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5月28日 · 先看看身邊朋友是不是經常這樣對你。 (責任編輯:黃彩玲) 文/科普心理學家 海苔熊 (程威銓)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 1.他經常貶低你、對你挑三揀四。 2.口頭禪是「我這樣做是為了你好,你聽不聽隨便你! 3.喜歡幫忙你或者是給你意見,當你不聽的時候他就會森七七(生氣) 4.無法忍受別人的拒絕。 當他的好意被別人婉拒時,他就會開始酸那個人(他以為他是誰呀,要不是……) 反覆出現「踐踏場景」 年輕的時候(講到好像很老一樣) ,我就曾經遇過這樣的一個朋友,常常和我合作,卻一邊不斷地貶低我、嫌棄東嫌棄西,我怎麼做都沒有辦法讓他感到滿意。 「你覺得你這樣做對嗎? 「你最好去問清楚,這種東西不是這樣做的! 每次跟他討論事情,都覺得很挫折,覺得自己就像是門口的地毯,反覆地被踐踏。

    • 爭執時,為對方拉張椅子(椅子數目:兩張)
    • 矛盾時,為自己拉張椅子(椅子數目:三張)
    • 過不去時,為過去拉張椅子(椅子數目:三張)

    多年前我認識一位長者,他說,如果你惹對方生氣,有一個好妙招,可以增加自己被原諒的機率。 這個方法很簡單,就是在你和對方碰面、要和對方道歉之前,先拉一張椅子,想像那個被你得罪的人坐在椅子上面,然後很細緻的想過你得罪他的過程,接著做到那張椅子上,想像他的心情,甚至可以學他的口吻,把一些他想罵的話、他想講的事情都講出來(換句話說,你就是坐在那張椅子上面,罵對面的空氣,想像著空氣的位置站著就是你自己)。 當衝突產生的時候,往往想要維護自己的立場,而忽略了站在對方的立場想,兩個人都各說各話,當然很難會有一個和平的共識點。如果你是得罪對方的那個人,或者是你在溝通的時候,往往是比較大聲、比較強勢,對方總是說你「不懂他的感覺」的人,那麼這樣的練習,可以協助你先進入他的角色,感覺他的感覺。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

    這是我在工作坊的時候經常練習的方法,當你內在有兩個聲音正在矛盾和糾結的時候,你可以試著先幫兩個聲音取一個名字,例如,其中一個可以是「阿勇」(指的是不在意別人的想法,勇敢做的自己),另外一個可以是「阿柔」(指的是溫柔體貼,會顧慮到別人感受的自己)。 你可以拿兩張椅子,想想這兩張椅子上面各自坐著阿勇和阿柔,他們兩個吵一個架、或者說說自己內心的聲音。發言的時候,記得要輪流讓他們說說話。具體的做法如下: 先坐到聲音比較小的人的位置(例如阿柔),想想他內心的感受、享受的話,並且用他的方式把這段話說出來。再坐到聲音比較大的人的位置(例如阿勇),這樣感覺他內心的感受,並且把他的想法說出來。反覆幾次之後,坐回你自己原本的位置,為剛剛這一個過程,下一個註解,或者說說你的看法。

    有時候過不去的並不是內在的那個自己在拉扯,而是有一部分的自己被遺留在過去,但現在卻又不得不往前。 同樣的,你也可以為過去的自己拉一張椅子。不過,為了使的想像的流程能夠順利進行,你可以先坐在「現在的自己」的椅子上,嘗試和過去的自己說話。例如這樣: 現在的自己:「我好想回到你那個時候,那時⋯⋯」 過去的自己:「哈囉,現在的 xxx,我覺得⋯⋯」 (移動到「過去的自己」那張椅子上,試著跟現在的自己說說話。想像一下,那時的自己會想跟現在的自己說些什麼?) 其實,不論椅子上坐的是誰,都是你內在聲音的投射。而這樣的對話,就是一種「讓不同的自己被聽見」的過程。心裡糾結時,幫自己拉張椅子,或許你就有機會遇見,各個自我的碎片,溫柔和解的樣子。 (本文經合作夥伴 愛心理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

  2. 2019年12月2日 · 步驟一:當你感受到自己有情緒的時候,請給自己一個容納情緒的容器。 請想像你面前有一個紅燈,或者是其他能夠讓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上面的形象或文字,我們可以通過意念,把情緒具體化,並且安置在眼前的容器中。 以此來「容納」自己的消極情緒,例如憤怒、委屈等等。 通常,這個步驟要維持40秒。 步驟二:檢驗情緒背後的傷痛。 在你忍耐住了自己的情緒之後,需要「檢驗」一下情緒背後的傷痛,不妨列舉一些可以代表自己狀態的詞彙:例如 不重要、被漠視、被拒絕、毫無價值、無力、不適合進行人際交涉 等等。 選擇其中的一個或者幾個,用20秒的時間來體驗一下這些情緒。 步驟三:當你意識到自己正感覺到「不重要、被漠視、被拒絕」等情緒體驗時,「問」自己一個問題。

  3. 2020年1月9日 · 「趕快來找找黃色的東西! 」黃先生透過找顏色,同時輔以深呼吸,幫助召喚出「認知腦」,讓自己冷靜下來。 黃先生準備好跟太太好好地談,但他發現她還在抓狂狀態,根本無法談。 太太只想著要罵他,黃先生只要說一句話,太太就罵十句回來,黃先生懷疑太太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太太的話完全沒有邏輯,根本是無理取鬧。 應付在氣頭上的人該怎麼做? 黃太太被「情緒腦」所掌控,進入奮力求生的模式中,此時,若黃先生告訴太太:「妳冷靜一點,孩子還在睡覺,不要吵醒孩子,我們坐下來好好談。 」以上說法絕對會刺激黃太太更加抓狂、覺得被黃先生指責攻擊,再回擊道:「我很冷靜!

  4. 2018年3月28日 · 其實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停止從別人身上尋求認同」 ,就像我朋友一樣,由於別人的標準是不穩定的、會改變的,如果你總是根據一個「重要的長輩」的標準來評價自己,那麼你很有可能: 在他認為你表現好的時候覺得很開心. 在他批評指責你的時候覺得人生無望. 更難過的是,就算你表現得好,你也可能會認為「那是因為我很努力,只要我不努力,別人就不會喜歡我。

  5. 2015年7月8日 · 銀河系漫遊指南早已經告訴我們遇到萬事都不要慌張保持鎮定來幾個深呼吸吧頭可斷髮型不可亂對吧。 2. 把所有的關聯賬戶通通取消

  6. 2021年8月18日 · 投入在當下,才能創造心流. 要對你正在做的喜歡的事情,感到快樂與滿足,要能讓「自己」真正投入在「執行」之中,因此能創造「心流」 ,一種你感覺自由地徜徉在事務進行中,能充滿各種正向情緒的狀態。. 那份對自己的拒絕與否定,同時也拒絕自己沈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