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7年6月22日 · 其實,憂鬱症並非無法預防,在平時為自己建立良好的生活模式,練習關注身心與情緒狀態,並且找到自己的紓壓方式,讓負面情緒沒有過載的機會,也就能夠大幅降低憂鬱症發生的可能性喔!

    • 抑鬱,不是一種選擇。抑鬱是一個人最無助又最挫折的經驗。有時候會感到傷心、有時候會覺得空虛、有時候又毫無感覺。偶爾,抑鬱會使人身體與心智都癱瘓,無法從事以前熱愛的事情,甚至他們自己知道該做的事情。
    • 陪伴就夠了。「事情會變得更好」、「你只需要出門散散心」、「一切都會沒事的」,這些話說起來簡單,你覺得你提供他們一種解方,或是能夠讓他們好過一點的方法,還能舒緩他們的痛苦,但這些話對他們來說,既空泛又帶有侮辱,絕對沒意義。
    • 推開你,是接近你的開始。為抑鬱症所苦的人,常常覺得自己是他人的負擔,這會使他們孤立自己,把最需要的人推開,忙著煩惱自己的悲傷是否拖累了他們所愛的人。
    • 別將責任一肩扛起。身邊有個抑鬱症患者,不代表你必須扛起一切或是整天提心吊膽。抑鬱的人需要感到被愛與被支持,但如果這開始對你的生活產生負面影響,你可以開始想些方法,讓你可以在展現關懷之餘又不會過度犧牲自己。
  3. 2016年9月5日 · 精神科醫師:罹患憂鬱症的,往往都是那些過度正面的人 〉;圖片來源:Pixabay CC Lisenced。) 延伸閱讀: 要讓每天過得更好,你試過這 10 個天然治療法嗎? 【1 分鐘圖解】別再逼自己往好處想了!懂得負面思考的人更成功 一個測驗幫你找出真正憂鬱的

  4. 2018年4月19日 · 作者藉由本身長期陪伴憂鬱症患者,將自己對憂鬱症的認識全盤托出,以淺顯的文字描述讓我們更加理解 如何為憂鬱症患者設身處地著想? (責任編輯:黃梅茹)

  5. 2018年1月5日 · 如果我們刻意為自己縮小期待,實際上多多少少是在把自己往一種輕度抑鬱的狀態上引導。 心懷一些期待,會使我們更加健康。 當然,也許心存期待的確會使人更快樂,但這個邏輯反過來並不會成立。

  6. 2015年8月7日 · 有潛在憂鬱症嗎? 目前國際上最新的身心靈整合醫學團隊把人體的健康分成身體、情緒、心智、 精神等四大層面,各層之於人體的影響,可從「整合醫學金字塔」一圖了解。要預防憂鬱症或其它頭痛、失眠等身心症候群,只要能掌握早期徵兆,並知道 ...

  7. 2015年4月14日 · 根據官方數據,每 5 個人就有 1 個成年人患有憂鬱症(這個數據可能被低估,因為憂鬱患者怕被汙名化而沉默的效應),而且症狀可能會隨時發作。 那些關於憂鬱症患者都不可以信賴的言論,是會帶來不良後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