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當遭遇職業傷害,勞保可提供哪些相關給付類型及計算標準如下: 職業災害傷病給付補償一、醫療給付. 至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院或診所診療,免繳交健保規定之部分負擔醫療費用,另享有職業傷病住院膳食費30日內之補助,被保險人因職災所產生之保險醫療費用由勞保局支付。 職業災害傷病給付補償二、住院期間照護補助. 自住院治療至出院止,為職業災害認定之傷病,得請領職業傷病給付補助,按日發給1200元的照護補助。 若是入住具有加護或隔離性質之病房,則該期間不在職災補償補助範圍。 職業災害傷病給付補償三、傷病給付. 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不能工作,導致未能取得原有薪資、正在治療者,自第4日起將發給傷病給付。

  2. 2020年7月1日 · 前陣子京華城發生工安意外6月20日當天京華城進行拆除工程時因樓板坍塌駕駛小山貓的工人被活埋工程公司被以違反 建築法第84條 及 第89條 規定勒令停工而這起職災事件也被暴露出建築營造業這一行的工作危險性其實過往有許多重大工安事故最後都因為企業需要大筆支出賠償勞工但付不出賠償金影響到經營只好歇業倒閉甚至有公司因此脫產潛逃。 目錄. 迷思一:員工發生職業災害,雇主沒有過失就不用賠償? 迷思二:公司如果未滿五人就不用幫員工加勞保,或者雇主請員工直接到職業工會加勞保,這樣可以省下許多保費支出? 迷思三:我僱用的員工已領了老年給付或是打工族,應該不會在公司工作太久,不需要幫他加保職災保險吧? 迷思四:員工發生職災傷勢嚴重,雇主可以請員工自行離職,否則不曉得他何時才能復工?

  3. 工安意外的發生原因有許多態樣而不同的工安意外原因便有可能影響求償對象及求償費用以下本文將就工安意外進行詳細介紹並提供 5 個能保障自身權益的步驟。 一、 為什麼會發生工安意外工程律師帶你認識工安意外的可能原因. 工安意外的發生原因可以從人為因素設備因素以及環境因素等不同面向進行分析與探討以一般營建工地為例常見與工安意外的相關內容如下: (一) 人為因素: 如設計不當、施工不良、未配戴個人防護具、飲用酒精飲料、協調管制不當、精神不濟等。 (二) 設備因素: 如安全設備不足、設備故障、設備標示不當、設備不當使用等. (三) 環境因素: 如地震、雨後溼滑、日光曝曬、光線不足、有毒氣體、通風不良、噪音、通道狹小等.

  4. 2022年2月18日 · 按 勞保局規定 ,依職災情形可大致分為醫療給付傷病給付失能給付和死亡給付四種賠償方式職災醫療給付 :在工作受傷時,以「勞保」身分就醫,可以免繳健保中規定的部分醫療費用,被保險人之保險醫療費用由勞保局支付,且住院30天內膳食費用減半。...

  5. 2019年12月17日 · 今周刊. 勞動事件法一本通. 2019-12-17 15:25. +A -A. 加入收藏. 《勞動事件法》第49條規定,當勞工提起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的訴訟時,如果法官認為雇主涉及不當解僱調動,勞工有較高機率可以勝訴,且雇主繼續僱用該員工也沒有太大困難時,可依照勞工提出的聲請,裁定雇主應繼續僱用該名員工並給付工資的「定暫時狀態處分」。 也就是說,能以原職原薪打官司,對勞工而言是相當好的消息,因此《勞動事件法》也被稱為史上最有感的司法改革。 當職業災害發生,必有勞資爭議,因為勞工想要拿到更高的金額,而企業當然能少給就少給,甚至於躲避應該負的職災補償或賠償的責任,更有些勞保黃牛推波助瀾,造成高發性的勞動爭議事件。

  6. 2019年10月16日 · 勞工遭遇職業災害時可領取勞保之職災給付亦可請求僱主補償而勞工不幸因職災死亡時勞工的遺屬可以請領哪些勞保給付又可否另外向雇主請求補償或賠償職災死亡可領取之勞工保險給付 喪葬津貼請領權人支出喪葬費用之人

  7. 新聞 財產保險. 雇主、員工疏失致職災 責任險按比例理賠. 文/戴筠 | 2015.05.13 (新聞) 工安意外頻傳繼先前高雄楠梓區貨車吊掛挖土機翻覆壓死駕駛大巨蛋灌漿工人墜落受傷左營也發生工人墜樓死亡意外而這起事故由於承包商未依法架設安全防護網工人也未繫安全帶在勞雇雙方皆有責任的前提下雇主責任險如何理賠險業者分析,雇主責任保險主要補勞保不足部分,一般工地營建商在投保營造綜合保險時可選擇加保雇主責任險,保額依業主需求而定,有些政府工務單位或公共工程則會規定承包商投保一定金額才能開工,保額也依各行政單位而有不同。

  8. 2019年12月8日 · 勞工發生職業災害後與雇主達成民事上和解由雇主給付職災勞工和解金若干元如該和解金低於雇主依照勞動基準法第59條規定應負之雇主法定補償標準金額且職災勞工也同意拋棄此部分差額之請求權者請問該和解契約是否有效成立先看勞工主管機關怎麼說改制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79年1月9日台79勞動3字第19437號函釋示如下勞工遭受職業災害死亡雇主與罹災者家屬以低於法定補償標準達成和解餘不足部份罹災家屬拋棄對雇主之民事賠償請求權部份雖無法干涉惟雇主違反公法之強行規定者主管機關仍應依規定處分。 (筆者註:勞動基準法第79條第1項第1款:有下列各款規定行為之一者,處新臺幣2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一、違反…或第59條規定。 司法實務見解又是如何呢?

  9. 賠償為有過失責任意即職災意外中雇主在勞工安全上有失職才須負起賠償責任. ★勞動力減損賠償. 意即因為職災造成身心上的永久失能,造成勞動力的減損,所需負起的賠償責任. 計算公式: (原領工資 (月))x 12 x (勞動力減損百分比*)x 霍夫曼系數 (65-年齡)* 意義為從現在到退休,因為勞動力減損造成的薪資短少。 *註一:勞動力減損表與失能等級對照表. *註二:將 (65-當前年齡)代入下列對照表中,得到年齡換算後的霍夫曼計數. 依霍夫曼計算法計算一次給付之金額(年息百分之五,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 註 本計算表係按每年給付一百萬元計算,如給付金額有所增減,可就上開金額比例增減之。

  10. 勞動基準法雇主應負擔之補償義務如下: 醫療補償:勞工受傷或罹患職業病,雇主應該補償其必需的醫療費用。 工資補償:勞工在醫療期間,如果無法工作,雇主應按照其原領工資的數額予以補償;不過,如果醫療期間屆滿二年仍未痊癒,經指定醫院診斷,審定勞工喪失原有工作能力,可是又不符合「勞工保險條例」的失能給付標準,雇主得一次給付40個月的平均工資後,免除此項工資補償責任。 失能補償:罹災勞工經過治療終止後,經指定之醫院診斷,審定其遺存障害者,雇主應按照勞工平均工資及其失能程度,一次給與失能補償。 死亡補償:勞工因遭遇職業災害或罹患職業病而死亡時,雇主應給予5個月平均工資的喪葬費,除此之外,雇主還必須給予其遺屬40個月平均工資的死亡補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