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2日 · 緯來戲劇台《甄心分享小琳鐺》邀請黃豪平、篠崎泫、徐凱希聊詐騙話題,黃豪平說,篠崎泫還曾經用IG小帳跟他聊天好幾個月,後來在錄影現場遇到,聊起這件事才發現是場騙局。. 黃豪平說,有次在IG上有自稱是篠崎泫的帳號敲他,他也懷疑真的是 ...

  2. 2021年9月9日 · 儘管臉書等美國社群平臺,占全球主導地位,但各個國家或區域的使用者,同時也會使用其他網路平臺,例如社群網站Reddit或匿名聊天網站4chan,或者如臺灣PTT與南韓DCInside等論壇。

  3. 近年來,中共不斷加強對我國的軍事威懾,並常態化在周邊空海域以機艦進行侵擾。. 此舉意在製造軍事壓迫,但黔驢技窮,其恫嚇的影響已明顯遞減。. 然而,中共亦試圖以不見煙硝的認知作戰模式,冀望透過散布錯假訊息,改變國人認知,並進而瓦解國人心防 ...

  4. 2024年3月27日 · 在當前仍持續進行的烏俄與以哈戰爭中,可發現民主社會的開放特性和風險,並顯現出一定程度的脆弱性。. 民主社會的開放性質,雖促進資訊的自由流通和觀點的多樣性,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國家的溝通和社會的凝聚力,卻也為敵對勢力提供潛在機會 ...

  5. 2023年11月18日 · 社論. 【社論】提升媒體識讀能力 打擊假訊息. 研究指出,18至45歲的青年族群,善於透過社群媒體平臺了解國內外大事,卻在辨別真假新聞的能力薄弱,顯示提升媒體識讀素養的重要性。 美國政治編輯拜力克認為,年輕人普遍較少透過傳統媒體閱讀新聞,大部分的上網娛樂時間,多花在與新聞無關的事物上;經常接觸社群媒體,易受泛濫的假訊息影響,降低專注力,並左右年輕人的正確認知。 因此,如何提升社會大眾媒體識讀能力,成為當務之急。 社群媒體的崛起,讓媒體使用者能夠輕鬆地與世界各地的朋友分享訊息,但這也為虛假訊息的傳播,提供肥沃的土壤。 青年人頻繁地使用相關平臺,由於缺乏足夠的經驗辨別真實和虛假的訊息,對於現代社會和民主制度,將會帶來很大的風險。

  6. 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已讓全世界見識假訊息的傳播威力,4年後的今日,假訊息的影響非但沒有消弭,反而成為影響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最大的恐怖因子。 位於美國的全球假訊息研究智庫「馬歇爾基金會」數位研究部發現,從2016年到2020年第3季,包含臉書與推特等社群媒體,散布與政府政策相關假訊息的數量成長超過8倍;參與轉傳、回應等被影響的人數,是過去的10倍。 從假訊息態樣中,我們可以發現,許多訊息是他國政府發動或介入的「協同性造假行為」。 這些假訊息從政府流入民間或跨國媒體,在地名嘴或社會意見領袖則成為協力者,大量散布假訊息,成為一個生態循環。 美國外交政策研究所分析,包含中共在內的國家,慣於透過發布假訊息,進行認知作戰。 一般而言,假訊息的影響,區分為社會大眾的認知、態度與行為3個層次。

  7. 2022年8月18日 · 剖析破解中共軍演相關假訊息之道,有2個簡單方式。 首先,透過檢視其部隊集結影片,即可發現許多破綻。 觀察此次共軍部隊集結影像,可發現官兵衣著的季節性不一致,而從影片中的街景,也能明確判斷非在同一區域,應屬於剪輯自不同時間點、不同的演習,是明顯的移花接木型假訊息,用意在恫嚇民眾,動搖對國人的信心。 其次,可謹慎辨別各種軍事傳言的消息出處。 以共軍相關資訊來說,可先辨認是由共軍官方媒體發布,抑或僅是民眾在路上「目擊」影像;共軍所發布之資訊,會透過其官方微博帳號及官媒「央視」新聞統一發布,其餘則以造假居多。 至於如何破解認知作戰,則有3項核心重點,包括未經查證的軍事恫嚇消息,不要轉傳;善用事實查核中心、LINE聊天機器人等資源,由專業機構進行查核;對照主流媒體報導和官方訊息,相互比對真、假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