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8月13日 · 只有職場上,是唯一對方一定要理性回應你,而且對方躲不掉。. 如果你和自己的合作單位溝通都能非常順利,遇到拒絕和阻礙時也都能解決,. 通常你在職場上的成就一定不會太差。. 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減少工作上的拒絕和阻礙?. 今天分享3個市場先生認為最 ...

    • 經濟學對個人的意義是什麼?
    • 經濟學如何改善個人的財務狀況?
    • 快速總結:凱因斯學派vs奧地利學派

    有趣的是,經濟學家在看事情,只關心整體是否有改善,而不在乎個體的好壞, 舉例來說, 如果一個經濟決定傷害了少數人,但對整體全人類的利益大大的增加,這對經濟學家來說就是好事。 當然,經濟學家或政客也不承擔這些後果,真正承擔後果的是你和我。 《小島經濟學》這本書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 告訴我們經濟中每個人的角色,以及各種決策可能的影響。 但閱讀這本書時,如果只有看懂經濟學那其實很可惜, 理解經濟學不是為了考試、我們也不是經濟學家, 我們真正關心的是怎麼改善自己的財務與生活品質,應該怎麼做呢?

    從《小島經濟學》書中, 我們可以觀察到一個小島的經濟演進,從中可以發現2個關鍵: 1. 個人滿足生活必需條件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創造資本 在書中的原始人是忍受著飢餓,才擠出額外的時間創造出生產工具,最終大幅改善了他的生活, 就如同我們透過儲蓄、運用下班時間,累積出讓自己有更大生產力的資本。 並不是什麼東西都可以當成資本,必須是能提升生產效率的東西才稱作資本。 有趣的是,許多人認為致富的關鍵是買房, 從這個觀點來看,作者認為房地產並不是一種資本, 因為買房並不會讓這個社會整體的產出增加。 同樣道理,如果把下班時間和儲蓄花在娛樂、奢侈品, 就等於別人都在用漁網捕魚,而你還在用手抓魚一樣。 2. 看懂經濟環境變化,避免受環境傷害,並且設法從中受益: 觀察小島的經濟發展, 我們會發現外在環境的變化,...

    在學術上對於經濟學有兩派觀點 傳統主流的凱因斯學派, 凱因斯的核心觀點是,主張需求可以驅動經濟、政府應該積極干預市場, 在經濟不景氣時,政府可以通過擴大貨幣供給和財政赤字以緩和自由市場的波動。 這也是為什麼之前每當金融危機,你就會看到QE、印鈔票這些詞, 他們認為只要增加需求,市場就能恢復穩定。 本書並不支持凱因斯學派的觀點, 而與凱因斯學派對立的是奧地利學派, 主張供給才是驅動經濟的主因,並且支持自由市場,認為政府不應該干預, 奧地利學派認為各種金融危機儘管讓人不舒服,但它有助於市場自我調整。 學術也許離你我都很遙遠,但它正實際的在影響我們的生活 看完小島經濟學這本書,你至少會知道目前世界上主流的經濟學走向, 能了解政府判斷經濟以及做出反應的依據(凱因斯學派), 以及這些做法會對你的薪水及...

    • 金錢要花掉才能對人生創造價值,而創造價值的衡量方式,是盡可能地去創造更多生活體驗,這些體驗會以回憶的方式對人生帶來價值。我們在財務上的目標,常常是「最大化財富」,但如果想將財富與人生結合,那也許更好的目標,是改成「最大化人生體驗」。
    • 更高的年收入,不見得代表單位時間賺更多。例如年收7萬美元的人,可能工作上需要耗費掉更多的時間,換算單位時間的收入,不一定比年收入4萬美元的人更高。
    • 當你賺很多錢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很難停下來。原本你覺得賺1500萬就好,等到達成時,你目標又會變成2500萬,然後又變成1億。很難收手是因為,當下你的能力和資源,的確能幫你賺更多錢,
    • 如果你一年能賺100萬,死的時候卻還剩1000萬,這說明什麼?這也許說明,你有10年的工作時間,都在做白工。這些時間,原本你可以拿來做更多人生中想做的事情。
  2. 2018年3月10日 · 時間管理(英文:Time management)今天要分享的主題是「如何讓時間發揮十倍價值?」市場先生去年覺得自己時間常常很不夠用,從工作到個人的規劃我做了一些減法,成果還算不錯,包含讓時間逐漸夠用、執行力提高、產出增加、品質提高思考更高層次的

    • 口臭怎麼改善1
    • 口臭怎麼改善2
    • 口臭怎麼改善3
    • 口臭怎麼改善4
  3. 2023年11月11日 · 問題1. 遺漏中間的變因. 例如,喝咖啡會讓精神變好。 所以沒精神就喝咖啡? 實際上咖啡因是促進新陳代謝,增進能量轉換成精力,所以關鍵還是能量以及轉換。 如果沒考慮到充足的能量,只是增加咖啡因,那精神一樣不會變好。 又例如,主管要底下的人增加業績,但會不會遺漏中間變因? 例如為了業績,給予客戶壓力,或者給予不該有的承諾,最終犧牲了品牌、犧牲了客戶信任,換到業績? 這就是遺漏變因。 問題2. 迷信相關性. 例如,沃爾瑪統計,把尿片和酒放在一起,銷量會上升。 所以從數據結果來看,只要把兩者放在一起就好了嗎? 實際的情境,可能是因為太太在周五下午,會叮嚀丈夫買尿片,而丈夫買尿片時順手會買啤酒。 這才是真正的因果關聯性,而不是單純迷信把尿布和啤酒放一起銷量就一定會上升。 問題3. 顛倒因果.

  4. 2019年3月26日 · 故事1. 遠古時候,人們大多過著採集和狩獵的生活, 當時人們每天只要撥出一點時間到林子裡摘各種果實或是狩獵動物, 就可以解決未來一兩天肚子問題, 剩下的時間就可以大家聊天打屁曬太陽。 不過因為採集的食物有限、難以儲存,所以部落人口通常很難擴大, 一但遇到一些意外例如外敵或是寒冬,往往都會損傷嚴重。 這種狀況日復一日,數千年都沒有改變, 當時人們認為這是一種常態,即使想讓人口成長也無能為力, 想成為大部落唯一的方法就是先佔到一個好的位置, 如果當地有更多採集以及狩獵資源,就有機會發展得更大, 即使如此仍是要面對各種不確定性。 一直到有一天, 人們開始發現了有些植物種子可以主動種植, 不需要太過照顧就能夠生長, 在逐漸改良之下人們開始進入了農耕時代, 人們發現透過農耕與種植,

  5. 2021年10月28日 · ROIC計算公式:. ROIC有很多種不同的算法,比較常見的計算公式如下:. ROIC = EBIT × (1 – 稅率) ÷投入資本. 稅前息前利潤 (EBIT) = 營業收入 – 營業成本 – 營業費用 + 營業外收入支出 (或是稅前淨利 + 利息費用) 也有人用營業利益 (Operating income)來代替EBIT,避免把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