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5月26日 · 首頁 / 生活. 憂鬱症與憂鬱如何分辨認識你的情緒怪獸. 2017/5/26 13:57(2020/3/13 11:35 更新) (中央社網站生活中來自工作家庭經濟等各方的壓力讓你很煩心情低落甚至想哭這很正常每個人都有憂鬱的時候只是當自己碰上時能夠辨別它和憂鬱症有何差別嗎如果把憂鬱症擬人化成一種生物它是個神祕的黑色小怪獸小鬱」,小鬱亂入你或親友的生活時它會有哪些行為呢一起來認識它、正視它。 延伸閱讀》憂鬱上班族 該休養還是繼續上班? 林妤恆、白琳兩位作者以簡潔文字、插畫,結合專業醫師建議,解析現代人情緒困擾,出版《小鬱亂入,抱緊處理》一書,獲得2016德國紅點傳達設計獎優勝。 是小鬱? 還是憂憂子?

  2. 2024年1月3日 · 這份研究去年9月發布於自然心理健康」(Nature Mental Health期刊由英國劍橋大學及中國復旦大學學者所組成的團隊以英國生物庫近29萬人的數據分析其中1.3萬人罹患憂鬱症長達9年追蹤結果發現每晚睡7到9個小時良好睡眠最具影響力可降低22%罹患憂鬱症風險包括單次憂鬱發作和難治型憂鬱症其次為從不吸菸降20%風險、「經常性社交連結減少18%、「規律運動降低14%、「低至中度久坐行為減13%、「健康飲食則降6%。 即使參與者遵循健康生活程度僅是中等程度,出現憂鬱症可能性就大幅降低41%,遵循程度高的民眾則低了57%。

  3. 2023年10月24日 · 也因如此她深刻了解30到40多歲的人所經歷的憂鬱與不安並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事因為40歲並不是結果而是過程」。 《40歲起的人生課》是她親身體驗後,早一步領悟的40歲功課,也是百歲時代的新人生註解。 中央社取得授權與您分享部分內容。 40歲是內心成長的年紀. 擔任公司本部長,與我共事14年的齊奈平時不太表露個人的情緒。 當我興高采烈提出一個新點子時,她就算不滿意,一向都會先配合我,再冷靜說明自己反對的原因。 然而,她最近變得不一樣了。 不但經常在我身旁嘆氣,也不再掩飾自己的不悅。 不過,我畢竟是公司的代表,嘮叨這種小細節總是不太好,只好忍了下來。 有天,齊奈終於說出事情的原委,但不是直接告訴我,而是在諮商心理師兼作家申紀律面前提到這件事。 「老師,我最近好像變傲慢了。

  4. 2024年5月10日 · 研究發現憂鬱症診斷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比率在男性中為1.39女性則為1.64在憂鬱症導致心臟病發作胸痛中風心臟衰竭和其他事件的危險比率上女性均高於男性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詹佳真說明此篇屬於觀察性世代研究研究結果雖無法確定憂鬱症與心血管疾病間的因果關係但確實看到兩者間的關聯性。 詹佳真說,女性在月經週期、懷孕、停經期受荷爾蒙改變的影響,比男性更重視周遭人際關係,扮演不同的角色時的矛盾與衝突,均提高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且罹患率高於男性。 她建議,母親節除了安排聚餐外,不妨陪伴母親做運動、坐下來話家常,讓母親的身心更健康。

  5. 2019年7月28日 · 2019/7/28 16:00. (中央社記者梁珮綺台北28日電面對人生精障者總是辛苦罹患重度憂鬱症的峰麗化名),多次有尋短念頭覺得自己如一根漂浮的草不被社會與家人接受如今住在金南家園社工協助下試著堅強改善生活當你聽到身邊有人罹患精神疾病時,第一個反應是什麼呢? 多數人的態度是排斥,加上重大社會案件發生,讓精神疾病患者被污名化程度日益嚴重。 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去年在金山南路設立「金南社區家園」,讓6名精神障礙患者當室友,學習生活自理以及人際關係,59年次的峰麗在今年5月入住,她說,非常喜歡現在的生活。

  6. 2019年5月21日 · 家人有憂鬱症可能全家都會受情緒綁架精神科醫師呼籲憂鬱症可被治療親友應先有正確認知不要否認或誤會在裝病。 如果想勸患者就醫 ...

  7. 2016年6月22日 ·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22日電台北醫學大學大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長藍亭研究發現容易想自己的事情愛往負面方向想的人腦中一種化學物質濃度較高可透過影像學檢查預先發現有助早期治療