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0日 ·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臨床心理師李維庭表示性影像暴力的受害者可能為了增加與伴侶性行為對象或網友間的情趣或因對方要求難以拒絕主動或被動地提供私密影像或遭偷拍視訊被側錄甚至在暴力脅迫下拍攝原先可能只是為了促進雙方關係而同意拍攝但對其底限或運用受害者本人可能和伴侶有不同想法,「外流的情形便是從雙方共識不同而誕生的後果。 李維庭建議,從根源杜絕外流可能性最重要,下列 3 個 NG 語句,供民眾簡單辨識,何謂帶有脅迫、勉強自己的意涵。 你愛我嗎? 愛我就要讓我拍/錄。 我只是留下我們相愛的紀錄,只是自己儲存,不會外傳。 我這支手機畫素很高,來測試一下,你身體很美,我來當攝影師。

  2. 2023年8月14日 · 散播性影像可 5 步驟報警懲處. 日期:2023 年 8 月 14 日 作者: 謝承恩. 為保障性影像犯罪被害人權益,「性暴力防制四法」於今年 2 月修正公布其中有關網路性影像移除下架規定將自今年 8 15 日施行若民眾發現有性侵害未經他人同意散布性影像等可以蒐證報警。 當自己的性愛影片或未經同意散播的外流影片,被網友或有心人士發布在網路上,很多受害者經常求助無門,甚至無法將影片從網站上下架或移除,更多網友還會在下方留言「求上車! 」成為再次散播者。 遇到網路老司機怎麼辦? 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指出,過去根據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 13 條,有一條針對性影像限制瀏覽或移除規定,為了杜絕不法的性影像移除規範,已經明訂細則,民眾可以透過五大步驟進行蒐證。

  3. 2020年12月17日 · 豐榮醫院院長應思漢解釋:「每十個骨折就有一個看不出來其實是正常的因為受限於醫療影像設備的解析度限制在第一時間沒有辦法被診斷但在回診追蹤的X光才發現骨折修復時的新骨頭。 X光也會照不出骨折! 車禍一個月腳還是很腫很痛. 應思漢分享臨床上的經驗,曾有一名69歲的游太太一個月前因爲小車禍被機車壓到左腳,疼痛到無法走路,緊急送到某醫院急診。 雖然X光看起來並沒有骨折,但是腳踝非常腫且有瘀青,急診醫師建議用石膏保護治療。 游太太想說沒有骨折的話打石膏非常麻煩,加上之後要去參加廟會活動,於是沒有打石膏,拿了痠痛藥膏就回家。 兩週後雖然瘀血慢慢退去,左腳仍然非常腫痛且依然行動不便。 一個月後因為疼痛才又到豐榮醫院就診,結果重拍X光看出了腳掌骨折的痕跡。

  4. 2023年8月21日 · 對此神經心理學家 Sanam Hafeez 則解釋,從腦科學角度來看,大腦中有所謂的獎勵系統,可讓人從活動中得到愉悅和滿足感,而手機會不斷激活人們在獎勵系統,於是便永無止境的瀏覽短影音。 他說明,「當滑動螢幕看到喜歡、有趣的影片時,大腦將會分泌多巴胺;反之看見那麼喜愛的內容,也會迅速滑掉,轉往會讓大腦產生多巴胺的影片,形成無止境的循環,用戶也因此成癮。 各大平台、家長都應採取政策,幫助孩子管理影片瀏覽. 克里夫蘭兒童診所(Cleveland Clinic Children’s)注意力與學習中心臨床主任 Michael Manos 總結,短影音塑造出不斷變化的環境,讓孩子需長時間專注,如果孩子習慣這種快速變動的速度,未來大腦將難以適應變化慢的活動,比如閱讀、寫作等。

  5. 2024年4月26日 · 而網路與社群媒體蓬勃發展兒少接觸或與網友互動漸頻繁照顧者需要多加留意在生活中也多觀察孩子是否有不安與緊張等情緒而若被網路詐騙了家長切記理性因應了解孩子行為動機勿再多予責難安撫好情緒再因應處理許多管道可以提供幫助家扶調查發現會查證網路訊息是否為詐騙的兒少最多是透過詢問照顧者 (66.6%);交叉分析也發現,兒少有人教導避免被網路詐騙的知識者,實際被詐騙比例亦會較低,網路防詐需要照顧者多關心與協助兒少。 查證網路訊息是否為詐騙的方式 (多選) (n=7901) 註:15,023人參與調查,不查證網路訊息的兒少有7,122人,會去查證網路訊息的兒少有7,901人。 杜絕網路詐騙 愛心大使張齡予接 AR 遊戲挑戰第一棒.

  6. 2023年6月27日 · 新生兒的視力發展. 在剛出生的時候,眼科醫師會先評估寶寶眼睛的外觀,看看是不是有眼球位置正、眼球凹陷等先天性的症狀;但是包含視力、辨色力等眼睛的感覺,還有眼球的運動,需要等到 3 個月之後才能慢慢開出發展,所以眼科醫師都會建議在 3 歲時做第一次全面的眼睛檢查,除非孩子沒有辦法追上視力發展的里程碑,才需要看醫生。 事實上,視力的發展並不是一生下來就完整,是靠外界的刺激,才會慢慢發展到正常視力的標準,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不斷給孩子視覺上的刺激,同時也要觀察孩子有沒有符合發展里程碑,如果有落後、或是非正常視力的症狀出現,就要趕快就醫。 孩子的視力發展里程碑.

  7. 2022年1月30日 · 通常會使用 C- 反應蛋白作為指數標準,代表身體處在發炎的狀況。 而如果這個發炎出現在大腦神經,就會導致神經退化疾病,像是阿茲海默症(AD)。 所以過動兒的發炎指數偏高,其實正代表他們的大腦神經是退化的狀態。 皮質醇 (cortisol,又稱可體松,代表壓力荷爾蒙) 皮質醇可以幫助我們大腦神經正常運作,面對每天會出現的各種人事物,但過多的皮質醇會對大腦的某些部位產生毒性,反而影響認知功能;但如果皮質醇過少,代表人體沒有能力去啟動「更深層」的認知功能,總是三分鐘熱度。 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 (BDNF) 這是大腦中最重要的營養素,滋補神經的營養,而大腦中掌管記憶的海馬迴和大腦皮質中,就含有特別豐富的 BDNF ,所以 BDNF 不足,會影響記憶力、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