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一 宋代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 聖行品第十九之一 爾時,佛告迦葉菩薩:「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應 當於是《般涅槃經》專心思惟五種之行。 何 等為五? 一者、聖行,二者、梵行,三者、天行,四 者、嬰兒行,五者、病行。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常 當修習是五種行。

  2. 一一清淨眼。一一真如通。即今如何道取。擲火曰 凄 凄萬谷水。颯颯億年松。 [006-0149a] 梵言藏主下火 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門。入得分明者。須是報佛恩。 大經卷之外。無二便獨尊。字字廓通處。言言付受論。 且道梵言藏主轉步底一句子如何道著。

  3. 【支云可供養處。即淨剎之通稱。脫闍此云幢。】 「阿難在在處處國土眾生 至 恒令此人所作如願。」 [007-0656c] 修證三摩第二十五 「阿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至 佇佛慈音瞪瞢瞻仰。」 【聖位極果曰涅槃。初因曰乾慧。入信住行向及四 加行曰四十四心。

  4. 為菩道,令修禪定,現受世樂,身 心寂靜,是名知恩。以身心寂靜,故不惱眾 生,是名報恩報恩。菩薩捨是身已,受清淨 身,安隱快樂,得大涅槃,是名菩薩禪定四 事。 「復次,菩薩知恩報恩,成就智慧,破壞無明,莊 嚴菩提,以四

  5. 「五祖因僧問如何是佛祖云露胸跣足如何是法 祖云大赦不原如何是僧祖云釣魚船上謝三郎 大慧云一轉語下具有主賓玄要洞山五位雲門 三句無量妙義。 【拈云我即不然如何是佛東土西天只一橛如何是 [010-0768c] 法三六九尺一丈八如何是僧多年枯木老成精說 甚洞山雲門玄要主賓可不羞死。

  6. No. 2012B 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 裴相公問師曰。山中四五百人。幾人得和尚 法。 師云。得者莫測其數。何故。道在心悟。豈 在言說。 言說只是化童蒙耳。 [001-0384b] 問如何是佛。師云。即心是佛。無心是道。但無 生心動念有無長短彼我能所等心。 心本是 佛。 佛 ...

  7. No. 196 《中本起經》卷上 次名四部僧,出長阿含 後漢西域沙門曇果共康孟詳譯 轉法輪品第一 阿難曰:「吾昔從佛聞如是。」 一時佛在摩竭 界善勝道場元吉樹下,德力降魔,覺慧神靜, 三達無礙,度二賈客,謂波利,授三自歸,然 許五戒,為清信士已。 惟昔先佛,名曰定光,拜 吾佛名:「汝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