中毒?2
    • 什麼是細菌性食物中毒?3
    • 什麼是細菌性食物中毒?4
    • 什麼是細菌性食物中毒?5
  5. 2024年4月10日 · 食物中毒症狀是什麼? 食源性疾病俗稱為食物中毒,是由於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飲水引起的疾病。 其中,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或其毒素,是食物中毒最常見的原因。

  6. 2019年5月7日 · 飲食 最為大家所知的細菌性食物中毒的死亡案例,在2011年日本吃生牛肉因大腸桿菌污染所引起,及德國生芽菜引起的出血大腸桿菌污染,而近期美國也爆發蘿蔓生菜大腸桿菌的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