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6日 · 病患若想知道自己在這個階段是否掌握了正確的方向,可以嘗試我所謂的「房間中的吸塵器測試」。

  2. 2023年12月8日 · 蔡長哲建議,民眾可以利用「簡易憂鬱症篩檢量表」,評估過去一周的憂鬱症狀發生的頻率,總分8分以下是正常,得分超過19分以上,應尋求精神科協助,進一步確定診斷。 篩檢量表自我評估. 治療憂鬱症,須量身制定計畫. 蔡長哲表示,憂鬱症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各有不同的診斷標準,病情輕重程度不一,需要治療的時間不同,治療之後的預後也不一樣。...

  3. 2024年5月16日 · 進入人生下半場最重要,也很可能最被人忽視的人際關係,是和「自己」的關係!可能人會說:我一輩子都在和自己相處怎可能忽視?

  4. 2023年7月6日 · 要辦到這一點,首先必須瞭解自己患病的原因,然後做出必要的改變,矯正這些有問題的情況。 我們都必須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出選擇。

  5. 2023年7月6日 · 我知道病患現在似乎覺得一切都毫無希望,但過一陣子等病況有所好轉時,一切看起來都會不一樣。 病患的確可以走出臨床憂鬱症的泥沼。 不要 ...

  6. 2023年12月16日 · 編按:大人們對年輕人的五大偏見:只要工作就能獲得收入、年輕人都家人幫忙、年輕人都健康且充滿活力、「以前還要更辛苦」的時代錯誤概念 ...

  7. 2023年2月22日 · 陳宜以豐富的臨床實務經驗,將因應步驟分為以下幾點: 一、明確認知/標定出這個狀況. 學會區辨哪些情緒是針對當下的事情? 哪些是他心中的往事、創傷? 如果高比例、重複出現的都是過去的事,那麼很可能是鬱症發作的徵兆。 二、判斷嚴重性是否需外援. 如果當下他十分激動,傷害自己、他人的可能,須以確保彼此安全為最優先,如:避免讓他獨處、將危險物品收起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