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1日 · 接下來,會先著重討論兩種常見依附類型依附位置:「焦慮依附/追逐抗議」「逃避依附/逃避退縮」,並認識這兩種類型特徵,以及背後核心狀態。

  2. 2020年5月13日 · 所以,如果老是愛上同一類型對象,就要問問內心:情人吸引自己地方是什麼?只有深入了解自我渴望、欲望與想法,才有可能修正需求,改變眼光,重新選擇適合自己對象。

  3. 2024年2月21日 · 通常人性都會先訴說自己的委屈和不平,關注自己的立場和權益,但這樣只會增加對方的不滿。 建議有爭議時先深呼吸一口氣,聆聽對方的說法,將兩人的友誼和情感放前面,關心對方,這樣有效的溝通才有可能繼續下去。

  4. 2020年3月13日 · 當獨自一人時,我們很自然地會把孤單視為當然,但和另一半、子女或父母在一起時,卻不自覺產生渴望被愛的期待。 倘若彼此間沒有任何交流,把對方當成是透明人,就好像一把利刃刺在心頭一樣難受。

  5. 2017年10月31日 · 最基本的判斷,「磨合」是你們兩個人有共同的目標,想要為了彼此的幸福和未來努力,所以是「雙方面的」。 「不適」是只有一個人「單方面」的努力,甚至你只是想要對方變成你要的模樣(或對方要求你變成他要的樣子),忽略了你們真的不適合的事實。 想要改變對方太難!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以為愛情可以改變一個人,當然人會改變,但是,並不是你「要求」對方去改變。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永遠不要想去改變別人〉,因為你換得的可能只是暫時的配合、遷就,如果他心裡不想改,你是無法真正改變他的。 更何況,你當初喜歡的就是他原本的模樣,為何後來又要改變他? 很可能你只是自私的想要把對方變成你想要的樣子,那很可能不是他的問題,而是你自己的問題。

  6. 2015年7月19日 · 如果你問人們為什麼生彼此氣,常常爭吵,得到回答多半是:「因為我們看法不同。. 」但是,看法不同為什麼就要爭吵,這問題你想過嗎?. 認為自己對,並不是錯事;但如果認為別人錯,卻是不對。. 每個人都有自己想法,如果一廂情願地認為:「我 ...

  7. 2024年3月8日 · 除了學會自我滿足外,你也需要嘗試和另一半積極溝通。想讓另一半能夠多了解你,首先你得先去了解另一半。溝通的基礎是學會積極傾聽,你可以多去聽一聽對方的需求是什麼,而不是總是希望對方能夠滿足你的需求。 當對方能夠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