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31日 · 1. 學習與自己妥協. 想改善討好型人格的首要條件,就是必須先和內在的自我溝通,傾聽心裡最真實的聲音,放下那些給自己設立的束縛,接受一切想改變的需求,並且開始學習重視自身感受,從迷失自我的困境中解脫,與以前不善待自己的你和解。 2. 強化自我價值. 缺乏自信是討好型人格的一大問題,因此平時可以透過充實自我,培養自己擅長的專業領域,以及找出別人所無法取代的特點,藉由不斷地進步增強信心,漸漸地就能夠不再依靠別人的評價定義自己。 3. 學會拒絕他人. 因為擔心無法滿足別人的期望,討好型人格的人不擅長拒絕任何請求,但其實一段正常的人際關係並不會因為對方的婉拒而變質,因此要學習懂得遵從內心的想法,評估自身是否有多餘的時間與心力幫助他人,將自己的需求擺在第一位。 4. 放下不必要的人際關係.

    • Bella儂儂
  2. 2021年6月16日 · 拒絕別人的請託時,要第一時間表達「不能幫上忙很抱歉」的歉意. 接著,可以用「我很想幫忙,但是時間不允許」的方法說明理由和自己的狀況,當對方表示理解時,就要針對這一點說「謝謝」表達謝意。 這樣寫出來,或許會讓人感覺有點麻煩,不過這些都不需要困難的技巧或話術。 簡而言之,只要在拒絕前後,說出「謝謝=表示謝意的話」和「表示歉意的話=抱歉」如此而已。 容我再重申一次,拒絕並不失禮。 只是因為自己的時間或情況無法配合,所以不能答應對方而已。 推薦閱讀:拒絕情緒勒索,他的不快樂與你無關. 然而,即便如此,拒絕時還是要向對方表達歉意:「無法回應你的期望很抱歉。 」並且表示:「謝謝你的邀請。

  3. 2020年6月30日 · 一、多讚美家人,肯定家人對家庭的付出. 每個人,都需要藉由外在的肯定,來肯定自己。 地球有七八十億的人口,但相處在一起的家人,很少超過十位吧? 多讚美和多肯定家人對家庭的付出,這不僅是最不花錢,也是CP值最好的投資。 不要每天忙著做牛做馬的付出,花一些時間,觀察家人有哪些特長,讚美他們,讓他們發揮能力來幫忙,這樣還可以共享一起做事的快樂時光。 二、家人之間常聊天談心. 常常聊天談心的家人,一定是了解彼此的幸福家人。 結婚快十五年,我跟先生之間,每天還是有說不完的話,兩個青少年的兒子,跟我們也很有話聊。 家人之間,有共同的話題,也可以聊不同的主題,話匣子一打開,總是欲罷不能。 常有孩子進入青春期的父母會感概,不知道要跟孩子聊些什麼? 其實,只要投其所好,多觀察孩子喜歡什麼?

  4. 2014年7月22日 · 「請先學會做朋友」分為兩部份:一是從情人關係退回朋友位置時,另一是對一個人有好感,將展開追求時,這兩個情況,對方都會希望你能先做好朋友角色,但卻沒有人要先退一步,只急切要他服從你「哀求」,說哀求是好聽些,事實上是「要求」,這個要求,只有你的感覺、感受,並沒包含他,所以情況會演變成僵局,或是在閃躲你,而你又不知進退時,就成為他「黑名單」。 不久前,一位朋友和我訴說他困擾,對認識時間不長一位女性朋友很有好感,而兩人也順利成了朋友,相互聊天、吃飯等等,一段時間過去了,這位女生明白男生心意,但婉委的告訴男生,希望能拉長朋友關係時間,朋友間該有分際保持著;但這位男生,卻自徑將兩人自動歸為「戀人」關係,因為,如果沒有相互喜歡,怎會一起去吃飯?

  5. 2019年6月3日 · 1.現在社會,許多男生還是很難心平氣和看待女生收入比自己高事實,這真需要溝通。 2.家庭生活費用是一件現實問題 ,如果不能一肩承擔,就要事先講好分攤比例,特別是大筆費用,婚前協議是個很好方式。 3.家裡的東西,如果是自己決定要買,那就自己負責。 不然就像是「結婚一週年紀念老公自己決定要去吃熟成牛排事後要老婆分攤一半或者一直抱怨花了五分之一月薪」。 4. 人都給對方了,就不要太在乎錢 ,但還是要有停損點,至少不應該負債去養對方。 5.「隨便」很討厭,不要講隨便 ,因為講隨便人通常意見最多。 6.「看你誠意」也很討厭, 因為大部分時候,誠意就是錢。 對於沒錢人來說,誠意就是最給不出來東西。

  6. 2023年7月15日 · 劉嘉玲:婚姻持久不在於「愛有多深」,而是「忍有多久」. 似爸爸定似媽媽?. 誰遺傳基因決定孩子智商與長相?. 句句催淚!. 33歲離婚女11句戳心諫言. 【媽咪二次懷孕21W】中期結構超聲波啦!. 話你知有咩要注意啦!. 為什麼男人有了幸福婚姻依然 ...

  7. 2019年9月3日 · 老公不一定要全出. 有些網友則建議夫妻可以開設一個共同帳戶,老公存入三分之二,太太存三分之一,兩人月收入逼近70萬,比起一般家庭已經稱得上舒適優渥,只要彼此互相體諒一點就好了。 不過,也有網友為原PO平反,認為這件事「其實跟薪水數目無關」,第一是育嬰期間,男方負責所有開銷,因為女方沒收入;第二是男方有給妻子信用卡使用,但女方買衣服或小孩衣物也是花自己。 這樣看來,婚姻是兩人共同承擔,但現在討論幼兒園費用,卻要男方全出? 這個比例原則有待商榷。 推薦閱讀: 老公不守承諾妻怒提離婚,他竟買「這個」求和. 請別忽略全職媽媽付出隱性成本. 看似共同承擔婚姻,為什麼標上價格與比例分配就變得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