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6月14日 · 對 外語 來說,國內各民族的一切語言和文字,可統稱廣義的 國語 ;在國內,相對其他固有語言而言,通常指以「北平現代音系」為 標準音 的 漢語 ,為狹義的國語 [1] [2] ,又別稱為「 臺灣華語 」,屬於 現代標準漢語 的變體之一,是 中華民國 事實上的 官方語言 ,為現今 臺灣 各族群間的 通用語 。 1913年, 讀音統一會 議定 老國音 ,標音用 注音符號 。 1932年後,以 中華民國教育部 出版之《國音常用字彙》為標準音,與 中華人民共和國 於1955年制定的 普通話 標準有一些差異。 1945年臺灣進入 戰後時期 ,當時剛結束 日本統治 的臺灣人並不熟悉國音 [3] ;在 中華民國政府 的 國語政策 與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下,國語才逐漸在臺灣普及 [4] [5] 。

    • 國家語言發展法

      該法案立法精神,根源於1983年,由中華民國政府研擬制定之 ...

    • 國語 (書)

      《 國語 》是 中國 國別史 之祖,在 四庫全書 之中為史部雜 ...

    • 臺灣國語

      臺灣國語是指帶有明顯地臺語腔調或用詞的中華民國國語,與 ...

    • 現代標準漢語

      現代標準漢語,亦稱新國音、國語、標準官話、標準漢語、華 ...

  2. 中華民國國語 可分為廣義及狹義。 對 外語 來說,國內各民族的一切語言和文字,可統稱廣義的 國語 ;在國內,相對其他固有語言而言,通常指以「北平現代音系」為 標準音 的 漢語 ,為狹義的國語 [1] [2] ,又別稱為「 臺灣華語 」,屬於 現代標準漢語 的變體之一,是 中華民國 事實上的 官方語言 ,為現今 臺灣 各族群間的 通用語 。 1913年, 讀音統一會 議定 老國音 ,標音用 注音符號 。 1932年後,以 中華民國教育部 出版之《國音常用字彙》為標準音,與 中華人民共和國 於1955年制定的 普通話 標準有一些差異。

    • 題解
    • 體例
    • 敘事特點
    • 參考書目
    • 延伸閱讀
    • 外部連結

    關於《國語》作者問題歷代存在爭議,至今尚無定論。司馬遷最早提到《國語》的作者是左丘明,其後班彪、班固、劉知幾等都認爲是左丘明所著,還把國語稱爲《春秋外傳》。但是在晉朝以後,許多學者如傅玄、劉炫都懷疑國語不是左丘明所著,唐朝啖助、陸淳皆以為與左氏文體不類。一般認為是集體創作,「定非一人所為」,清朝趙翼提出《國語》為「左氏持簡料而存之,非手撰也」。直到現在,學界仍然爭論不休,一般都否認左丘明是國語的作者,但是缺少確鑿的證據。普遍看法是,國語是戰國初期一些熟悉各國歷史的人,根據當時周朝王室和各諸侯國的史料,經過整理加工彙編而成。左丘明可能參與了其中的工作。 《國語》有多家註文,東漢的鄭眾、賈逵都曾註解《國語》,三國時魏的王肅、吳的虞翻、唐固、韋昭,晉的孔晁等也有註文,但多散佚,只有韋昭《國語解》獨...

    《國語》全書共21卷,按照一定順序分國排列,在內容上偏重於記述歷史人物的言論。這是國語體例上最大的特點。 1. 〈周語〉3卷 2. 〈魯語〉2卷 3. 〈齊語〉1卷 4. 〈晉語〉9卷 5. 〈鄭語〉1卷 6. 〈楚語〉2卷 7. 〈吳語〉1卷 8. 〈越語〉2卷

    《國語》敘事「繁蕪蔓衍」,常集中幾件事件,加以渲染,增添細節,不如《左傳》的文字簡潔洗鍊。如〈晉語〉所記驪姬之亂、晉文公的流亡,都甚為細膩曲折。先秦典籍中,《國語》受到的批評甚多。 《國語》在內容上有很強的倫理傾向,弘揚德的精神,尊崇禮的規範,認爲「禮」是治國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一般以為是當時貴族教育中的教材。《國語》的政治觀比較進步,反對專制和腐敗,《魯語上》記魯太史里革認為暴君之被逐被殺是罪有應得,具有濃重的民本思想。但因《國語》著重記實,思想表現也隨所記之人、所記之言不同而各異,故較顯駁雜。《國語·晉語》在全書二十一篇中獨占九篇,特別側重於記述晉文公的事跡,然《吳語》僅記夫差伐越和吳國滅亡、《越語》僅記勾踐滅吳,因而有人稱《國語》為晉史。 《國語》記事與《左傳》相同者有60餘事...

    顧頡剛:《浪口村隨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晉文侵曹伐衛之故」條,頁151-152。
    薛安勤、王連生《國語譯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ISBN 780626138
    董立章《國語譯注辨析》,暨南大學出版社,1993年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文史要覽》,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

    [在維基數據編輯] 1. 在維基文庫閱讀本作品原文( 在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2. 《國語 (四庫全書本)》 3. 《國語 (四部叢刊本)》 4.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國語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國語》全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王靖宇:〈再論《左傳》與《國語》的關係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2024年6月1日 · 中華民國國語 可分為廣義及狹義。. 對 外語 來說,國內各民族的一切語言和文字,可統稱廣義的 國語 ;在國內,相對其他固有語言而言,通常指以「北平現代音系」為 標準音 的 漢語 ,為狹義的國語 [1] [2] ,屬於 現代標準漢語 的變體之一,是 中華民國 ...

  4. 臺灣國語是指帶有明顯地臺語腔調或用詞的中華民國國語,與中國大陸理解之「臺灣腔」乃指「帶有臺灣地區口音之華語」之含義有所不同 [1]。 中央研究院 語言學研究所在官方網站所列的研究重點中,將臺灣國語列為臺灣本土語言分項下,並做為主要 ...

  5. 2024年6月18日 · 現代標準漢語,亦稱新國音、國語、標準官話、標準漢語、華語,是一種漢語 標準語與通用語,以北京官話為基礎音、官話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與書面文體,廣泛通行於華人地區。

  6. 華語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華語 指 華人 使用的共同語言,在20世紀後期是對 漢語 的別稱,尤常特指有“華人共同語言”地位的 現代標準漢語 ,但同時在影視音樂文化學術界上,又可能包含漢語系的各種方言。 由於「華語」一詞具體指涉內容,在不同領域與對不同政見者會有不同含義。 因此「華語」概念的多樣化界定,也成為了學界的研究課題爭議。 [1] [2] [3] [4] 歷史上,「華語」一詞大致在隋唐代开始出现,指漢語,也用于区分“胡语”、“夷语”等,不過當時更常見的有“華言”,“漢語”等。 至近现代「 唐話 」、「華語」是海外華人或唐人對其語言的常用的稱呼。 [4] 在中華民國成立后,「 官話 」已經被「 國語 」( 老國音 與 新國音 )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