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4月24日 · 1. 覺得手上工作太多,無法應付。 2. 覺得時間不夠用,所以要分秒必爭。 例如過馬路時衝紅燈,走路和說話的節奏很快速。 3. 覺得沒有時間消遣,終日記掛著工作。 4. 遇到挫敗時很易發脾氣。 5. 擔心別人對自己工作表現的評價。 6. 覺得上司和家人都不欣賞自己。 7. 擔心自己的經濟狀況。 8. 頭痛/胃痛/背痛的毛病,難於治愈。 9. 需要借煙酒、藥物、零食等抑制不安的情緒。 10. 需要借助安眠藥去協助入睡。 11. 與家人/朋友/同事的相處令你發脾氣。 12. 與人傾談時,打斷對方的話題。

  2. 2019年3月17日 · 有醫生分享,持續失眠可能與緊張焦慮、抑鬱等情緒病有關,患者應及早求醫,才能真正解決失眠問題。 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指出,失眠就如咳嗽,只是一種症狀,背後的成因有很多,最常見是緊張,例如翌日要考試、見工,前一晚通常也難以安眠。

  3. 2019年11月23日 · 分享:. 網上搜尋症狀以為自己有病?. 小心患上「網絡疑病症」. 不少人會在網上自我診病,容易產生所謂網絡疑病症,沒病變有病,澳洲近日學者發現可在網上為此類人士提供支援。. 本港約1成人常懷疑自己有病,身邊人應予以開導。. 【延伸閱讀 ...

  4. 2022年10月4日 · 面對跌宕起伏的股市,你是否時常會感到不安?. 要經常檢查自己的投資組合才安心。. 看到當日股票漲或跌都會嚴重影響心情及作息,甚至經常煩躁易怒?. 如果出現類似的狀況,很有可能已被「股票焦慮症」纏身。. 什麽是「股票焦慮症」?. 股票焦慮 ...

  5. 2023年11月25日 · 分享:. 退休後容易陷入抑鬱,有人酗酒染毒癮。. 但老年生活要變得充實,有兩大方法。. 打工仔總認為退休必然代表脫離工作的束綁,從此過上自由、美好生活。. 事實上,除非能夠制定一個周全可靠的計畫來享受新時光,否則退休後的生活可能 會 ...

  6. 2020年9月5日 · 1.情緒問題. 研究發現拖延是源自個人情緒而非時間管理的問題。 拖延可讓當事人暫時拋開情緒的困擾,而不須面對設定的責任。 2.逃避任務. 因為不相信自己喜歡做該任務,為免令自己不快而選擇逃避或推遲任務。 3.完美主義. 不少拖延者會完美傾向,對於他們來說不處理比起做不好某項工作較容易接受。 4.思想固執. 拖延或與一些不健康或固執的思想習慣密切相關,研究表明,愈多的自我反省或負面思想,個人愈缺乏自信,更難動力完成任務。 5.專注力不足. 拖延也可能與患專注力不足、強迫症、焦慮症或抑鬱症有關,以致執行能力出現問題。 【臨床心理學家教你如何改善拖延行為: 下一頁 】 撰文 : 鄭健榮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臨床心理學家. 情緒管教 職業治療 抑鬱症 專注力不足. 請選擇文章.

  7. 2024年2月28日 · 對很多年輕人來說,獨立生活是感覺自己長大的關鍵一步,但就連租樓住也無比困難。Z世代對於自己一個搬出去住、買樓和生兒育女等「成家立室」目標因為經濟條件所限而不斷推遲,感到落後和失意。英國社區支援網絡Relate在2022年進行調查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